天天看点

民间故事:两个男子穷困潦倒,女子仗义相助,一文钱成就大事业

作者:王叔讲故事

话说古时候安徽有两个人,一个叫张财,另一个叫李利,这两人带了些钱财计划在苏州城里做些买卖。来到苏州后,两人确实赚了些钱。俗话说“饱暖思淫欲”,这两人也不能免俗,有了钱以后,两人便一人找了一个美艳女子开始挥霍起来。

这两个女子不同寻常,一天夜里,四人坐到了一起,酒足饭饱之后,其中的一个女子说道:“自古以来,青楼中不管是老鸨还是其中的女子都是见钱眼开之人,有钱的时候把你奉为上宾,没钱的时候就把你堵在门外。我姐妹两个和你们在一起的时间也不短了,看你们渐渐囊中羞涩,我等也是十分痛心。你们背井离乡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为了享乐吗?”

张财和李利听了女子的话,顿时惭愧地低下了头,半天没有言语。女子的话不无道理,然而面对着两个如花似玉的美人,两人始终下不了决心,虽然有所收敛,但凡老鸨有所求的时候两人必定会想法设法地满足。

民间故事:两个男子穷困潦倒,女子仗义相助,一文钱成就大事业

没过多久,两人没钱了,这时候,老鸨马上换了面孔,对他俩下了逐客令。看到他们的这幅惨状,女子叹了口气说道:“怎么样?你们不听我们的劝告一意孤行,落到这个下场也是咎由自取。我等不幸落到如此地步,实在是无奈之举,并不是我们两个愿意这样生活。你们不一样,你们还有妻儿老小,赶紧离开这里吧。”

女子知道他们现在的困境,于是两人分别拿出了五十两银子给了他们,让他们东山再起。两人接过沉甸甸的银子,既羞愧又后悔,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青楼。

此时已经深秋,两人离开青楼后便找了个地方喝起了酒。俗话说“借酒浇愁愁更愁”,心慌意乱之下,两人你一杯我一杯,不觉间都喝多了。不久,两人便踉踉跄跄地回到了住处。

回到住处后,李利的酒醒得差不多了,猛然间,他想起了女子给她的五十两银子,赶紧朝腰间摸去,却空空如也。他赶紧把张财叫醒了,两人随后朝喝酒的地方找去,却早已被人捡走了。

民间故事:两个男子穷困潦倒,女子仗义相助,一文钱成就大事业

两人无奈只好又返回了住处,店老板也是个察言观色之人,这些天来,他渐渐发现两人出手不再像以前大方了,心中早已知道他们遇到了财政危机。还不等两人进得门来,店老板就把他们拦在了门外说道:“两位大哥,你们在这儿住的时间也不短了,是不是该把店钱结算一下了?”

李利赶紧陪着笑脸说道:“这位大哥,这几天我们遇到了点困难,刚才又丢了些钱,能不能宽限几天?三天后我一并给你结算。”

店老板“哼”了一声,斜眼看了他俩一眼,说道:“宽限几天?你以为我做慈善呐!今天必须结了账,否则的话休想再住一天。”

两人只好又低声下气地求起了店老板,可店老板却不为所动,无奈之下,两人只好把衣服脱了下来又加上两人的行礼才勉强凑够了店钱。

此时的两人除了穿着件单薄的衣裳外已经身无分文,就这样,两人从花钱不打手的富豪转眼间就成了乞丐。白天两人沿街乞讨,晚上则借宿古寺。

民间故事:两个男子穷困潦倒,女子仗义相助,一文钱成就大事业

这一天黄昏时候,两人收拾了些枯枝生了堆火聊以避寒,想到自己的这幅惨状,两人都低头不语。这时,张财觉得腰间似乎有个东西一直在硌着他,就随手往腰间摸去。不久之后,从腰间竟然摸出了一文钱。

看着这一文钱,张财叹了口气,说道:“那么多钱也都挥霍了,留着这一文钱能干什么?”说完他随手就把钱扔在了地上。李利看到张才这个举动后,也叹了口气。

过了不久,李利突然把钱捡了起来,口中笑着说道:“看来天无绝人之路呀,或许这一文钱是上天给我们的暗示,兄弟,我有办法了。”

民间故事:两个男子穷困潦倒,女子仗义相助,一文钱成就大事业

张财看到李利的样子很是奇怪,就问道:“你难道想钱想疯了吗?这一文钱能干什么?”面对张财的不屑,李利没有回答,而是朝他笑了笑,转身而去。

不久之后,李利回来了,只见他手里拿着竹片、草根、烂纸、鸡毛等些杂物,看到李利拿的这些东西后,张财问道:“你拿这些东西干什么?”

李利还是没有说话,只是拿出了面粉用水调成了糊状,借着火光,他用浆糊把这些东西粘到了一起,片刻之间,这些破烂便变成了一具精致的“百鸟图”。

张财又疑惑地问道:“我们两个都成叫花子了,你还有心情做这个玩意。”李利还是一笑了之。张财虽说不知道李利究竟要干什么,可还是带着疑问帮起了忙。等到天明时,两百多具“百鸟图”就做好了。

民间故事:两个男子穷困潦倒,女子仗义相助,一文钱成就大事业

李利把这些“百鸟图”分成两半,与张财一同来到了玄妙观。当时玄妙观内正在举行庙会,人山人海,在赶庙会的人当中尤以女子小孩居多。

看到“百鸟图”后,女人孩子都感觉奇怪,就停下脚步看了起来,随即陆续有人买了去,二十文钱一具,还没等到中午,二百多具“百鸟图”已经被抢光了,两人高兴地数了数,约莫卖了四五千文。

等到这时,张财才被李利的心思所折服,自言自语地说道:“一文钱能干什么?竹片、草根、烂纸、鸡毛都是捡来的,用一文钱买点面粉,也能成大事。”听了张财的话,两人相对而笑。

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人继续他们的“一文钱”大业,有了积蓄后,两人在原来“百鸟图”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改良,加入了各色纸张,此时的“百鸟图”看起来更加精致。

两人夜晚做白天卖,两年下来就攒了不少钱。随后两人又在苏州城内开了间布店,布店门口请人写了“一文钱”三个大字,意为不忘本。

再后来,两人又分别出钱把当初帮助过他们的两个青楼女子赎了出来。他们两个一文钱发家致富的故事也在当地迅速流传开来,而两个女子的深明大义也被人们交口称赞。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