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宫斗剧,洗了观众的每一颗脑细胞

宫斗剧这玩意儿,当成个下饭剧还是不错的。情节跌宕起伏、悬念迭起。但是当真了,就不好了。

我们最先思考一个问题:古代真的有那么多的宫斗吗?答案很显然:没有。

宫斗剧,洗了观众的每一颗脑细胞

秦岚版吕后

宫斗剧,洗了观众的每一颗脑细胞

刘雨鑫版戚夫人

宫斗剧,洗了观众的每一颗脑细胞

《母仪天下》赵飞燕姐妹

宫斗剧,洗了观众的每一颗脑细胞

万贵妃

宫斗在古代之所以能当个奇闻来说,恰恰是因为太少见了。吕后和戚夫人,万贵妃毒害龙种,赵飞燕姐妹混乱后宫。。。这种事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了。

后宫剧又给了有的人仇女的口实,说什么“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正史连皇族自相残杀,上流社会权力之争都敢记载,怎么可能不敢记载后妃的事呢?说明宫斗本来就少。正史倒是没少记载政斗和官场之斗,但是也没多少人注意,毕竟犯错的是男人么!

宫斗剧,洗了观众的每一颗脑细胞

《甄嬛传》华妃

宫斗剧,洗了观众的每一颗脑细胞

出于仇女心理,有的人宁可忽略正史,也要主观臆断强行脑补。别说是正史,就是喜欢猎奇的野史,都甚少提及宫斗。

正史资料里面男人们为了权力都要打冒烟了,也没见他们说一句呀。

宫斗剧里面皇子皇女早夭都是人为造成的,历史上的嫔妃手爪子能伸那么长吗?古代的医疗技术不好,早夭早死是常事,根本没有必要把早夭的皇嗣想象成被后妃害死的。

宫斗剧,洗了观众的每一颗脑细胞

《甄嬛传》皇后

打胎大队长宜修害死了不少孩子,无论是高位嫔妃还是出身低微的妃子,都一并加害。试问她有害人的必要吗?古代后宫特别是清宫,皇后地位相当稳定,出身低微的嫔妃的孩子要留给别人抚养,皇后想要个孩子有什么难的?

说起历史上的后宫,也没有必要太多的阴谋论。

宫斗剧,洗了观众的每一颗脑细胞
宫斗剧,洗了观众的每一颗脑细胞

孙宁版本年羹尧是该剧里唯一一个具有正剧范的角色。

比如雍正的年妃几个孩子早夭,有人断定是雍正有意而为之,设计害死了自己的孩子。没有这个必要,这个思维简直比《甄嬛传》还要离谱,《甄嬛传》里的煎饼正顶多是不让生。生下来再给害死,那就太多此一举了。历史上的年妃体弱多病,她的孩子也极有可能遗传了母亲的体质。

《甄嬛传》也是真的离谱,皇帝为了迎合臣子去宠爱一个妃子,为了避免臣子权倾朝野不让妃子生育。明清时期皇权鼎盛,区区一个臣子还能镇不住?

宫斗剧,洗了观众的每一颗脑细胞

《甄嬛传》祺贵人

宫斗剧,洗了观众的每一颗脑细胞

《如懿传》“蠢萌教主”豫妃

后宫剧有很多逻辑漏洞。最明显的就是恶毒女配不自量力到让人发指的程度。无论是情商还是智商,为了衬托女主和让情节跌宕起伏,双双挂零。比如《甄嬛传》中的祺贵人无宠无子,处处和女主作对。《如懿传》中豫妃失宠了,居然还敢挑战和诬陷皇后。

无论是有没有资本,有没有皇帝撑腰,都要作一作来秀秀自己的存在感。古代真正能掀起波澜的妃子,都是有一定资本的,甚至是盛眷大隆的。比如戚夫人,汉高祖宠爱她达到了极致,有宠有子。赵飞燕姐妹虽然无子,却是被皇帝宠幸至极,完全有作天作地的资本。

所以,没有必要过分夸大古代后宫枕边风的威力,最重要的还是皇帝的态度。

宫斗剧,洗了观众的每一颗脑细胞

《武媚娘传奇》王皇后

宫斗剧,洗了观众的每一颗脑细胞

《武媚娘传奇》萧淑妃

受宫斗剧影响,许多人认为历朝历代的太后都是“上一届宫斗冠军”。然而事实如此吗?太后之位只能通过斗得到吗?事实则是宠爱、子嗣都比“斗”起得作用大。废后与否,皇帝的态度至关重要,许多皇后被废大概率是被获罪的娘家所累,或者有明显的大过。和宫斗关系不大。

在宫斗剧里,后妃使手段就能让皇帝爱上自己。在历史剧里,皇帝不喜欢你。怎么使手段都没用。

宫斗剧,洗了观众的每一颗脑细胞

《如懿传》颖妃。有人说娘家有背景就是有底气。有底气啥呀?有底气能把女儿交出去给人做妃妾?

妃嫔们的言行举止,很多时候更像是暴发户在上流酒会上穿着貂皮抠脚丫子的既视感。什么都要炫耀炫耀,正出的出身处处都在打压庶出。你说这事有啥用?你在娘家是正出,进了宫里不还是个当小老婆的命吗?你的孩子未来是庶出,何必瞧不起庶出的妃子呢?历史上的妃子估计也不敢拿正出庶出讥讽嘲笑别人,因为古代许多帝王原也是庶出,你过过嘴瘾,指不定就变成大不敬之罪了。

宫斗剧,洗了观众的每一颗脑细胞

《步步惊心》穆婷婷版本孝敬宪皇后。最佳版本之一。和本片的年妃一样,存在感恰到好处。

宫斗剧,洗了观众的每一颗脑细胞

《步步惊心》陆梅芳版本敦肃皇贵妃年氏。算是几大年妃版本里知名度最低,还原度最高的版本。

在男权社会,许多女人成了男人业余生活的女主角。后宫的女人就是如此。就拿清朝的皇妃们说吧,她们在历史上的记载少得可怜,也就百八十字。也就是说,影视中存在感越差,她们的真实性就越高。我觉得最佳也最符合历史的年妃,就是《步步惊心》里陆梅芳饰演的年妃。

《甄嬛传》大火的那一时间,有不少人拿它和《红楼梦》比,在我看来真是登月级别的碰瓷了。

且不论这宫斗剧里的文学造诣不高,文学价值它也不能跟《红楼梦》比呀。

宫斗剧,洗了观众的每一颗脑细胞
宫斗剧,洗了观众的每一颗脑细胞

《甄嬛传》欣贵人

人文情怀都不在一个级别上。宫斗剧以主角的三观为三观,主角干啥都是对的,配角干啥都是错的。而且宫斗剧说到底,就是个站队片,中心思想就是——立场高于人性。女配们都是为了衬托女主的存在而存在,没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红楼梦》里面并没有以主角三观为三观,每个配角都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没有为了衬托钗黛二人而存在。

简而言之,宫斗剧为了塑造一个女人把一群女人塑造得低级、下作、狠毒、愚蠢,《红楼梦》真正做到了对“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人文关怀。

宫斗剧,洗了观众的每一颗脑细胞

《如懿传》慧贤皇贵妃

宫斗剧,洗了观众的每一颗脑细胞

《延禧攻略》慧贤皇贵妃

古代女人的脑子都被三从四德给灌满了,哪有什么阴谋诡计了?我觉得慧贤皇贵妃真是惨,好容易有两个影视形象吧,还都是负面形象。这样的妃嫔很多,明明没有错误,影视里面都是坏女人,比主旋律剧里的反派阵营还要扭曲。

宫斗剧,洗了观众的每一颗脑细胞

《如懿传》辛芷蕾饰演的嘉贵妃

《如懿传》中金玉妍爱李朝太子爱得死去活来,《甄嬛传》里华妃和皇后都爱皇上。。。古代后宫女人有那么恋爱脑吗?我觉得是不可能的。古代皇妃,她们多数都是生于侯门大族,老爸都是位高权重、妻妾成群的老海王,亲妈又是老爸的女人之一。在这种成长环境下,怎么可能相信爱情?

我们听说过因为儿子早夭抑郁而死的后妃,也听说过因为娘家遭殃抑郁而死的后妃,可曾听说过嫔妃因为老公死了伤心欲绝的?

宫斗剧,洗了观众的每一颗脑细胞

宫斗(雌竟)成了衡量一个后宫女人是否强大的标准了。许多人只知道吕后是怎么虐杀戚夫人的,却不知道吕后的治国之能。这算不算是女人的悲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