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们参加“帮厨”活动。
◎文/徐报融媒记者 李小委
图/徐报融媒记者 秦媛
“看我的黄瓜洗得干净吗?”“老师,黄瓜的身上长满了尖尖的小刺。”……云龙区潇湘幼儿园里洋溢着孩子们稚嫩的声音,中班的孩子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帮厨”。
这样的场景,只是潇湘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一个缩影。从今年4月份开园以来,幼儿园牢固树立“生活即教育”的意识,有效整合内外资源,利用生活本身蕴含的教育因子,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成为会游戏、善探索、乐生活的现代小公民。
在“帮厨”活动前,记者看到老师组织孩子们认识黄瓜,了解黄瓜中的营养,是一种十分美味的食物,孩子们对于黄瓜的喜爱又多了一分。接着老师端来了一大盆黄瓜,孩子们激动地围了上去:“哇!好多黄瓜,我要好好地洗干净。”“我们来比一比谁洗得多、洗得干净吧!”孩子们摩拳擦掌,加入到帮厨的行列中。
在欢笑声中,不一会儿,一大盆黄瓜被洗得干干净净。老师和孩子们把洗好的黄瓜给厨房的大厨送去。看着这些能干的孩子们,厨房里的工作人员都竖起大拇指不停地夸赞:“这些小帮厨们真是太厉害了!”
“回家后我也要帮助爸爸妈妈择菜”……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变成一道美味佳肴时,孩子们别提多高兴了。中(1)班班主任高春兰表示,孩子们在活动中体会到了厨师们的辛苦,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美好情感和良好品质。
在幼儿园劳动实践基地的菜地里,大班的小朋友将一棵棵小青菜拔出来收进自己的袋子中。“小青菜要送给社区里的爷爷奶奶,是给爷爷奶奶的礼物。”大(1)班小朋友乔歆杨说。“活动中小朋友们不仅走进大自然,感受着秋天的美,也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劳动的情感,同时也让孩子们在体验互帮互助的过程中,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大(1)班班主任王金巧老师告诉记者。
“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理论,在潇湘幼儿园遍地开花。自今年4月份开园以来,幼儿园开始探索“课程生活化”,儿童的一饮一食、身边的一花一草,都可以纳入课程。站在儿童的视角,将幼儿的一日生活、与幼儿有关的社会生活及游戏作为课程资源,从而使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云龙区潇湘幼儿园园长陈春生表示,幼儿园教育阶段不同于其他学段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一日生活的课程化。从早上入园开始晨检,到制订计划,开展区域活动和集体活动,再到如厕、洗手、进餐、午睡,所有的这些环节都是幼儿在园可以学习、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课程。比如,幼儿进入班级后首先签到,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签到方式不同,体现了年龄层次的差异性。签到让幼儿园生活多了一份仪式感,帮助幼儿逐步树立时间观念,强化幼儿的责任心。签到后的幼儿会根据共同商讨的值日计划、每天轮流值日:统计幼儿出勤、给花草浇水、给小动物喂食、换水、做餐前餐后的准备与整理。不值日的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做观察记录、一日活动计划,或者直接选区进行区域游戏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那就是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幼儿的学习,精准地分析出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以“环境材料+一日活动+ 师幼互动”的支持策略,帮助幼儿主动积累生活经验,促进幼儿的体验和学习。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为了让环境发挥教育的意义,幼儿园的环境布置也处处是真实、自然的装饰。教师们根据本园的地域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并结合生活中的真实情景创设了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墙、烘焙室、美术室、图书角、科技活动室等,以支持幼儿的探索和操作。
来源:中国徐州网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