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使命与信仰,唐朝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

《唐朝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火了,这部短片在爆燃的十六分钟叙述了一个流民由贪财到最后舍生望死运军费的故事,关于影片本身故事并不难理解,无非是流民在一系列的心理斗争后,选择坚守自己内心的正道,把自己私藏的那一文钱给交了出来,这也充分体现了云支付"分文不差"这个主题。

使命与信仰,唐朝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

这部影片竭力向我们表现了一种"孤勇",这种"孤勇"就是中华民族在这五千年来一直屹立于民族之林的力量源泉。

在中国的有关唐朝的历史影片中,有很多都是歌颂大唐如何经济繁盛,如何军事第一,或者万国如何来朝等,却鲜有人拍摄为大唐而战死异乡的西域战士,而这部影片开了一个好头。

影片中的老人兵们在历史上确实有原型,那就是孤守西域几十年的唐军将士,他们从一头青丝变成了白发。

使命与信仰,唐朝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抽调西北精兵平乱,只留下3万兵力驻守西域,吐蕃趁机向河西地区大举进攻,先是攻占河西九曲地,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又攻占兰、河、都、洮等州,永泰二年(公元766年)攻占河西重镇甘州及肃州。

河西、陇右的失陷使唐朝在西域的地位陷入风雨飘摇之中。西域兵力空虚,吐蕃早已觊觎这块宝地,于乘着大唐虚弱之时,出兵抢占。留下来的西域将士们就是在这种内缺补给,外无援兵、消息的情况下困守孤城。

此片发生的背景已是安史之乱爆发后的35年后,即790年,此时的中原王朝已进入了唐德宗时期,此时的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已与内地隔绝联系了25年之久,曾经遍地唐军的西域只剩下了龟兹和西州俩城。运送的军费就发生在这两城之间,而仅一年后,西州沦陷。"最后一次转账"的寓意就是如此。

使命与信仰,唐朝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

西域安西都护府留守的两万两千大唐军人,从公元763年吐蕃攻陷甘肃被隔绝于唐朝本土之外开始,一直到公元808年吐蕃军队大举进攻安西都护府重镇龟兹,最终战死最后一人。他们隔绝于大唐之外,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坚持了半个世纪之久,是中原王朝经营西域的最悲壮史诗。而到了片中的790年,北庭陷落,也有27年了。

不过就算是西域都护府全部陷落,仍有不少唐朝遗民凭着一股信念坚守着脚下的土地,因为他们的脚下就是大唐。比较著民的有张议潮的的归义军,这个政权巅峰时期统治着河西十一州,后来在强敌的打压下,主要以沙洲、瓜州为主要据点。

使命与信仰,唐朝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

在他们统治期间均实行唐制,用唐德年号,甚至铸着唐的币。开成时,唐使者与西域取得联系,史书上记载:"见甘、凉、瓜、沙等州城邑如故,陷蕃之人见唐使者旌节,夹道迎呼涕泣曰:'皇帝犹念陷蕃生灵否?'其人皆天宝中陷吐蕃者子孙,其语言小讹,而衣服未改"。

一句"皇帝犹念陷蕃生灵否?"道尽了困守这块飞地的唐军将士后代们的心酸,他们不是因自己困守此处而心酸,而是一种"几时真有六军来"的无可奈何。

而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西域守军将士不负大唐军人的荣光,仍取得数次胜利。根据记录回鹘史事的 《九姓回鹘可汗碑》 记载,唐军曾在回鹘军队的配合下重创吐蕃军队。安西、北庭孤军坚守几十年,这样的胜利想必不止一次。

使命与信仰,唐朝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

然而,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吐蕃军队联合葛罗禄、白服突厥等部再次来袭,北庭终于陷落。北庭陷落后,唐西域绕道回鹘到达长安的唯一通道——回鹘道被彻底切断,唐西域守军被分割包围在安西、西州两座孤城中,相互不得救援。

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归义军也没有等到唐师前来整编,他们从残唐建立直到宋朝初年被沙州回鹘所灭,这其中总共坚持了185年,历经了整个五代时十国,这一段历史在史书上很可能不过时寥寥几语,但也有着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光是归义军是如何再强敌环绕的境地中创立的就值得拍一部电视连续剧了。

使命与信仰,唐朝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

中国的历史上从来不缺乏各种爱国之士,尽管他们人小位卑,史书也不屑于记载他们的名字,但他们仍以自己的忠贞赤诚之心对待自己的祖国,片中的主人公卢十四就是这样一位小人物。再他的据点被攻破后为了活命当了流民,最后在老兵的精神感染下,重新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一个兵的责任。于是他不辞幸苦,把军费运达,而且分文不差。

"将军,您说是长安离这远,还是太阳远?"

"当然是太阳,只听说有人从长安来,从没听过有人从太阳来。"

"那为什么,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你我就是长安。"

他们就是长安,他们让我们长治久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