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名和字的含义并不相同,字是名以外的一个附加代号,字是对名的进一步解释、引申和发扬。今天的名字统一指名,没有了字的含义。
古人说“字如其人”,最早的字其实就是指人的表字。因为字往往都代表着远大的理想或者说高尚的品德,所以说字如其人是极高的赞誉。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取字也代表着这个人的成年。
古时候的名和今天的小名有点类似,供长辈称呼,而字和今天的名字差不多,供他人称呼。
我们如果对名和字的关系进行通俗理解的话,大致有这么几种命名取字的方法:
1、名和字同义。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周恒字子久都属此类。
2、名和字反义。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頫字子昂,晏殊字同叔,刘宽字子狭。
3、名和字引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李烹字刀工。
4、名和字补充,比如于谦,字廷益。《尚书》说:“谦受益。”名和字在一句话中,谦是前提条件,益是谦的后果。
5、名和字类别相同,比如沈书字子木
从以上五类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的名字关联性,我们今天并不能确定,有的是他们曾经改过名,但是字没有改。有的是他们字的出处比较隐蔽,这些小众的书籍,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地已经失传。
还有的字是根据但是的词义取的,但是今天这些词的本义已经发生了改变。如果有一个人叫钟单字打野,估计对游戏没有太多了解的朋友,就很难发现其中的关联性。
很多古人的表字比自己的名更加知名,以至于一些常被挂在嘴边的名人“痛失真名”,总被人们称呼其字。
比如姜尚字子牙、伍员字子胥。孔子的一众弟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子路、子夏、子贡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字,而他们的真实姓名则是仲由、卜商、端木赐。西楚霸王项籍字羽、东晋大文学家陶潜字渊明、谢灵运本名公义。唐初名将秦叔宝、尉迟恭、薛仁贵、苏定方,这些全部都是字,他们的本名是秦琼、尉迟敬德、薛礼、苏烈。
大家如果有机会取表字的话,大家的字会是什么呢?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