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网友都有这样的经历:

"这是什么动漫?"
"是乔乔。"
"这些是什么,不要告诉我是JOJO。
"这是乔...(被杀)"
JOJO通常被称为Jonathan Josda,JOJO's Fantastic Adventures第一本书的主人公,他经常被DIO称为JOJO,但对于上面提到的一些表情符号和剪辑,JOJO指的是"JoJO的奇妙冒险"系列。(毕竟,JOJO在第一部电影上映时已经死了)
在JOJO系列第五部《金风》动画前后,JOJO可以说是粉丝们经常用来刷梗犬的哑剧之一,无论问什么回答JOJO,一动不动都不会是一个人,不停地玩梗犬让位到十个很烦人, 而在那段时间里也可以说是比它自己的火系列更甚,不少粉丝到处刷JOJO的梗犬,像今天的《原神》、《明日方舟》、《王者荣耀》部分玩家,然后又叫了一点鬼。
虽然现在刷JOJO的gimmowers已经少了,但偶尔你可以看到一些答案,可以看到JO的一些小鬼。
别看国内鬼魂的泛滥,其实国外有很多JO小鬼。
例如,一位海外知名动画评论员曾吐槽:我不喜欢JO粉是他们认为JOJO一如既往的小,到处刷JOJO,认为别人不知道一样,还跑到沙漠木头老师借来作为代名词的音乐家的作品在评审区刷JOJO, 像蝗虫过境一样,刷一个家庭入侵下一个。
PS:JOJO的《奇幻冒险》中的一些主要角色有很多来自国外知名音乐家的名字,比如《JOJO的奇幻冒险:黄金之风》中暗黑破坏神的替身之王,其名字取自英国前卫艺术摇滚乐队King Crimson;还有吉莉安的替身杀手女王,其名字也取自海外女王的歌曲《杀手女王》。
相信很多网友对这个酒吧也是感同身受的,只能说小魔是没有边界的,而且就形势而言,至少目前国内还没有达到这么糟糕的地步(单单提到JOJO、"原神"、"方舟"这些都很难说)。
不可否认,《JOJO》系列作品除了画画有点奇怪之外,确实很受粉丝欢迎,安利自己喜欢的作品的粉丝们这可不怪,但"霸凌行为"实在是不可能认同,而同样的JOJO作品也不应该因为一些小恶魔被覆盖了一层"尘埃", 他的品质值得人们追捧,只希望JOJO粉丝能够把握安利的学位。
关注皮卡子元,一个由漫画家以态度撰写的动漫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