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日友好歌会》中,那些“不友好”的事:倪萍憋屈,明星起冲突010203

作者:影鱼

曾几何时,我们打开电视,收看过《中日友好歌会》的晚会节目。

两地著名歌星同台联袂,给观众奉献了一场场视听盛宴。

然而,盛宴的背后却有着不少发人深思的故事。比如:倪萍憋屈到落泪,滨崎步一方与李玟一方差点起冲突。

《中日友好歌会》中,那些“不友好”的事:倪萍憋屈,明星起冲突010203

更让人诧异的是,对于这两件事,一些人却有着“双标”的观点。

接下来带大家回忆那年那事,继而阐述对“双标者”的看法。

<h1 class="pgc-h-arrow-right">01</h1>

1992年,《中日友好歌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一场两地同步直播的盛大晚会。

晚会的主持人由我方的倪萍、日方的翁倩玉担任。

那一年,倪萍调入总台才两年;那一年,翁倩玉已经是享誉四海的大名人。

这位日籍华裔女演员,曾拿过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在歌唱、主持、服装设计等方面都有着不俗的成就。

《中日友好歌会》中,那些“不友好”的事:倪萍憋屈,明星起冲突010203

跟如此功成名就的人合作,倪萍有压力更有动力。

晚会的准备工作期间,倪萍的经历概括起来就是:一争,三憋屈。

一争

争的是谁先出场、谁先发言、开场白是否合适。

尤其是开场白方面的争执,原先剧本的第一句话是倪萍代表我国人民向日本的观众朋友鞠躬问好。

对于这样的设定,倪萍极为不满,在我们自己的主场,凭什么首先向日本的观众鞠躬?

虽然名为“友好歌会”,但是在演艺人员心里,这是一场擂台赛!

毕竟有着亿万观众期盼着他们能有更为出彩的舞台表现。

《中日友好歌会》中,那些“不友好”的事:倪萍憋屈,明星起冲突010203

倪萍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立场,跟对方的相关人员争得面红耳赤。有着同样血统的翁倩玉倒是不介意,一直和和气气地从中调解。

最后,开场白改为更为得体的:

亲爱的观众朋友,晚上好,这里是中国的首都北京,请允许我向远方的日本朋友问候。

《中日友好歌会》中,那些“不友好”的事:倪萍憋屈,明星起冲突010203

三憋屈

1、彩排当天,因为突然下雨。我方工作人员被淋了个遍,而对方身边都有一两个负责撑伞的人。

当翁倩玉指派一人给倪萍撑伞时,倪萍婉拒了。

一是受不了被指派那人脸上的表情;

二是对方的那份优越感让倪萍心里有些刺痛;

三是我方年过花甲的黄一鹤导演一直在雨中指挥,不仅全身湿透了,跑动的过程中还滑倒了几次,倪萍看了心里极其心疼和难受。

《中日友好歌会》中,那些“不友好”的事:倪萍憋屈,明星起冲突010203

2、大殿的后台,翁倩玉有一个200多平方的个人化妆室、休息间,而我方几十位工作人员一起挤在一个化妆室。

这样一对比,倪萍心里有些不舒服,但是转念一想:

跟人家比这些干嘛,该比的是舞台上的本事!

《中日友好歌会》中,那些“不友好”的事:倪萍憋屈,明星起冲突010203

3、舞台入场口,有一个翁倩玉专用的临时服装间,上面专门用中文标注了,并且还有一位日本服装师在门口守着。

倪萍找不到其他可以换装的地方,又不想去求别人,最后只能跑到外面的一颗大树后面躲着换服装。

当晚的直播很成功,双方都有着很精彩的表现。

演出结束回到酒店后,倪萍没有去参加庆功宴,而是一个人关在房间里放声大哭。

《中日友好歌会》中,那些“不友好”的事:倪萍憋屈,明星起冲突010203

后来倪萍把这段经历写进了自传里,一些人看了后批评倪萍太矫情,却完全看不到别人的付出。

《中日友好歌会》中,那些“不友好”的事:倪萍憋屈,明星起冲突010203

诚然,倪萍当初的想法并不一定完全是对的,但是设身处地地想,倪萍内心的敏感到底是什么呢?

对方在文娱方面的各项工作确实是经验十足,且当时对方的经济条件也能够支撑演艺人员有很好的待遇,这一点不可否认。

在个人看来,倪萍内心的敏感,并不是己方不能享受跟对方一样的待遇而不爽,而是当时我们的条件确实还达不到。

假如我们当时达到了那种条件,或者有比对方更好的条件,即使自己享受不了,倪萍的心里也不会难过。

《中日友好歌会》中,那些“不友好”的事:倪萍憋屈,明星起冲突010203

好比人穷时、窘迫时,内心难免会敏感一些,但是如果能正确看待这种心理,把这种敏感当做前进的动力,当做誓要争一口气的勇气,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倪萍能够坦言自己过往的心理历程,当初也没有对己方抱怨,能够在言行上克制自己的心理,且最后在舞台上争了一口气,不正是如此吗?

倪萍曾经在自己的著作《姥姥语录》里写道:

不是虚伪也不是造作,我就是这样一个人,能分清楚哪些是属于我的,哪些是不属于我的。我从不认为别人说我不好我就觉得自己真的不好,我有几斤几两,我心里有数。

批评别人的不足很容易,能看到别人的付出,体谅别人内心真实的想法却很难。

《中日友好歌会》中,那些“不友好”的事:倪萍憋屈,明星起冲突010203

不过类似的例子如果发生在外人身上,一些人的看法就大相径庭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02</h1>

2002年的中日歌会,可谓是盛况空前的。双方参演的歌手有:谭咏麟、王菲、李玟、滨崎步、酒井法子等。

然而过程中却发生了一些不太愉快的事。

滨崎步到达北京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有歌迷去接机导致心里不爽,所以到达下榻的酒店后,不仅频繁指责酒店的安保工作做得不好,还提出了很多莫名的要求,使得很多工作人员都很困惑。

并且还明确表示: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也不能拍照。

《中日友好歌会》中,那些“不友好”的事:倪萍憋屈,明星起冲突010203

因为这事,后来在演出后台时,滨崎步一方差点与李玟一方引发冲突。

由于李玟参加那次演唱会带了随行的摄影师,且双方的化妆间是紧挨着的。

在李玟的摄影师替其拍照时,滨崎步的保镖突然冲出来推掉摄影机,还要强行没收录像带。

李玟的摄影师跟对方解释自己不是记者,只是在给李玟拍照。

没想到对方不但不听解释,还要将其赶出后台,双方引发争执。

直到李玟亲自出来跟滨崎步说明情况,双方人员才平复下来。

《中日友好歌会》中,那些“不友好”的事:倪萍憋屈,明星起冲突010203

滨崎步作为“亚洲天后”,有自己的排场可以理解,但是不先沟通又强行干涉别人的正常行为,难免会有“耍大牌”的嫌疑。

然而当这篇报道出来后,有些人的看法就很“体谅人心”了,说什么对方只是注重自己的隐私,要尊重别人的习惯等等。

《中日友好歌会》中,那些“不友好”的事:倪萍憋屈,明星起冲突010203

这些人不知道是不是当初批评倪萍的那波人,不过应该是同一类人吧?如此双标,让人看了想笑又笑不出来,毕竟打的都是汉字。

双标者总能讲出自己的大道理,但是类似的事情,发生在不同地方、不同的人身上,道理常常是相反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无非是总认为别人哪哪都好,同胞哪哪都差。真可谓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而这个“己”是排除自己的己,这个“人”是同胞以外的人。

<h1 class="pgc-h-arrow-right">03</h1>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听到一些“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话,比如:

某国有良心下水道,某国的马桶水能喝,某地下雨不会涝……

《中日友好歌会》中,那些“不友好”的事:倪萍憋屈,明星起冲突010203

不可否认,外面确实是有一些比我们做得好的地方,对于别人的长处,我们得学习,毕竟“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古训。

然而外面的好,是真实的还是听说的?是普遍性的还是局部性的?这个得讲清楚。

如果只是局部性的,你把它传播成普遍性的,那就是误导部分人盲目地去向往崇拜别人。

近日,被网友们昵称为“团团”的官方号发布了一篇辟谣文章,并且还一一列举了实例,打了一些所谓的“公知”和“双标者”的脸:

《中日友好歌会》中,那些“不友好”的事:倪萍憋屈,明星起冲突010203

学习别人固然重要,但是一定要传播真的,学习真的。

而能使咱们进步的首先是要有一颗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心。心若不倒,再苦再难也能站起来;心若倒了,后面就是腰也随之往下弯了,头也随之往下低了。

倪萍的《姥姥语录》里有这样一句话:

人说话,一半是用嘴说,一半是用心说。用嘴说的话你倒着听就行了,用心说的话才是真的。

《中日友好歌会》中,那些“不友好”的事:倪萍憋屈,明星起冲突010203

一些人说话只是说给别人听的,而非说给自己听的。

但是说给别人听的时候,先得替别人想一想,别人会不会难受,会不会有什么伤害。

假如这话是自己说给自己听,自己能不能完全接受得了。

最高深的道理,不是这话是从哪位“名人”嘴里说出来的,而是就在我们生活之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