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姜昕:生命以痛吻我,我愿报之以歌

作者:淘漉音乐

作者 | 一朵

如果按照如今微信标题党的起名方式,姜昕会这么被介绍:她的自传体小说描述了中国摇滚乐的黄金时代,最美时王菲和她抢窦唯,张楚、何勇、许巍等最牛逼的摇滚老炮都是她男闺蜜,她嫁给了圈中鼓王张永光,又在中年经历丧夫之痛,她叫姜昕,是中国最早的另类女歌手,被誉为中国版的摇滚女诗人Patti Smith。

也许搁别的歌手,不谈音乐聊个人感情是耍流氓,但对于介绍姜昕,不聊人生光说音乐才是最大的不公平。她把人生活成了自传体小说,岁月赠她千奇百怪的礼物,她永远的选择,是只为梦幻的声音而绽放,就如同向阳花对太阳的迷恋,纯粹而坚定,无需理由。

在中国摇滚列传里,黑豹和唐朝是最知名的两支乐队,姜昕的整个90年代,都沉溺在与这两支乐队主创的恋爱中。

姜昕:生命以痛吻我,我愿报之以歌

她和窦唯的相识,缘起于一张寄到大学寝室宿舍的迪斯科舞厅的开业请柬,那是一个没有署名也没有邮寄地址的邀请,仿佛是命运开启了设定好的闹钟,18岁的姜昕跌入了她日后称为此生最执迷的爱情,认识了当时刚组建的唐朝乐队的张炬、丁武,黑豹乐队的李彤和还是长发的窦唯,爱上摇滚乐,从大学退学在歌厅做驻唱歌手,签约唱片公司,出版小说《长发飞扬的日子》……

在那次相遇后不久,姜昕和窦唯开始了一段日后被演绎、曲解成许多版本的爱情,故事开始于东单一家小饭馆门前,窦唯把姜昕从人群中“骗”出来,邀请她第二天去看自己的演出,那是1989年早春的一个凌晨,他们的爱情故事终结于6年后的立春。

姜昕:生命以痛吻我,我愿报之以歌

姜昕说,她和窦唯的分合纠葛,几乎与中国摇滚乐的兴衰脉络有着惊人的一致。最开始的两年,是摇滚party盛行的年代,孕育了黑豹、唐朝、张楚、呼吸、眼镜蛇等一批中国第二代摇滚中坚力量,是一群倒立 “墩布” 的狂欢嘉年华。

几乎在每个周末的party前,姜昕和窦唯都会在家里翻箱倒柜挑“范儿”服,不厌其烦地穿了脱脱了穿,只为了“不经意的经意”,机车夹克、破洞牛仔裤、“踢死牛”老式军靴是当年最正的装扮,有一阵儿姜昕和窦唯总是抢着穿一件朋友从德国捎回来的“标准”老式皮夹克,尽管这在窦唯的母亲眼里只是“两只大乌鸦又出门了”。

姜昕:生命以痛吻我,我愿报之以歌
姜昕:生命以痛吻我,我愿报之以歌

1991年,黑豹签约公司,唱片推出后一炮而红,窦唯成了尖果儿们进攻的“众矢之的”,两个人没少因此上演争吵、负气离家出走、追你到地铁站的“戏码”,直到他们中间出现了那个著名的“她”。姜昕曾因为窦唯的“别过头去”而负气去外地演出,也因为还爱着他而毁约回到他身边。

在那段漫长的时间里,姜昕和她一样,为了爱不断离开北京又回来,三个人的关系也在不断变换的地理位置中微妙地变化着。

当姜昕在遇到时任唐朝乐队经纪人的郭大炜,决定放弃已经破碎的“旧镜子”开始一段新的感情时,她无意间在一本与窦唯共同写下的日记封底,发现了一段不知道窦唯何时写下的字句:

当你写到这一页,如果我们还在一起,以后的日子就让我们一起用爱填满;如果在你翻开这一页的时候我们分开了,那我想告诉你:爱已成歌。

姜昕:生命以痛吻我,我愿报之以歌

郭大炜听了姜昕在歌厅的演出后,给她的演唱生涯提出了最为关键的点醒:模仿原唱只是卡拉ok里的东西,如果不能让人在音乐里听到你,就是失败的。姜昕说这是自己从唱歌走向歌唱的分水岭。

不同于上一段感情总是沉浸在“二人世界”,姜昕和郭大炜在一起之后,她更多地和朋友“混”在了一起,唐朝乐队贝斯手张炬的家是“中国摇滚根据地”的一个“据点”儿,大家扎堆于此,说笑声、琴声、歌声与香烟萦绕在一起。谁也不会想到生命会在最灿烂的年华戛然而止,张炬是他们之中最先走的那个。

1995年10月26日,是张炬下葬的日子,也是姜昕的第一张专辑《花开不败》的录制首日,那天是姜昕25岁的生日,圈里的朋友都去送张炬了,录音棚里只有姜昕、鼓仨儿张永光和制作人祝小民,他们一起过了一个简单的生日,开始了专辑的录制。

姜昕:生命以痛吻我,我愿报之以歌

这张唱片由男友郭大炜创立的天蝎文化录音制作,集结了祝小民、张楚、李杰等圈里最优秀的一批创作人、乐手,1996年推出后,被定义为“另类歌手”“独立音乐”,与当年的金曲《懂你》满文军、《朋友》臧天朔相比,姜昕的音乐更加冷峻、内敛,声音也不是中国人最爱的“大嗓门”,略显曲高和寡。这张被奉为神作的专辑拿到今天来听,依旧可以映衬心中孤独寂寥、迷茫与渴望的小调情绪,不会因为时代久远而“出戏”。

姜昕的第二张个人专辑《五月》2002年才姗姗而来,当中6年的空白,姜昕经历了与第三任男友时任唐朝乐队吉他手郭怡广kaiser的分手,没有唱片约没有演出收入,经济窘迫。

1999年的夏天,姜昕即将29岁,常常一个人开着二手红色切诺基在香山、圆明园之类的郊外,一边听音乐一边回忆从前,从深夜待到黎明,直到有一天她提起搁置许久的笔,开始记录曾经恣意飞扬的摇滚青春。

姜昕:生命以痛吻我,我愿报之以歌

应摩登天空旗下杂志《听》和蛙网站的邀约,姜昕开始连载小说《长发飞扬的日子》,这笔稿费让姜昕“活”到了30岁,明白了“爱是根本的力量/却不一定来自恋人的肩膀”,挺过了只靠回忆度日的孤独,从山穷水尽的绝望和山重水复的怀疑走入了新的“柳暗花明”。

2002年,在制作人祝小民的家里,靠大衣柜混响和电脑编曲、缩混,姜昕与祝小民两人完成了一张专辑的录制,专辑《五月》推出时,姜昕又是那个有底气说出“夏日正盛/且单单为我”的飞扬女子。(此句出自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迪金森,姜昕用它做专辑的宣传文案。)

与《五月》充满电子味道的编曲、流露出纠结拧巴的情绪相比,姜昕的第三张专辑《纯粹》显得有点“民谣”,歌词还是一样的朴素、生活化,音乐更像是回归树木的质感,带有在阳光里充分光合作用后的温暖,叶子舒展在风中,明朗而坚定地诉说自己“已经决定好了/做一个做梦的人/做一个不切实际的人”(《我不是随便的花朵》),无视隐晦,一生只要纯粹。

姜昕:生命以痛吻我,我愿报之以歌

姜昕与鼓王张永光的爱情,也带有这样豁达的温暖。一次雪夜在山里看日出的机缘,发觉彼此喜欢的唱片几乎一样,人生观也一致。一个多月后,张永光就向她求婚,他从不要求姜昕做饭、生孩子。他说你愿意做唱片就做吧,多出几张好唱片不生孩子也没关系,只要不虚度时光。

一份好的爱情,是接受彼此真实的样子,也支持她抵达自己心中的模样。张永光从姜昕的第一张专辑开始,包揽了姜昕所有歌曲的鼓。

姜昕:生命以痛吻我,我愿报之以歌

志趣相投的伴侣,稳定的家庭生活和签约唱片公司,对姜昕的影响,映射在朗朗上口、基调明亮的歌曲里,《春天》《蜜蜂》《爱琴海》《晚风中的自由》《温暖的房间》这些代表“幸福”意向的名词出现在了姜昕的曲目单里。

姜昕:生命以痛吻我,我愿报之以歌
姜昕:生命以痛吻我,我愿报之以歌

年轻时,我们都曾生机勃勃、美丽动人,却不知那只是生命赋予青春的幻象,并不会永远都存在。有多少人能在时间的车轮滚滚而过时,无数次抵挡住纯真、美好等反义词的碾压,葆有不灭的理想和信仰呢?

三十年前,那些特立独行叱咤风云的摇滚先锋们,如今已人到中年,因为种种原因剃去了标志性的长发,成为丈夫、父亲,有的转行了有的还在唱着,而有的已经永远离开了。

幸运的是,姜昕无数次走过黑暗,还站在舞台上,依旧是瘦瘦女孩的颀长身材,牛仔裤白球鞋,长发飞扬,一直在路上,一直在歌唱。

作者简介:一朵,唱写评弹型乐友,杂食性听友,广场舞音乐除外。

— END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