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记陈济情老师的一件和田玉玉雕佳作——“望乡”

作者:张旸实战实用珠宝
记陈济情老师的一件和田玉玉雕佳作——“望乡”

快过年了,几乎人人都在讨论着车票和归期。在外奔忙打拼了一年,到这个时候,人人都不自觉地在心底盼望着如何返乡,陪伴父母亲人。我像是忽然了解了“返乡置业”的意义。张老师平时在介绍自己的时候经常会说自己祖籍山东,母亲是东北人,父母早年在北京生活,他在上海成家立业,然后因工作而天南海北地游历,乃至于2020年一年飞行里程近八万公里……陈老师与张老师也是他乡遇故交,都是远离家乡,所以对家乡都有一份独特的情感。

记陈济情老师的一件和田玉玉雕佳作——“望乡”

这件玉雕作品,材质选用的是新疆和田玉籽料青花,取名——“望乡”。尺寸21.5*6.8*1.5cm,重228g 。这件作品整体是竖长条的造型,大刀斧斫出山体的轮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的高峻和巍峨,气势险峻,高不可攀。山底是一位背对山体,弓背而行,望向远方的老者。

记陈济情老师的一件和田玉玉雕佳作——“望乡”

我曾经特别想问陈老师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他的玉雕作品中,出现的人物都是老者、罗汉,僧人、道士……形象,而不是少年、美女……但是一直没问。过段时间,某个社群在讨论关于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其中一位先生说神父是最有学问的,而老者其实是智慧的象征,比青春美貌更有力量,也更有味道。我听了,心里颇为赞同。

记陈济情老师的一件和田玉玉雕佳作——“望乡”

石头在中国画中,常作为背景来处理,如庭院中的假山,案头上的清供。但在这件玉雕作品中,山石是主体构成部分,是不可忽视的存在,以其高耸入云的存在,来代表永恒的故乡、家园。你来或者不来,山就在那里。你回或者不回,故乡就在那里,思乡望乡的情结就在那里。

记陈济情老师的一件和田玉玉雕佳作——“望乡”

仔细去看,山体部分青花籽料的水墨意境气象非凡,一位老者凝望故乡之时,万般滋味,都在心头。望乡,穿过岁月春与秋,尝尽世间爱与愁,何故此时别离与拥有。不止为那山水,袅袅炊烟飘来了思乡愁。我也一下明白了那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记陈济情老师的一件和田玉玉雕佳作——“望乡”

这件作品非常适合远赴异地,有业绩销售压力的工作人员,适合每一位身在此地却又心心念念着那再也回不去的故乡的您与我。故乡,如此温柔的回忆,记忆中最温暖的地方。愿这件作品能给您的内心带来深深的慰藉与温柔的唤醒。

记陈济情老师的一件和田玉玉雕佳作——“望乡”

玉雕大师简介:

陈济情

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原邱启敬工作室主力成员,为人低调谦和,颇有文人之风。作品承袭邱启敬老师的风格,通过抽象的人物与大开大合的山水对比,阐述大音希声的至臻境界。他常用写意山水来表达内心,禅意的诗画意境很容易将观者带入一种恬静、惬意的氛围中,所谓道家之“静”,佛家之“空”,是陈济情对人生和自然的独特体验与感受,表达出中国人特有的一种精神和审美。

张老师玉雕严选大师汇:

由张旸老师创办,经过张老师团队严选玉雕大师与玉雕作品,为广大藏友提供有价值、有审美、有升值潜力的玉雕大师作品汇集中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