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大咖星仔带你涨“吃”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要来啦!大家打算怎么过中秋呢?说到中秋,各位玩家会联想到哪些事物?
团圆、赏月、玉兔,花灯、赏桂花,当然少不了月饼这个重要角色!
作为中秋节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月饼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各个地区的演变形成了多种流派。那么星仔在这里就要考考各位,大家知道月饼一共有哪几种流派吗?
锵锵锵!谜底揭晓,月饼光按产地分有京式、苏式、广式、晋式、潮式、徽式、衢式、秦式、滇式、丰镇及桥式等,还别说这些年创新出来的法式月饼、冰皮月饼、冰淇淋月饼等新类型。可以说,在月饼这个大家族里,每一个流派都有它匠心独具的特色,每一种月饼都有一段精彩的传说!
于是,趁着佳节到来之际,美食大咖星仔就计划来一场中秋美食之旅,了解苏式、云式、京式、广式及晋式五大派系,看一看月饼这个传统美食在中华大地上的丰富演化。
首先星仔要介绍的,就是京式月饼的代表之一,它采用了宫廷御膳工艺制作的翻毛月饼,因其古法制作工艺,出炉后轻轻拍打桌面,白色酥皮入白鹅毛般轻轻飞起而得名。
可以看到,纯白的饼身配上一点朱红印戳,也从侧面认证了它的身世。
由于外表看起来像普通的酥皮点心,所以似乎提不起太多人的兴趣,尤其是没吃过这种月饼的人们。其实翻毛月饼不仅来历不简单,而且口感别有风味。这种老北京京式月饼据说是从清朝末年起就被老北京人乃至一些上海人另眼看待的糕点。可能其主要原因是来源于一个传说。
据传,有一回慈禧太后老佛爷牙口不适,可为她安排的早膳照样是口蘑肥鸡、山药炉肉等菜,其实这些菜纯粹是摆样子,御膳房的师傅知道老佛爷晨起爱喝粳米粥就炒黄瓜酱等。于是经总管太监同意,就特地备了这几样小菜,同时还做了一盘月饼,一同端上了桌。老佛爷一瞧,立刻就变了脸,问:“谁传的旨让上这么硬的点心,谁能咬得动?”说罢用手一拍桌子,吓得太监们个个魂飞胆破,以为大劫难逃了。再看桌上那盘月饼,酥皮飞起如雪白的鹅毛,老佛爷拿起一块尝了一口,不黏不硬,入口就化,不但鲜香软糯,而且回味悠长,当时就乐了,问是谁做的饽饽,叫什么,怎么还能翻出鹅毛来?太监顺口答:“此乃姑苏细点。”于是老佛爷赐名“翻毛月饼”。此后翻毛月饼在京城红极一时,也就成了”京城月饼“。
对于翻毛月饼,梁实秋却认为:“北方的翻毛月饼,并不优于江南的月饼,更与广式月饼不能相比。”也许梁实秋考虑到这句话会得罪北方的朋友,紧跟着来了一句:“不过其中有一种山楂馅的翻毛月饼,薄薄的小小的,我认为风味很好,别处所无。大抵月饼不宜过甜,不宜太厚,山楂馅带有酸味,故不觉其腻。”
在梁实秋看来,山楂馅的翻毛月饼有着独特的风味,值得专门说一下。
而作为对吃最挑剔的江南人民,在做月饼这件事情上也是相当考究。
比如苏式月饼派系中独一无二的鲜肉月饼,虽然和京式月饼一样讲究皮层酥松,金黄的饼身和鲜肉内馅是如何征服江南人民的味蕾,
苏式月饼制作技艺实际上是古代人民的集体智慧结晶,源于唐,盛于宋。盛唐扬州的饼师们从掌握发酵技术发展到利用水油“不合”分层,“酥”化硬的面团,达到面团松脆的目的,制饼时加入各种馅心,逐渐发展成了“酥式月饼”。苏轼有诗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就是在说苏式月饼。宋代,这项技艺在苏州得到发扬光大。至今可以有文字记载的,确切的传承艺人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吴金堂一代,在此之前的艺人确切史料已经丢失,至今有五代传承。
要说什么月饼接受度最广、最能打,恐怕非广式月饼莫属啦~
而广式月饼最有代表性的则当属莲蓉月饼,广式月饼起源于1889年,当时城西有家糕酥馆,用莲子熬成莲蓉作酥饼的馅料,清香可口,大受顾客欢迎。光绪年间,这家糕酥馆改名为“连香楼”,莲蓉馅的饼点已定型为现时的月饼。
宣统二年,翰林学士陈太吉品尝该店月饼后大加赞赏,但觉“连香”二字不雅,建议改成“莲香”,并手书了“莲香楼”招牌,沿用至今。广州市由“莲香楼”始,各食肆、饼家纷纷仿效生产月饼,又形成“陶陶居”、“元朗”、“广州酒家”、“金口月饼”、“趣香”、“大三元“等月饼名牌,广式月饼逐渐闻名海外。
广式月饼馅儿的品种也更加丰富了,有莲蓉、椰蓉、豆蓉、豆沙、枣泥、五仁甜肉、五仁咸肉等,并且还分荤素,荤的会加蛋黄,也就是现在统治月饼半壁江山的蛋蓉。
而晋式月饼呢,它向我们展示了山西人对面食文化研究得有多深。
晋式月饼起源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太原城内一家糕饼铺的郭姓、杜姓、林姓师徒三人专做晋饼的营生。一次饮酒过量误了时辰,使和好的面发了酵,不能再做传统的饼皮,三位师傅乘着酒劲,索性掺了生面,并加了碱面,制成一种包馅饼,没有想到的是所做出的饼比以前做的晋饼更加酥软和香甜。这种饼一上市,立即得到高度追捧,竟引发了抢购热潮。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郭、杜、林师徒三人,便把这种饼叫做“郭杜林”。因为郭杜林饼的由来多半是因为师徒三人酒醉后的率性所致,因而人们还为这个饼起了个别名——“醉饼”。
“郭杜林”饼是山西特殊地域条件下的产物,其“以面为馅”的特殊工艺,是晋饼工艺的杰出代表,最集中、最典型地代表着北方技艺,具有悠久而深厚的文化价值,是北方食品文化传统技艺的活化石。其性质古朴,口味淳厚,酥绵爽口,甜而不腻,以“酥绵、利口、甜香、醇和”的口感特征着称于世。
当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到达山西太原。山西巡抚告知太原府内各家饼店进献糕点、名饼,经过筛选将地道的“郭杜林”饼作为点心局的压轴戏进献给两宫,慈禧太后尝后大加赞赏。“郭杜林”饼入选宫廷,成为晋饼的杰出代表。
云腿月饼就是滇式月饼的代表啦。云腿月饼,始于清咸丰年间,由清朝巡抚徐之铭的跟官大厨胡氏,以上等白面作皮,云南特产宣威火腿之金钱肘为馅,揉合以鲜净猪油烤制而首创,名曰“火腿跎”。据说此饼送至北京,慈禧太后吃后大为赞赏,曾赐“合香”二字以表其特色佳味,云腿月饼从此名噪滇中。
哎呀!慈禧!怎么哪都有你呀!? (悄悄问大家,慈禧共出镜过几次?)
云腿月饼纯手工制作,百多年来,风味依旧,与其它地方的月饼比较而言,外观虽不够精美,却保留了百多年来自然的原汁原味,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
好啦,这期就分享到这,以上的月饼你都吃过哪几种?谁是你心中的武林第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