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夜月明星稀(下集.连载之三十)
(七星桥上作品)

徐凤华与肖云雁从顾忠家的小北屋走出,听见张素枝正和顾凤钗、王姗姗说的正红火。便没有去大北屋,而是直接走出了院子。
一轮圆月悬挂天空,明月姣姣,星辰稀稀。村里,今夜似要无眠,大红灯笼高高挂,映照着看人们的笑脸。王庄村,自从“大小王道”渐成旅游景点,在村东口,还开了一处小饭店,店名很有意思,叫“仙花酒店。”这掌柜的,便是徐凤华未有过门的大弟媳王姗姗父亲王林所开。
王姗姗,年方十九,但山里人定亲早,已经两年前定亲于徐凤华大兄弟了。
十九岁的王姗姗已经是大姑娘了,她听见院子里有脚步声,就向窗外看了一眼,哟,月光之下,背影看,这不是凤华姐吗?
王姗姗长了个心眼,没有言语,她也听说过,凤华姐谈恋爱了,对像是个大学生。
王姗姗从小就佩服徐凤华,长得好,还文静,还和蔼可亲。自己定亲于徐家,甚至是有三分之一因素,是徐凤华。她想成为也非常愿意成为徐凤华的小姑子。
当她听说王庄村曹媒婆三番五次替曹小军上门提亲时,内心是不赞成的。那曹小军家庭条件不错,长得也不错,白白胖胖,但是,低了点,似还未有一米七,主要就是吹吹拍拍,有点虚头巴脑的。如果徐凤华嫁给曹小军,她从内心感觉到愤愤不平。如今,听说,加亲眼目睹,她的心仪偶像凤华姐有了对像,还是个大学生。她内心由衷的感到高兴。
徐凤华当然不知道未来的弟媳王姗姗看见了她和肖云雁,也不知道王姗姗这小姑娘的内心之思。出门后,只见满街叫灯笼映红,仰望天空,月明星稀。她情不自禁的想起去年八月那个月明星稀夜,月光如水,月色如雪,也是这样的圆而姣丽。
她渴望着与肖云雁在一起,渴望他早日毕业,她与他大大方方,结为夫妻,不求朝朝暮暮,但愿永结同心;不求朝欢夕爱,但愿永远拥有。她知道,肖云雁与自己同样心愿。肖云雁在田峰矿业学院,在给她写过的一封信里,曾借用唐朝大诗人李商隐之诗表明他两个之间“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确,两个人一个微笑,一个眼色,一个表情乃至一个举止,便有心灵感应。
她曾几乎能彻夜听肖云雁说话,而肖云雁见她便愈加意气风发。三年来,他为她写了无数相思情诗,并同时写在精装的笔记本上,已有四五本。他说,待我们老了,走不动了,我就给你读解每一首诗,每一首诗的写作背景,心绪,意境等,我要写到一百本,然后择优百首,集诗成册,这是我们爱情的最好历史印迹。她知道,肖云雁不同于一般的诗人,以诗以文为人生主体。
他有点像大才女林徽因,以建筑设计事业为人生主题,而填诗写文,乃是八小时以外之职业,主次拎得非常清楚,似乎是泾渭分明。他说,他不想当纯粹的酸秀才,他要当个林微因式有建筑设计事业为主体相支撑着的诗人或文学爱好者。认为只有这样,才有根基,才会厚实,才能从容,才能有生活实践。历史上许多诗人词人文人,如王安石、司马光、范仲淹等,不都是以仕途为人生主体支撑,进而为文吗?即使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亦非纯粹意义上的朝五晚九专业化诗人。徐凤华认同肖云雁的观点,并鼓励他坚定不移朝自己的理想,脚踏实地的奋斗。自己,一定当好贤内助。
徐凤华知道,肖云雁是真心实意爱她。他说无论你健康或疾病,无论你年轻或垂老,永远爱你如一。她知道,重情重义的并不是酸秀才的肖云雁能够做到,用自己一生一世之倾情。
她还知道,肖云雁未来当是美好的。因为,他目前有较好平台,而且,重要的是,他有不懈努力奋斗且脚踏实地务实精神。好诗者,本是充满激情与幻想的,他却是充满激情而不去幻想,而是以朴实无华的品质努力奋斗着。或许有其父必有其子,肖云雁在这一点上,有点像他的父亲肖书记。虽然,还有差距,但毕竟,有相同之处。
她欣赏肖云雁,尤其是身上的书卷气,身上的独特味道。她知道,他俩的路,还很长。她已准备好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同时,更要“执子之手,与子同行!”并且,坚定不移。
徐凤华与肖云雁并排走着,不知不觉走出王庄村外。
月明星稀,长天一色。
注:笔者小说《那夜月明星稀》之上集二十六篇,中集之二十八篇,下集之三十篇,合计三集共八十四篇,从今年九月始在《今日头条》平台上连载,止今日,全部连载完毕。谢谢诸君的热情关爱与支持。由于文化水平及笔力薄弱,多有不如意之处。敬请诸君批评指正!
笔者写作工作室名为《十洲小雅室》,七星桥上乃为笔者笔名之一,专用于在《今日头条》上一抒情怀。书中男女主人公的故事,权止在此吧。谢谢大家!敬请雅正!
(七星桥上2021.10月27日写成十洲小雅室。原创不易,请勿照搬;版权所有,莫要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