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不少人都认为,金庸的处女作《书剑恩仇录》是模仿水浒传写的。水浒写了梁山一百单八将,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书剑整出了红花会十四头领,算是一个小型梁山英雄秀。
梁山好汉们都是结义兄弟,抱团取暖,坚如磐石,从来都是他们挖朝廷的墙角,从不曾被挖。红花会一上来就满员了,并没有挖人墙角的事,但是也从来没有被人挖走过墙角。
像梁山和红花会这种黑帮组织显然都是太过完美,没有无间道,混什么社会?对于红花会的十四兄弟,有些人认为其中是有叛徒的,这个人就是千臂如来赵半山。到底有没有道理呢?下面一起分析一下。

十四个人,为什么单单盯上了赵半山呢?赵文卓版电视剧《书剑恩仇录》就按捺不住,直接把赵半山定位成了内奸,他不仅背叛红花会,还把文泰来打死了。因此,这个原本和蔼可亲的胖老头突然变成了笑面虎。这么改编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
赵半山师出温州王氏太极门,履历很亮眼。他虽然在红花会坐上了第三把交椅,但是并不是创始成员,早前是在屠龙帮混,当时的队友就是武当名宿陆菲青。这个屠龙帮干的大事就是对抗清廷,最后不知道怎么回事被朝廷干趴下了。
屠龙帮集团破产倒闭后,其骨干成员被朝廷全国通缉。陆菲青就吓的躲躲藏藏,最终在李可秀家里做家教,以此隐迹藏形。赵半山却更为神通广大,他跳槽到红花会,竟而混成了三把手,继续其屠龙帮的事业,对抗清廷!
这里面就可以说有一些猫腻。焉知不是赵半山弄垮了屠龙帮,然后又盯上了红花会?再有,在红花会赵半山虽然排行第三,却并不受于万亭的重视。
排名第二的无尘比较暴躁冲动,于万亭托付大事自然不会找无尘,但是也没有去找赵半山,而是跳过赵半山,直接找了老四文泰来。这可以说是于万亭对赵半山还是不够信任。
二
还有一点可疑之处。西湖大比武,乾隆的手下龙骏也是一名暗器高手,他用毒蒺藜打伤陈家洛的书童心砚,使得心砚命在垂危。这时候同样是暗器高手的赵半山并没有直接主动站出来对战龙骏,而是在徐天宏的呼唤下才下场比武。赵半山似乎有些心虚,在乾隆面前,他不敢让主子丢了面子。
总之呢,把赵半山定义成“小内”似乎是能站得住的。不过还得从其他方面再看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赵半山的至交好友是陆菲青,两人在屠龙帮就曾共事,后来在红花会也是共同携手。
陆菲青是一个极为精明的人,如果赵半山是个双面人,陆菲青没道理看不出来。如果赵半山是内奸,那他也不敢与陆菲青走那么近了。
红花会虽然不再喊“反清复明”的口号,但是明显是与之前的天地会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天地会号称有十几万兄弟,遍布全国各地。正是因为其中出了叛徒,最终式微。作为后来者的红花会自然会吸取教训,在吸纳成员上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
像陆菲青和周仲英这样的外援,出力不可谓不大,用心不可谓不多,但是红花会并没有立即将之纳入会员之列。
据无尘道长的说法,红花会上下有七万兄弟。人员显然要比天地会少很多,而且主要人员都在江南一带,更加集约化管理。
相比天地会,红花会吸纳成员更为严格。如此谨慎的审核,再加上人员不那么分散,很容易纠察出问题成员。奸细想要混进来着实不易,即便混进来想要顺利潜伏也是极为不易。
红花会的间谍工作做的非常出色,他们不仅有轻松拿下乾隆的歌女玉如意,在李可秀的兵营队伍里也有不少红花会成员。西湖对峙的时候,红花会卧底在军营中的成员突然现身,不仅乾隆吃惊,李可秀更是吓尿,自己带的兵里就有不少反贼,这还了得!
这次暴露身份的红花会卧底仅仅是一部分,算得上是冰山一角。在江南一带,红花会说了算!
三
既然“卧底牌”打得这么好,那么反卧底的能力自然也不差。乾隆要想在红花会中安插眼线,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想安插一个赵半山级别的可能更是非常之渺茫。
乾隆好大喜功,最爱面子,他如果真的有卧底在红花会的高层,也不至于西湖对峙的时候气的脸白,更不会在后面中了玉如意的圈套被俘虏到六和塔了。
乾隆根本看不清红花会,而红花会却能在江南压倒乾隆的势力,这说明红花会内部确实坚如磐石,根本就不可能有裂痕。
还是之前说的,红花会十四名头领就是小型的梁山英雄秀!而且红花会里面只有聚义厅,没有忠义堂,没有天罡地煞的区别,有的只是平等的兄弟姐妹。他们中原本没有内奸,也不会产生内奸!赵半山还是做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头比较好,后来在《飞狐外传》中他跟胡斐成为忘年交,不正是一个老顽童吗?
红花会聚义厅虽然太过完美不现实,但是这毕竟是金庸三十多岁的时候创作的处女作,自然没有后来《鹿鼎记》中写天地会那么老练精彩!青涩,也是一种美好,后来的修订中,金庸不愿意多加润色,或许正是出于这种考虑。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坚持原创,感谢支持!
喜欢的朋友请点击添加关注~
#再读金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