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激荡四百年:宇文泰废元钦密谋南下,南梁内耗萧绎消极作为

作者:沉映香
激荡四百年:宇文泰废元钦密谋南下,南梁内耗萧绎消极作为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625篇

相比高洋的南征北讨,宇文泰要稳健得多,不仅对突厥忍气吞声,对南梁也是零敲碎打,瞅准时机才出手。况且,他还要处理内部矛盾。

承圣二年(公元553年)十一月,西魏宗室、尚书元烈阴谋发动政变,杀害宇文泰,事情泄漏后,被宇文泰反杀。

自从元烈被杀后,西魏傀儡皇帝元钦对宇文泰颇有怨言,暗中想要处死他,临淮王元育、广平王元赞哭着再三劝止,元钦执意不听。

当时,宇文泰的儿子都还年幼,侄子宇文导、宇文护都出镇在外,长安城中只有他的几个女婿充当得力心腹,大都督清河公李基、义城公李晖、常山公于翼都被任命为武卫将军,分头掌管宫廷宿卫。

李基是李远之子,李晖是李弼之子,于翼是于谨之子,他们早已和宇文泰结成命运共同体,元钦的一举一动全在他们掌控之中。所以,元钦的密谋终究是一场空想,还没等待着手实施,已然宣告流产。

承圣三年(公元554年)二月,宇文泰直接废了元钦,将他发落到雍州,另立他的弟弟、齐王元廓为帝,帝室重新恢复拓跋姓,原先改为单姓的九十九种姓氏,现在也都恢复旧姓。两个月后,元钦被毒死。

北魏建国时,先后统一了三十六个小国,共有九十九个大姓,后来大多灭绝。宇文泰将他手下各位将领中功劳大者封为三十六姓,功劳稍次者封为九十九姓,部下的兵卒也改姓了主将的姓。

三月二十三,宇文泰派侍中宇文仁恕出使南梁,刺探萧绎的虚实。

刚好,北齐使者也正在出使江陵,萧绎厚此薄彼,有意冷落宇文仁恕,宇文仁恕回国后,将此事告诉了宇文泰。

不久,萧绎又要求按旧版图来划定边境,言辞颇为傲慢,宇文泰冷笑道:“古人说得好啊,天之所弃,谁能兴之,说的就是萧绎吧!”

荆州刺史长孙俭曾多次陈述进攻梁朝的方略,宇文泰既有意图谋南梁,就将长孙俭征召入朝,向他询问向南进攻的计策,然后又令他回到镇守之地,秘密地进行南下攻梁的准备。

降魏的梁朝旧臣马伯符获悉宇文泰的图谋后,心念故国,秘密派使者将此事报告给萧绎,但萧绎不以为然,没有做任何防备。

五月,西魏直州人乐炽、洋州人黄国等发动叛乱,开府仪同三司田弘和贺若敦奉命前往讨伐,却不能破敌。宇文泰大为光火,再命车骑大将军李迁哲与贺若敦一起讨伐乐炽等人,最终平定了这次叛乱。

平乱之后,李迁哲与贺若敦继续向南方进发,一路攻城掠地,直达巴州。巴州刺史牟安民被迫投降,巴州、濮州的民众也都依附了西魏。

不久,蛮族酋长向五子王攻陷白帝城,李迁哲发兵攻打,向五子王逃跑,李迁哲追击,大破之。宇文泰遂以李迁哲为信州刺史,镇守白帝城。

信州(今重庆万州区一带)地处偏僻,一直没有粮草储备,李迁哲到任后,和士兵一起采葛根之类的野菜野果作为粮食,只要采到新奇味道的,就分给士兵品尝,士兵感悦,欣然用命。

稳住脚跟后,李迁哲又多次进攻叛变的蛮族,屡战屡胜,各部蛮族被他的军威慑服,都送粮食来进贡,并派子弟来当人质。

自此以后,信州边境安定,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军储也变得丰足。

内部矛盾已经解决,信州也已步上正轨,宇文泰的南下之计终于要开始实施了。在此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下萧绎的内部情况。

平定萧纪后,萧绎成为南梁名义上的共主,但都城江陵的兵力非常空虚,因为陈霸先并非嫡系,萧绎不敢将扬州完全交给他,王僧辩就不得不带着主力守在建康,还要面对北齐的压力。

实际上,除了王僧辩这只嫡系,南梁的其它势力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军阀,对萧绎的号令选择性服从,还互相猜疑,各种内讧。

比如,吴州刺史、开建侯萧蕃仗着自己兵力强大,根本不向朝廷进贡。萧绎心怀不满,秘密指使他的将领徐佛受算计他。

徐佛受派党羽假装成打官司的人去求见萧蕃,趁机把萧蕃抓了起来。萧绎遂以徐佛受为建安太守,以侍中王质为吴州刺史。

然而,王质抵达鄱阳后,徐佛受却把他安置在金城,自己占据罗城,掌握城门钥匙,致力于修缮船只,训练士兵,王质不敢和他争权。

不久,原属于萧蕃的几千部曲哗变,进攻徐佛受,徐佛受逃往南豫州,被侯瑱所杀。直到此时,王质才开始得以行使州政大权。

广州刺史、曲江侯萧勃觉得自己的官职不是萧绎所授,内心不安,萧绎也对他很不放心。为了免除嫌疑,萧勃主动请求朝见。

五月二十,萧绎以王琳为广州刺史,萧勃为晋州刺史。王琳麾下兵势强盛,又颇得人心,萧绎将他调为广州刺史,意在一石二鸟。

对于萧绎的猜疑,王琳心知肚明,对好友、主书李膺道:“我出身平民,承蒙陛下提拔才得以至此。现在天下未定,却将我远徙岭南,如果形势有变,发生不测之祸,我想出力也够不着!陛下不就是不放心我吗?其实,我的志向有限,难道还能和陛下争帝吗?不如以我为雍州刺史,镇守武宁。我自会带兵屯垦,为国御敌,捍卫梁朝。”

李膺对王琳的话深以为然,却不敢启奏萧绎,王琳就这样远处广州。

这时,散骑郎庾季才借天象向萧绎进言道:“去年八月初六,月犯心中星,本月十一,赤气干北斗。心为天王,丙主楚地,臣担心建子之月有大兵来犯,陛下应该留下重臣镇守江陵,还都建康以避兵患。假如魏虏入侵,失地也只限于荆州和湘州,国家还能处于安全之境。”

萧绎也颇懂天文,心知楚地会有兵灾,但他就是舍不得江陵这个老巢,长叹一声道:“祸福都在天意,避灾躲祸,徒劳无益!”

一个在暗中谋划,一个却听天由命,一件事的成败往往不是决定于事情发生后你如何应对,而是当事情尚未发生时,你做了多少准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