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吉冈精密冲刺精选层突然改了所属行业,信披频现矛盾

作者:源码

无锡吉冈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吉冈精密,证券代码:836720.NQ)正在申请精选层挂牌。我们发现,吉冈精密在公开发行说明书中披露行业分类为“金属制品业”,不属于环保核查规定的高污染行业,但此前申请新三板挂牌时以及挂牌期间年报披露的行业分类却是“有色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公司在本次发行申请变更行业分类却没有说明变更的原因。另外,吉冈精密公开发行说明书、财务报表、审查问询回复披露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金额频现矛盾。

吉冈精密冲刺精选层突然改了所属行业,信披频现矛盾

来源:摄图网

变更行业分类,或与高污染行业认定有关

吉冈精密成立于2002年,自2016年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周延、张玉霞。公司专业从事铝合金、锌合金精密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电子电器零部件、汽车零部件等,主要应用于清洁电器、电动工具、通讯设备、车身结构、动力系统等。公开发行说明书显示,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吉冈精密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9960.36万元、20821.25万元、26018.27万元、17003.80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402.23万元、2713.41万元、4347.72万元、2872.97万元,报告期内业绩稳定增长。

吉冈精密称,公司深耕精密金属制造行业19年,高度重视自主研发能力,截至目前已获得85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83项,凭借高标准、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产品进入多家海内外知名品牌制造商的供应链体系,主要客户包括牧田、科沃斯、佳能、A.O史密斯、博世、博格华纳等。

但这样一家稳健发展的吉冈精密,却在冲刺精选层之际,突然更改了所属行业分类。公开发行说明书显示,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及《挂牌公司管理型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从事行业归属于“C33金属制品业”,细分类别为“C3311金属结构制造”;根据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C33金属制品业”。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规定》,重污染行业暂定为冶金、化工、石化、煤炭、火电、建材、造纸、酿造、制药、发酵、纺织、制革和采矿业。根据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发布的《上市公司环保核查行业分类管理名录》,重污染行业包括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冶金、建材、采矿、化工、石化、制药、酿造、造纸、发酵、纺织、制革等16个行业。吉冈精密称,公司所属行业为金属制品业,不属于环保核查规定认定的重污染行业。

然而我们发现,吉冈精密申请新三板挂牌时,公开转让说明书披露,根据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C32有色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公司所从事行业归属于“C32有色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细分类别为“C3250有色金属铸造”;根据《挂牌公司管理型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从事行业隶属于制造业中的“有色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之“有色金属铸造”。也就是说,根据各种行业分类指引,吉冈精密认定所属行业是“有色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这个行业分类一直延续到公司2020年度报告,直到2021年半年度报告才突然变更为“金属制品业”,但期间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

如果按照吉冈精密此前的行业分类,“有色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就很可能属于高污染行业中的冶金行业,那么公司突然变更所属行业是否与规避高污染行业认定有关?单纯从信息披露的角度,公司是否也应该充分说明变更行业分类的原因及合理性?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苏州翔楼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翔楼新材”)接受创业板上市委审议时也面临类似问题。翔楼新材在招股书中披露其所属行业为“C33金属制品业”,上市委要求其结合生产技术、核心工艺、核心设备与产品特征说明公司不属于“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理由。可见,是否正确划分“有色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和“金属制品业”对吉冈精密也同样重要。

在建工程与固定资产数据披露频现矛盾

在建工程是吉冈精密审查问询的一个重点内容,审查问询要求公司说明在建工程-待安装设备金额较高的原因、是否存在机器设备到达现场长期未安装的情形、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的时间是否准确、是否存在推迟结转固定资产的情形。根据问询回复,2018年末至2021年6月末,公司在建工程中主要待安装设备金额分别为319.97万元、498.40万元、662.50万元、325.31万元。然而,财务报表显示,2018年末至2021年6月末,公司在建工程(含工程物资)余额分别为319.97万元、792.74万元、629.65万元、346.86万元。吉冈精密在问询回复中披露的2020年末待安装设备金额662.50万元竟然比在建工程整体余额629.65万元还高。

另外,审查问询要求吉冈精密分析说明报告期内“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与对应的资产负债表科目之间的勾稽关系。根据问询回复,2018年至2020年1-6月,固定资产原值增加分别为1202.93万元、555.61万元、462.25万元、1882.40万元。但固定资产明细显示,2018年至2020年1-6月,固定资产原值增加分别为1202.93万元、628.26万元、1536.67万元、1882.40万元。问询回复中2018年和2021年1-6月固定资产原值增加金额与固定资产明细相同,但2019年和2020年金额却完全不同,不清楚问询回复中的金额从何而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