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除了历史博物馆,还有自然博物馆——陕西自然博物馆,如果你喜欢自然科技,或者想带娃“科普”,这里绝对值得一去。

图片来源:陕西自然博物馆
陕西自然博物馆位于西安广播电台电视塔附近,乘坐地铁二号线在会展中心站出站步行可到达。陕西自然博物馆由外形酷似“日、月”的科技馆和自然馆组成,广场上天宫一号模型和露天的动物园引人瞩目,恐龙发出的叫声让人瞬间回到侏罗纪。
化石的故事:生物进化论
人类文明的历史文化需要出土文物来证明,而自然演化的历史由一块块深藏底下的化石来书写。
乌蒙龙化石
走进自然馆的古生物长廊,不同时期的生物化石陈列其间,诉说着地球演化的生命故事。
相信很多人都曾在童年对自然万物、星空宇宙充满了好奇,在自然馆真实的体验会让人重拾童心。
猛犸象、披毛犀、三趾马,恐龙......
这些史前顶级掠食者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我们只能通过化石和复原模型想象大型动物们“群雄并起”的时代。
一次次的大灭绝事件、冰河期、火山运动、陨石撞击......
在地球以亿万年为计时单位的漫长演化史中,无数的生物灭绝,又有无数的生物在灾难后的重生,生命的奇迹造就了今天的地球。
也许我们看不懂化石构造,记不清动物拗口的名字和复杂的地质时期,但我们仍能从中窥见造物主的神奇,感恩自然,敬畏生命。
煤海之光:家里有“矿”随便浪
在一次次大灭绝事件中,有的生物沉积地下,成为化石,有的生物沉积腐烂成为煤炭石油等能源自然,为人类社会工业化提供动力。
陕西煤炭油气资源丰富,煤炭开采利用历史悠久,煤海之光则是省内唯一集中展示煤炭形成、勘探、采掘、利用、生态保护的展馆。古书典籍记载、煤油灯、矿灯、挖煤器械的展示,展示煤炭开采历史。
博物馆还有真实复原的矿道,穿梭在幽暗深邃的矿道间令人感到压抑,偶尔遇见矿道旁休息间里的工人模型,还有一点惊悚;
展厅里煤炭开采技术进步和煤炭工人先进代表展示祖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
能源厅展示了电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开发,发电控制室、电厂模型、手摇发电机体验、核反应堆原理模型在科普的同时增加乐趣,仿佛一下子回到初中课堂。
逛完煤海之光博物馆,身为陕西人大有家中有“矿”随便浪的“壕”气,同时也明白了“家大业大”也要珍惜资源。
秦岭有生灵:遍地锦绣数三秦
比起“高深莫测”的化石能源,显然花花草草和小动物们更平易近人。神奇秦岭昆虫王国、珍稀保护动物馆、秦岭珍稀植物展让观众更加了解陕西,这片我们生活的土地。
展厅里的陕西地理沙盘上山川河流、城市建筑清晰可见,游客可通过屏幕控制光源,在沙盘上点亮陕西。
红碱淖 图片来源榆林日报
世界第一条人工穿山隧道——石门隧道在陕西;
国家授时中心在陕西;
祖国大地原点在陕西;
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在陕西;
独特的地理地貌造就了陕西独特的风光,让人感叹遍地锦绣数三秦。
秦岭无闲草,看你识草不识草。
认识就是宝,不识是野草。
秦岭多样气候类型和独特的地貌是植物生存的优良环境,秦岭植物种类起源古老,区系交融,分布典型,有种子植物3839种,其中近400种为秦岭特有;秦岭植物是天然香料、中药草,观赏花卉的资源宝库;秦岭植物具有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山地及西北内陆高原植物区交汇过渡的特点,是我国最大的“基因库”之一。
秦岭珍稀植物标本展展示了太白红杉、鹅掌楸、巴山冷杉、华山新麦草、苏铁、高山龙胆草等众多植物标本。
太白红杉 图片来源:太白山
秦岭还分布中国特有鸟类有31种,展馆展示了朱鹮、红腹锦鸡、白冠长尾雉、血雉等动物标本。
朱鹮 图片来源:西安发布
昆虫王国
昆虫王国馆展示了各种五彩斑斓的蝴蝶标本,其中拥有blingbling会发光的闪蝶科蝴蝶是“颜值”担当。
大蓝闪蝶、月神闪蝶、欢乐女神闪蝶、国王闪蝶......炫丽的色彩、奇异的花纹、翩然闪动的大翅膀,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美丽的小生物~
由于科技馆升级改造和地铁地下通道改造的原因,目前陕西自然博物馆只有自然馆对外开放,但是逛完整个展馆也花了将近两、三个小时。展馆里藏品丰富,具有地域特色,不仅适合青少年科普,也让人们更加了解陕西的自然地理。
编辑: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