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除了曆史博物館,還有自然博物館——陝西自然博物館,如果你喜歡自然科技,或者想帶娃“科普”,這裡絕對值得一去。

圖檔來源:陝西自然博物館
陝西自然博物館位于西安廣播電台電視塔附近,乘坐地鐵二号線在會展中心站出站步行可到達。陝西自然博物館由外形酷似“日、月”的科技館和自然館組成,廣場上天宮一号模型和露天的動物園引人矚目,恐龍發出的叫聲讓人瞬間回到侏羅紀。
化石的故事:生物進化論
人類文明的曆史文化需要出土文物來證明,而自然演化的曆史由一塊塊深藏底下的化石來書寫。
烏蒙龍化石
走進自然館的古生物長廊,不同時期的生物化石陳列其間,訴說着地球演化的生命故事。
相信很多人都曾在童年對自然萬物、星空宇宙充滿了好奇,在自然館真實的體驗會讓人重拾童心。
猛犸象、披毛犀、三趾馬,恐龍......
這些史前頂級掠食者消失在曆史長河中,我們隻能通過化石和複原模型想象大型動物們“群雄并起”的時代。
一次次的大滅絕事件、冰河期、火山運動、隕石撞擊......
在地球以億萬年為計時機關的漫長演化史中,無數的生物滅絕,又有無數的生物在災難後的重生,生命的奇迹造就了今天的地球。
也許我們看不懂化石構造,記不清動物拗口的名字和複雜的地質時期,但我們仍能從中窺見造物主的神奇,感恩自然,敬畏生命。
煤海之光:家裡有“礦”随便浪
在一次次大滅絕事件中,有的生物沉積地下,成為化石,有的生物沉積腐爛成為煤炭石油等能源自然,為人類社會工業化提供動力。
陝西煤炭油氣資源豐富,煤炭開采利用曆史悠久,煤海之光則是省内唯一集中展示煤炭形成、勘探、采掘、利用、生态保護的展館。古書典籍記載、煤油燈、礦燈、挖煤器械的展示,展示煤炭開采曆史。
博物館還有真實複原的礦道,穿梭在幽暗深邃的礦道間令人感到壓抑,偶爾遇見礦道旁休息間裡的勞工模型,還有一點驚悚;
展廳裡煤炭開采技術進步和煤炭勞工先進代表展示祖國工業化現代化建設。
能源廳展示了電能、風能、核能等新能源開發,發電控制室、電廠模型、手搖發電機體驗、核反應堆原理模型在科普的同時增加樂趣,仿佛一下子回到國中課堂。
逛完煤海之光博物館,身為陝西人大有家中有“礦”随便浪的“壕”氣,同時也明白了“家大業大”也要珍惜資源。
秦嶺有生靈:遍地錦繡數三秦
比起“高深莫測”的化石能源,顯然花花草草和小動物們更平易近人。神奇秦嶺昆蟲王國、珍稀保護動物館、秦嶺珍稀植物展讓觀衆更加了解陝西,這片我們生活的土地。
展廳裡的陝西地理沙盤上山川河流、城市建築清晰可見,遊客可通過螢幕控制光源,在沙盤上點亮陝西。
紅堿淖 圖檔來源榆林日報
世界第一條人工穿山隧道——石門隧道在陝西;
國家授時中心在陝西;
祖國大地原點在陝西;
中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紅堿淖在陝西;
獨特的地理地貌造就了陝西獨特的風光,讓人感歎遍地錦繡數三秦。
秦嶺無閑草,看你識草不識草。
認識就是寶,不識是野草。
秦嶺多樣氣候類型和獨特的地貌是植物生存的優良環境,秦嶺植物種類起源古老,區系交融,分布典型,有種子植物3839種,其中近400種為秦嶺特有;秦嶺植物是天然香料、中藥草,觀賞花卉的資源寶庫;秦嶺植物具有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山地及西北内陸高原植物區交彙過渡的特點,是我國最大的“基因庫”之一。
秦嶺珍稀植物标本展展示了太白紅杉、鵝掌楸、巴山冷杉、華山新麥草、蘇鐵、高山龍膽草等衆多植物标本。
太白紅杉 圖檔來源:太白山
秦嶺還分布中國特有鳥類有31種,展館展示了朱鹮、紅腹錦雞、白冠長尾雉、血雉等動物标本。
朱鹮 圖檔來源:西安釋出
昆蟲王國
昆蟲王國館展示了各種五彩斑斓的蝴蝶标本,其中擁有blingbling會發光的閃蝶科蝴蝶是“顔值”擔當。
大藍閃蝶、月神閃蝶、歡樂女神閃蝶、國王閃蝶......炫麗的色彩、奇異的花紋、翩然閃動的大翅膀,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美麗的小生物~
由于科技館更新改造和地鐵地下通道改造的原因,目前陝西自然博物館隻有自然館對外開放,但是逛完整個展館也花了将近兩、三個小時。展館裡藏品豐富,具有地域特色,不僅适合青少年科普,也讓人們更加了解陝西的自然地理。
編輯: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