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戏剧新生活》火了之后 他们重聚乌镇

作者:中国吉林网

去年,因为疫情原因,连续举办了七届的乌镇戏剧节停办了一年。但由乌镇戏剧节总监制黄磊策划、在乌镇录制的国内首档戏剧人真人秀综艺节目《戏剧新生活》,不仅让“乌镇”和“戏剧”通过网综的形式依然保持住了关注热度;而且让一群优秀可爱的青年戏剧人迅速“破圈”,拥有了不少新的观众和粉丝。今年,第八届乌镇戏剧节顺利举办,吴彼、刘晓晔、刘晓邑、丁一滕、赵晓苏、刘添祺带着他们的作品集体回到了熟悉的乌镇。《戏剧新生活》到底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他们“火”了以后的生活,是否还和戏剧有关?带着这些好奇和疑问,记者在乌镇戏剧节期间采访了他们。

“跟粉丝最好的关系,就是我在剧场等你”

在乌镇偶遇吴彼的时候,他正匆匆走出正在排练《养鸡场的故事》和《巴西》的国乐戏院,穿过小巷,跨过小桥,到河对岸的蚌湾剧场,以评委身份参加第八届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单元的启动仪式。

这些年,他主演了《青蛇》《四世同堂》《北京法源寺》《直播开国大典》等重磅好戏,但远不如他参加《今夜百乐门》《今夜现场秀》《欢乐喜剧人》《向往的生活》等热门综艺节目带来的流量和关注多。然而,在参加完《戏剧新生活》这档“另类”综艺节目之后,他却觉得跟戏剧更亲了:“以前做很多事,更多是为了赚钱,但是做了《戏剧新生活》之后,我觉得那些事好像没那么重要了,应该多给戏剧更多时间。”

面对观众们求签名合影的热情,吴彼的态度是:“如果是为了戏剧,为了乌镇做事情,我愿意,但如果出了乌镇,说实话我个人不太喜欢这些形式。我在生活中很少接触粉丝,也不参与他们的讨论。我觉得我们之间最好的关系,就是‘我在剧场等你’,他们喜欢戏剧才喜欢我们,或者因为我们而喜欢戏剧,所以我们之间是有感情基础的。”吴彼说:“演员这个行业最怕的就是膨胀,但戏剧这事儿它浮躁不来,这东西不争名不逐利,就哥儿几个在一起搞创作,想浮躁太难了!而且一浮躁,戏就没法看了!”

“更知道自己热爱的是什么”

赵晓苏从第一届开始就参加乌镇戏剧节。这些年,他在乌镇戏剧节相继演出了《开膛手杰克》《公牛》《从清晨到午夜》等不少剧目,今年参演的作品最多,粉丝也最多最热情。大家都爱称他为“晓苏糖”,他也总是笑眯眯地回应大家对他的喜爱。

赵晓苏说,《戏剧新生活》给我带来了很多,我也要回馈给观众。《戏剧新生活》让我扎根在地上,让我更知道我热爱的是什么,让我觉得特来劲!这些天我们几个人又聚在一起创作,没有一个人有任何懈怠,因为戏剧不是靠流量就能做出来的。乌镇戏剧节结束后,他将去成都演出一部很有挑战性的戏剧《白兔子,红兔子》,这部戏不让演员提前看剧本,只有正式演出时才能当着观众的面拆开剧本,开始表演。

多年浸泡于舞台的刘晓晔则表示,参加综艺对他的生活影响不大,他更强调的是戏剧人的基本功。他建议有志从事戏剧的年轻人:“遇到困难,是可以坚持下去的,吃苦是年轻人应该做的,要苦练你的基本功,让你的功底更扎实,不要管别人说什么。”

“演出票好卖多了”

丁一滕九年来,年年到乌镇。这一次参加乌镇戏剧节,他导演的《倒影》更是成为本届戏剧节最抢手的戏,开票8秒钟,门票全部售罄。原本就创作力旺盛的他,如今又有了更多机会,让他不断尝试和挑战新的作品。这次来乌镇戏剧节之前,他刚刚为北京繁星戏剧村创作了首部“后浸没式戏剧”《画皮2677》,让观众们都成了“戏剧玩家”;参加完乌镇戏剧节,他就立刻返回北京的排练场,开始他导演的第一部大剧场作品——根据刘震云小说改编的话剧《我不是潘金莲》的排练工作。

刘晓邑今年是第一次本人来乌镇戏剧节演出,而且一演就是五个作品。在《倒影》中,舞蹈演员出身的他全程赤裸着上身,在深秋的露天剧场里翩翩起舞,扮演一个很有光彩的“舞灵”,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而由他导演的人偶剧《关于23号星球》,则讲述了一个让成年人都感动落泪的童话故事。

曾经担任国际大戏《战马》中文版中方木偶导演的刘晓邑,现在是上海炙手可热的音乐剧导演,年底就有他导演的《南唐后主》和《悟空》两部大戏上演,但他内心最坚持的还是要为孩子做戏,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创建的触感实验室戏剧工作室,也将在上海拥有自己的剧场,可以创作和演出更多老少咸宜的作品。

对于这些戏剧人来说,《戏剧新生活》是他们生命中很难忘的一段经历,虽然他们都很怀念那段美好的时光,分别时,眼睛里也会不自觉地就充满泪水。但是,还有更多的戏剧,更多的生活,等待着他们去创造,去经历,去体验。

北京晚报 记者 王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