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涛,1936年出生,中国女高音歌唱家,195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国家歌唱家一级,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友歌舞团艺术指导。历任绥远军区文工团演员,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独唱演员、合唱队教导员、歌舞团副团长、声乐艺术指导,马玉涛为专业技术一级文职人员,享有副大军区级待遇(中将级别)。

1955年入北京军区文工团,任独唱演员、合唱队教导员、歌舞团副团长、声乐艺术指导。适于演唱我国民族风格较强的创作歌曲。
马玉涛除了参加本团的政党演出外,还经常到前线、边防、救灾第一线参加各种慰问演出,还参加“五个一工程”,文化下乡“心连心艺术团”系列演出。
提起马玉涛,很多人立刻就会想起那首让人听不够的《马儿啊,你慢些走》。至今,马玉涛仍然没有离开“马儿”的歌声。因为“马儿”的歌声,她得到了无数的鲜花和掌声,也得到了人们的喜爱。“马儿”的歌声,也让她唱出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成为闻名全国的歌唱家。
15岁的独唱演员。1951年,文工团里一个老同志创作了一首歌曲《我的丈夫是英雄》,团长把演唱这首歌的任务交给了文工团员马玉涛。马玉涛回忆当年演唱《我的丈夫是英雄》时说,虽然年纪小,也没有感情经历,更没有经过科班学习,但是她敢上台敢唱。她当时脑子里只想着这是领导交给的任务,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什么思想负担都没有。在团长的指导下进行了排练,15岁的马玉涛登台独唱了《我的丈夫是英雄》。
1962年,由李鉴尧作词,生茂作曲的《马儿啊,你慢些走》,经马玉涛首唱后即一炮打响,迅速唱红了祖国的山河大地。马玉涛以她独特浑厚、奔放的歌声,唱出了《马儿啊,你慢些走》的悠扬洒脱、豪迈和欢快,抒发出了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对祖国一派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歌颂。
这一唱,就唱了45年。至今当很多人情不自禁地哼唱起《马儿啊,你慢些走》时,耳畔就会响起马玉涛那动听的歌声。马玉涛说:当年这首歌,是为她“量身定做”的。曲子作得非常优秀,可以说是一流的作曲,一流的作词,当年能够首唱这首歌,自己很幸运,并从26岁一直唱到今天的71岁。她至今感谢李鉴尧、生茂二位词曲作家,因为这首歌获得的赞誉,离不开这么优秀的词曲。
1957年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在独唱比赛中获金质奖章。1959年赴维也纳参加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的演出。1964年在全军第三届文艺会演中获优秀演员奖。1979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演唱歌剧《小二黑结婚》选曲、歌剧《刘胡兰》选曲,演唱《马儿呀你慢些走》 、《献给敬爱的周总理》 ,分别获1964年、1977年第三、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会演演员奖。
在60多年的军旅生涯中,连续夺得全军一至四届文艺会演独唱比赛的一等奖。在由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独唱独奏会演中,也获得一等奖。还获得过《马儿啊!你慢些走》、《看见你们格外亲》、《老房东查铺》、《众手浇开幸福花》等歌曲的首唱奖和广播金曲奖。
马玉涛的音色宽厚而洪亮、明亮而纯朴、圆润,气息充足而绵长且稳定,共鸣丰满,音色统一,感情细腻,声情并茂,土洋结合的唱法适于演唱我国民族风格较强的创作歌曲。
她的歌声刚健、豪放、宏大、深厚,雄浑而嘹亮,直抒胸怀。从她的歌声中,你可以感觉到她不是一个生活的旁观者,她沾着硝烟。这也是她受到广大听众欢迎的重要原因。用数倍于他人的时间去追求、突破。开拓,从不间断的刻苦练习,是她成功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