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最强外援来人艺演了一出小剧场 郑云龙:不敢称合槽却学到了专业纯粹

作者:星星飞翔

有郑云龙出演的日子,北京人艺门前都会有提前排队的人,只为在不对号的人艺小剧场内离伊本的扮演者郑云龙近一点。奥尼尔的名剧《榆树下的欲望》,时隔多年再上舞台,这次,人艺邀来了人气小生郑云龙。化妆间内,郑云龙的位置很整齐,衣服齐整躺在椅子上,化妆台上只有剧本和一束花。由于角色贴近他本人的年龄,因而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造型上,他在后台的状态从容飘逸。

最强外援来人艺演了一出小剧场 郑云龙:不敢称合槽却学到了专业纯粹

原本是天大的礼遇,不可思议到竟以为是诈骗

对于任何一个演员来说,北京人艺的邀约都可算是一种礼遇,今年2月,副院长冯远征亲自邀请郑云龙来剧院排戏,郑云龙形容当时的感受,开玩笑说“我甚至以为是诈骗电话,因为太不可思议了”。“当时远征老师没有说是什么戏,6月份就给了我这个剧本,问我喜不喜欢,这个剧本我在上学时就看过,非常喜欢。”决定来人艺演戏时,郑云龙从来没有在首都剧场看过戏,只看过实验剧场的演出,或许正因如此,他没太考虑是大剧场还是小剧场,就决定来了。

音乐剧演员出身的郑云龙,迄今只演过三出话剧,今年从9月到11月,《榆树下的欲望》和《德龄与慈禧》,相继登台。两出戏都是他眼中的好剧本,还都与一个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就是濮存昕。“我小时候就见过濮哥,第一次看濮哥的演出就是《雷雨》,那还是在青岛。《德龄与慈禧》首轮演出,同时濮哥也在演,而《榆树下的欲望》则是和濮哥导演并主演的《雷雨》同期上演。”

最强外援来人艺演了一出小剧场 郑云龙:不敢称合槽却学到了专业纯粹

原本是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演给中国观众则要简单直接

作为新落成的人艺小剧场的开幕戏,《榆树下的欲望》2007年曾以郑天玮、王雷领衔的阵容登台,此次于明加和郑云龙演出了自己的味道。作为美国工作时代早期的作品,奥尼尔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影响,从心理逻辑出发,以原始冲动宣扬人性的美。此次解读,导演任鸣和丛林更强调从文本出发讲人性,着力展现爱情因短暂而体现出的美好。排练前,郑云龙专门看了2007年演出版本的录像,对人艺的风格和基调有个大致的了解。“这个戏的气质是很原始的,这个家庭的父子关系是畸形的,他们都是清教徒,对物质情感都很单一,父亲又是个暴君性格的人,伊本从小就是在恐惧中长大的,唯一感受到爱的渠道就是来自妈妈。所以他对父亲是怨恨的,开始时和继母爱碧在一起也是为了报复。剧中的宗教信仰,以及对人性的原始冲动,对于中国观众而言都是陌生的,所以我们力求表演得更生活化一点,对爱的传达更直接简单一点,这样观众会更容易理解。”能够看出,郑云龙除了在任鸣的建议下,用一个咬手指的符号化动作来外化伊本的内心,并没有运用太多的技巧,“确实没有技巧,我也不会。”

最强外援来人艺演了一出小剧场 郑云龙:不敢称合槽却学到了专业纯粹

原本三天围读剧本,结果第二天就下地了

第一天来到位于菊隐剧场的排练场,这也是郑云龙和所有人第一次见面,互相都在熟悉试探。导演任鸣原本的计划是:围读剧本三天,然后开始下地排练。但大家坐在一起围读了一遍剧本后,郑云龙的状态让任鸣当即决定,“明天就可以下地了”。郑云龙评价人艺的排练是“专业,纯粹,没有虚头八脑”,而院长任鸣第二天就准备下地排练的决定,也算是给了郑云龙最大的认可。上学时读过原版剧本,此次为了节奏和演出时常,删减了一个小时的戏,这个剧本,郑云龙在没进排练场前,读了很多遍。“作为舞台剧演员,谁不想演这样的剧本,能有机会只能说是很幸运。”

人艺最讲究合槽,两个月的排练,郑云龙自认为还入不了人艺的体系,“我的表演状态肯定和人家很不一样,这么短的时间也很难合槽,毕竟我连系统的戏剧表演都没学过,只能在排练中吸收和借鉴任鸣导演他们给我提出的一些好的建议。”《德龄与慈禧》谢幕时,剧组给了郑云龙小小的亮嗓空间,这次演出《榆树下的欲望》,是纯纯粹粹地演了一出话剧,不过郑云龙说,排练时,任鸣导演为了帮助他理解戏剧的逻辑,常常会开玩笑:这个地方大咏叹要来了。一句话他就明白了此刻该有的心理和情绪。在北舞时,郑云龙的表演老师是刘晓晔,“他会给我们讲很多人艺的老艺术家和经典作品,还会生动模仿老艺术家的表演。对我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最强外援来人艺演了一出小剧场 郑云龙:不敢称合槽却学到了专业纯粹

原本就高大,在小剧场内更显顶天立地

人艺小剧场的舞台,进深并不长,屋顶也为了不影响周边居民采光设计高度并不高,高大的郑云龙站在舞台中央,显得有些顶天立地。他形容自己一不小心就出光区了,更重要的是离观众太近了,“这个干扰并不是因为在观众面前演激情戏,而是观众的一举一动有时都会对说台词有干扰,同时自己的表演幅度也要控制,不能像在大剧场那样。”

人艺上一部邀强力外援出演的剧目《老式喜剧》,郑云龙曾经到现场看过,不仅非常喜欢,还对其中的俄罗斯歌曲欲罢不能,这次来排戏,他专门管工作人员要了那几首歌,“我以前很少听俄罗斯的歌,那次看戏接触后特别喜欢,尤其时最后一首《离别》。”虽然话剧和音乐剧同属舞台范畴,但郑云龙称自己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参与话剧对自己表演上的提升,“去年演了《德龄与慈禧》,后来再演音乐剧,就会觉得帮助很大。”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编辑/弓立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