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罪恶滔天——纽伦堡审判判处绞刑的12名战犯

作者:品诗赏词说文谈史
罪恶滔天——纽伦堡审判判处绞刑的12名战犯

纽伦堡审判

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又称纽伦堡审判 )指的是1945年11月21日至1946年10月1日间,由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对欧洲轴心国的军事、政治和经济领袖进行数十次军事审判。由于审判主要在德国纽伦堡进行,故总称为纽伦堡审判。

1945年10月18日,国际军事法庭第一次审判在柏林举行,自1945年11月20日移至德国纽伦堡城。经过216次开庭,于1946年10月1日结束。法庭对24名被告中的22人作了宣判,其中12人被判处绞刑。他们是:

1、赫尔曼·威廉·戈林,纳粹德国政权第2号人物,空军总参谋长,国家元帅。(处决前自杀)

罪恶滔天——纽伦堡审判判处绞刑的12名战犯

赫尔曼·威廉·戈林

赫尔曼·威廉·戈林(1893年1月12日-1946年10月15日)是德意志第三帝国的一位政军领袖,在纳粹党内有相当巨大的影响力。

他担任过德国空军总司令、盖世太保首长、“四年计划”负责人、国会议长、冲锋队总指挥、经济部长、普鲁士邦总理等跨及党政军三部门的诸多重要职务,并曾被元首希特勒指定为接班人,与元首关系较为亲密。

戈林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著名的“王牌飞行员”,有着击落22架敌机的纪录,并获得了德国最高级别的军事勋章——“大铁十字勋章”,战争后期还担任曾为“红男爵”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所领导的第1战斗机联队最后一任指挥官。战后,戈林加入了纳粹党,成为该党最早的一批成员,并参与了1923年的“啤酒馆政变”,未成功。

1933年,戈林创立秘密警察机关——“盖世太保”。1935年,戈林被元首希特勒任命为德国空军总司令,并凭借他个人的政治影响力为空军取得大量预算与独立地位,令其快速建军。

二战结束后,戈林被盟军抓获。在审判德国党政军领袖的“纽伦堡审判”中,他被判犯“密谋罪”、“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和“反人道罪”,并判处绞刑。1946年10月15日,在行刑前一天夜晚,戈林服毒自杀身亡。

2、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第二任外交部长。

罪恶滔天——纽伦堡审判判处绞刑的12名战犯

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

乌利希·弗里德里希·威廉·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1893年4月30日-1946年10月16日),纳粹德国政治人物。希特勒政府时曾任驻英国大使和外交部长等职务,对促成德日意三国同盟起过重要的作用,此外,里宾特洛甫直接参与了闪击波兰,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和苏联的战争。二战后被英军抓获,1946年10月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

3、威廉·凯特尔,陆海空三军总参谋长,陆军元帅。

罪恶滔天——纽伦堡审判判处绞刑的12名战犯

威廉·凯特尔

威廉·鲍德温·约翰·古斯塔夫·凯特尔(1882年9月22日-1946年10月16日),曾任德军最高统帅部总长;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资历最老的指挥官之一,战后在纽伦堡审讯被判绞刑处死。

1882年出生于甘德斯海姆的凯特尔,性格倔强。1901年,这位农场主的儿子高中毕业后即从军于沃尔芬比特尔的野战炮兵第46团。在他任该团的中尉副官时,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那慕尔与马恩河的各次会战,因作战有功而获得过二级与一级铁十字勋章,并于1914年冬升任炮兵连长。1915年春,他晋升上尉并调到第10预备军军部任职,于1916年参加了凡尔登血战。同年,凯特尔调任师首席参谋官,并获霍亨索伦皇家勋章。在战争的最后一年,他在佛兰德担任海军陆战队的参谋官。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凯特尔仍留在军中服役。1931年10月担任军队署组织处的上校处长,1933年晋升少将,并奉命在不来梅组建第22师。1935年,凯特尔从师长直接被任命为陆军部局长,1938年2月晋升为国防军参谋长,一跃而为希特勒最亲信的军事顾问。尽管在希特勒决定进攻波兰时他曾提出过劝告,但他在重大决策问题上都无法说服希特勒。

西方战役结束之后,凯特尔被晋升为元帅。这时,希特勒决心进攻东方。凯特尔又表示了不同的意见,并提出了一份不要进攻苏联的意见书。希特勒对此毫不理会。从这时候起,凯特尔转而处处迎合希特勒,1941年7月25日,海军元帅雷德尔在一份意见书中建议在地中海海区实施军事扫荡行动,并加强北非的作战力量。凯特尔为避免引起希特勒的不快,提请彻底修改意见书。

在东方战役过程中,凯特尔毫无保留地同意希特勒撤掉那些功勋卓著的将领。他甚至助纣为虐,赞同处死许多高级军官,而这些军官的唯一罪名只是未能服从希特勒关于死守的命令。1944年2月,凯特尔要求处死罗夫诺的守备军司令,遭到陆军参谋长蔡茨勒的反对。但帝国元帅戈林则支持凯特尔的意见。希特勒命令举行军法审判。经审讯确认守备司令有罪后,凯特尔又要求处死罗夫诺地区的一名师长,终因曼施坦因元帅的反对而未能进行。

1944年夏,西线崩溃,凯特尔的失误已暴露无遗,他的绝对服从助长了前线的灾难。希特勒于7月29日召集了隆德施泰特、隆美尔和施佩勒诸元帅以及海军上将克兰克、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等人到贝希特斯加登举行作战会议。会议上,隆德施泰特和隆美尔要求希特勒停止战争,但希特勒仍然固执地预言总体战的“胜利”。

会后,隆美尔约凯特尔恳谈,并向他说明,战况毫无希望,战争必须尽快结束,凯特尔也相信战胜没有希望,他虽然答应向希特勒陈言,但他仍然迷信“领袖”的“天才”,并希望战争能获得不分胜负的解决办法。凯特尔一直到希特勒自杀的那一天都是忠心的。

他于1945年5月13日被俘,1946年10月1日在纽伦堡的国际军事法庭被判死刑。10月16日被执行绞刑。当他听到判决的时候,脸上毫无表情,登上绞刑架时也是如此。他已完全被希特勒的魔力所降伏。

4、恩斯特·卡尔滕布鲁纳,第二任中央安全局局长。

罪恶滔天——纽伦堡审判判处绞刑的12名战犯

恩斯特·卡尔滕布鲁纳

恩斯特·卡尔滕布鲁纳(1903年10月4日-1946年10月16日),奥地利党卫队领袖,奥地利公安国务秘书,第二任德国中央保安总局局长。

卡尔滕布鲁纳于1932年在奥地利加入纳粹党和党卫队。1938年晋升为党卫队地区总队长并被授予党卫队准将军衔。1940年,卡尔滕布鲁纳被任为党卫队少将。1941年,卡尔滕布鲁纳又晋升为警察少将。1943年,卡尔滕布鲁纳接替海德里希担任盖世太保总领导职务。“7.20事件”发生后,卡尔滕布鲁纳获得了直通希特勒的热线,直接负责调查暗杀行动。1945年,卡尔滕布鲁纳在奥地利被盟军俘虏。1946年,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处卡尔滕布鲁纳绞刑,并于1946年10月16日被执行绞刑。

5、阿尔弗雷德·罗森堡,纳粹党思想领袖,东方占领区事务部长。

罪恶滔天——纽伦堡审判判处绞刑的12名战犯

阿尔弗雷德·罗森堡

阿尔弗雷德·罗森堡(1893年1月12日—1946年10月16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中的一名重要成员,为纳粹党党内的思想领袖,也是纳粹党最早的成员之一,比希特勒加入纳粹要早九个月。

阿尔弗雷德·罗森堡曾担任纳粹刊物主编和德国在苏联的东部占领区政府局长,经常对党内成员发表演说,内容包括种族清洗、地缘政治、生存空间和纳粹主义。

阿尔弗雷德·罗森堡是哲学家,理论家,宗教学者,是当时纳粹德国最为著名的领袖人物之一,曾经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罗森堡出身于一个侨居沙俄的德裔富商家庭。他1917年在莫斯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18年十月革命之后回到德国,并在1919年一月加入纳粹(同年十月希特勒入党)。他很快成为纳粹的核心理论家并建立了所谓的“犹太问题研究所。” 他的极为具有影响力的著作《种族论》,成为纳粹德国的经典,也成为迫害犹太人的理论依据。他还为纳粹德国寻找新的宗教认同。他排斥基督教,而试图建立以亚利安人为主体的所谓“血缘教”。 他认为亚利安人是人类最为优秀的种族。同时,他为德国寻求扩张而提出了所谓的“殖民地”理论。这个理论导致德军对俄国的战略进攻。

在战后,阿尔弗雷德·罗森堡被盟军抓获,并于1946年10月16日执行绞刑。

6、汉斯·法郎克,纳粹党司法领袖,波兰占领区总督。

罪恶滔天——纽伦堡审判判处绞刑的12名战犯

汉斯·法郎克

汉斯·法郎克( 1900年5月23日一1946年10月16日),他是1920年代至1930年代纳粹党专用辩护律师,后来成为纳粹德国领导人之一。

出生于德意志帝国巴登大公国西南方卡尔斯鲁厄,父亲是律师;法郎克在家排行第二,他在1917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战后是极右翼自由军团成员之一,1919年加入纳粹党前身“德国劳工党”,是纳粹党早期党员。

他专研法律,1926年通过取得律师执业资格,并担任希特勒私人法律顾问;也由于这段时间相处,他颇熟悉希特勒为人。

当纳粹党获取了权力后,法郎克也成为党代表律师,并为党处理超过2400件诉讼案;他也因此常上法庭与其他律师唇枪舌剑,有一次,他法律学校学生时代的恩师向他吁请:“我请求你放过那些人!(指控他们)没有任何益处!”最后还加上不吉祥的预言劝他“始起于刑事庭的政治运动,到最后也会在法院刑庭结束!”成为名言。

他在1930年当选德国国会议员,1933年是任职巴伐利亚邦司法部长,自1933年起,他是“纳粹法学学会”成员之一与“德国法律学院”校长;法郎克反对未经审判先处决,包括达豪集中营里的暴行与长刀之夜政变,他仍是坚持这样看法。

1934年起,他出任德国政府不管部部长。1939年9月格特·冯·伦德施泰特元帅任命法郎克担任波兰行政主席,10月26日起随着德军占领波兰,他成为波兰新总督,他也被授予党卫军大将官阶;却也自此起,因为犯下种族净化屠灭犹太人,导致战后被判极刑。

在纽伦堡审判时,他因在战时担任波兰总督而被起诉,他因反人类罪被判绞刑;1946年10月16日执行。

7、威廉·弗利克,纳粹党立法领袖,内政部长。

罪恶滔天——纽伦堡审判判处绞刑的12名战犯

威廉·弗利克

威廉·弗利克(1876年3月12日~1946年10月16日), 纳粹官员,曾任第三帝国的内政部长。1938年3月13日,签署了将奥地利与德国合并的法令,并受命执行该法令。弗利克一向是猖狂的排犹分子,他起草、签署并执行了多项旨在将犹太人排除出德国生活和经济领域的法令。在二战结束后的纽伦堡审判中,弗里克被法庭判处绞刑,并于1946年10月16日晚执行。

8、尤利乌斯·施特莱歇尔,反犹刊物《先锋报》主编。

罪恶滔天——纽伦堡审判判处绞刑的12名战犯

尤利乌斯·施特莱歇尔

尤利乌斯·施特莱歇尔(1885~1946),纳粹头目之一,反犹刊物《先锋报》主编。

尤利乌斯·施特莱歇尔在演说中指控犹太人意图控制世界,以剥削非犹太人种为生。

根据 Streicher 的言论,德国的首要使命就是解决“犹太人问题”。谈话全文:德国人民受到责难,仿佛是他们创造了反犹太主义 - 反犹战争,仿佛他们是野蛮的民族。任何说这种话的人都在扯谎。早在几千年前,非犹太民族就开始被迫防范犹太人的入侵。如果这种斗争到现在都没有结束,那么受责难的应该是犹太民族,他们以剥削其他民族为生,并褒称自己被选作了世界的主宰。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当战争受益者无法再煽动民族之间爆发战争时,当人们真正认识到不解决犹太人的问题就无法解决人类的问题时,民族间的和平才可能实现。

德国战败后,煽动性报刊《先锋报》的出版人尤利乌斯·施特莱歇尔于1945年4月逃进“阿尔卑斯山壁垒”,化妆成画家和妻子一起藏在蒂洛尔的魏德林附近的一座山庄上。他在那里被美军发现。

在二战结束后的纽伦堡审判中,尤利乌斯·施特莱歇尔被法庭判处绞刑,并于1946年10月16日执行。

9、阿尔弗雷德·约德尔,陆军总参谋长,陆军上将。

罪恶滔天——纽伦堡审判判处绞刑的12名战犯

阿尔弗雷德·约德尔

阿尔弗雷德·约德尔 (1890年5月10日一1946年10月16日),纳粹德国陆军上将,德军最高统帅部作战局局长。成为威廉·凯特尔的副手,负责制定二战德国许多军事行动。在纽伦堡审判中他被判为战犯,处以绞刑而死;却在行刑六年后,被撤销了在纽伦堡被指控的主要罪行,宣判无罪。

阿尔弗雷德·约德尔1939年8月被破格提升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作战部部长(少将)。从此,约德尔成为希特勒在军事作战方面的主要顾问之一,直接参与策划德军的各项侵略扩张计划和行动。在纳粹进攻挪威、丹麦和南斯拉夫的战争中,约德尔起到了他人不可替代的作用。1940—1941年,他是代号为“巴巴罗萨计划”的进攻苏联的作战计划的主要炮制者之一,并签发了计划。战争期间,他曾签发了有关屠杀苏军战俘的军令,对德军早已存在的屠杀战俘的暴行起到进一步推波助澜的恶劣作用。1945年,约德尔和弗雷德堡上将一起来到法国巴黎以东兰斯的英美盟军总司令部,代表德军向英美盟军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不久,约德尔被英美盟军逮捕,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受审。并在10月16日凌晨1 时执行绞刑,行刑6年后重新审理宣布为无罪。

10、弗里茨·绍克尔,冲锋队和党卫军将军,劳工事务全权负责人。

罪恶滔天——纽伦堡审判判处绞刑的12名战犯

弗里茨·绍克尔

弗里茨·绍克尔(1894年10月27日-1946年10月16日) ,纳粹德国领导人,曾先后担任图林根地区长官、全德意志劳动力调配全权总代表,是纽伦堡审判中12名被判处死刑的战犯之一,1946年10月16日因反人道罪被判处死刑被绞死。

弗里茨·绍克尔于1923 年加入纳粹党。1927 年担任图林根大区领袖。1927 年至1933年曾为图林根邦议会议员。1932 年他被任命为图林根地方长官。他还获得冲锋队和党卫队副总指挥的头衔。

1942 年3 月21 日,希特勒任命绍克尔为劳动力调配全权总代表,赋予充分“调动一切可供使用的劳动力,包括统一监督从外国征募的劳工和战俘”的权力。绍克尔奉命在四年计划的领域内开展工作。1942 年3 月27 日,戈林以四年计划全权代表的身份发布命令,委托绍克尔主管他的劳动力调配处的工作。1942 年9 月30 日,希特勒授权绍克尔,他有充分权力在各占领区任命全权代表,并为执行1942 年3 月21 日的命令“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

绍克尔的命令还规定,他负责将这些工人运往德国、负责把他们分配给企业主、还负责管理他们,实施这些措施的其他有关单位都由他指挥。 有人曾把当时的恶劣条件向他作了汇报。他发布了下面这项命令:“对所有这些人的伙食、住宿和待遇应该是:在花费最低限度的开支下,使他们发出最大限度的劳动效率。”

在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中,国际军事法庭以“违反人道”等罪名,判处绍克尔绞刑。1946年10月16日,被执行绞刑。

11、阿图尔·赛斯-英夸特,奥地利总督,荷兰占领区总督,希特勒死后任外交部长。

罪恶滔天——纽伦堡审判判处绞刑的12名战犯

阿图尔·赛斯-英夸特

阿图尔·赛斯-英夸特(1892年7月22日-1946年10月16日)奥地利纳粹党代表人物,一战期间加入奥匈帝国部队作战并负伤,奥地利第一共和国末代总理,在其仅五天任期内完成德奥合并,并成为德国东部边疆区(即奥地利)总督。二战期间历任波兰南部行政长官、波兰副总督、荷兰总督。在希特勒的政治遗嘱中更被委任为德国外交部长(未到任),后于纽伦堡审判中被判处绞刑。

12、马丁·鲍曼,希特勒秘书,希特勒死后任纳粹党党务书记。(缺席的审判,很多资料都说他1945年就已经死了)

罪恶滔天——纽伦堡审判判处绞刑的12名战犯

马丁·鲍曼

马丁·鲍曼(1900年6月17日——1945年5月2日),纳粹党办公厅主任,纳粹党秘书长、希特勒私人秘书,纳粹“二号战犯”。他掌握着纳粹党的钱袋子,人称“元首的影子”。在希特勒政权垂死挣扎的最后日子里,鲍曼成了仅次于希特勒的第二号重要人物,纳粹党总部主任。1945年4月29日,被希特勒指定为纳粹元首遗嘱执行人。希特勒自杀后,于5月1日晚秘密逃离总统府地下室。5月2日黎明死于柏林。二战结束后,纽伦堡国际法庭在1946年10月以战争罪和反人道罪被缺席判处其死刑。鲍曼的尸体直到1972年才被发现,1998年DNA检测显示尸体确实是鲍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