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曾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在张艺谋电影里,女性永远是性压抑。她们一样年轻貌美,却不是在性压抑中爆发,就是在性压抑中灭亡。
1990年推出的电影《菊豆》,更是将封建礼教下的性压抑,描写得淋漓尽致。菊豆跟她们相同也不同,在这样的性压抑的背景里是不幸的,她是受害者,同时她也是个勇士,一次次试图冲破命运的束缚。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五彩的染布下是屈辱的日子</h1>
20世纪20年代,一个性情暴躁、有生理缺陷的染房主杨金山,折磨死两个女人后依旧不死心,为了续香火又花大价钱买了个年轻漂亮的女人——菊豆
电影《菊豆》画面
菊豆白天是染房的长工,晚上是杨金山发泄淫欲的工具。杨金山常常边打菊豆边言语上折磨
杨金山的侄子杨天青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第一次见到菊豆他就被菊豆的美惊艳到了,唤醒了他内心对异性的渴望
也正是这种渴望让杨天青在白天干活的时候时常想着菊豆,甚至按耐不住偷看年轻的婶婶洗澡
晚上,听着被叔叔虐打痛苦哀叫的菊豆,他也辗转难眠,无数次想要去解救菊豆,但都因为害怕叔叔杨金山而放弃
即便是已经提刀走到楼梯,也只会忍住怒火,冲着楼梯下手
另一边,菊豆其实早就发现杨天青的偷窥,一开始她就气愤地堵上了偷窥的洞口
菊豆又一次被杨金山打得满是伤痕时,她想起了楼梯处的刀痕,于是决定抓住杨天青这根救命稻草,主动打开了那个偷窥的小洞,晚上洗澡的时候放下了羞耻,大胆地解开衣服正面对着偷窥处,好让杨天青看清楚
然而杨天青虽然有帮助菊豆的想法,却没有那个胆量,表面上杨金山是他叔叔对他有养育之恩,实际上他只是杨金山的雇佣,还要依靠着杨金山而活,加上伦理的束缚,杨天青迟迟不敢迈出一步
<h1 class="pgc-h-arrow-right">寂寞难填的欲望</h1>
菊豆开始趁着杨金山不注意,言语挑逗主动靠近杨天青,刚开始杨天青会碍于彼此之间的身份,刻意保持着距离。
一边是压抑欲望的老光棍,一边是欲壑难填的寂寞妻,一出偷情好戏悄然酝酿。
直到这一次,菊豆从后面抱住杨天青的身体,杨天青感受到女性的柔软,内心的欲望再也不受控制,直接扑倒了菊豆,两人情不自禁地拥抱在一起,菊豆的呻吟响彻整个房间。
干柴遇上烈火,欲望就像泄闸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尝到甜头的杨天青和菊豆,开始找各种机会凑一起享受鱼水之欢
一来二去,菊豆怀孕了,第一时间告诉了杨天青,算算日子,这孩子应该是他的
然而冤大头杨金山并不知道这件事,一门心思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开始对菊豆好了起来
甚至还叮嘱杨天青,不要吵醒睡觉的菊豆,
但杨金山不知道的是,等他一走,菊豆和杨天青两人就立马滚在一起亲亲热热。
<h1 class="pgc-h-arrow-right">作孽的“清白”</h1>
不久,菊豆生下一个大胖小子,杨金山欣喜若狂,邀请来族长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慎重地给孩子取名叫杨天白。
清白二字极为讽刺
这一天,杨天青和菊豆躺在一起幽会,说话间突然听到开门的声音,两人慌乱爬起,都以为杨金山回来了,菊豆甚至做了摊牌的心理准备,结果一看门口只有杨金山随行的驴
随即杨天青沿路找了出去,在半山腰发现了昏迷的杨金山,刚开始他想把背上的这个老头抛下悬崖,却还是因为他的养育之恩放弃了
杨金山的命虽是捡回来了,但半身瘫痪就此只能终日卧床,自此菊豆和杨天青两人也少了很多顾虑限制,菊豆穿起嫁衣盘起了新娘头,杨天青也穿得十分隆重,两人对饮之后又是一番云雨。
他们的欢声笑语让杨金山产生了怀疑,爬下床绊倒了回屋的菊豆,揪住她的头发要勒死菊豆
好在他腿脚不便,愤怒已久的菊豆逃过一劫,索性将所有的事情都告诉给杨金山
杨金山受不了这份屈辱,他想要报复,想要杀死眼前的孩子,甚至放火烧死他们,但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
后面杨天青干脆开始限制起杨金山的行动,把他装在一个挂起的木桶里,每天拉着他出去晒太阳擦身子,村里人都夸金山有福,杨天青比儿子还孝顺
而菊豆也恶狠狠地让杨金山活着。
<h1 class="pgc-h-arrow-right">欲火焚烧后的灰烬</h1>
时间慢慢的过去,天白也长大了一些,但他还不会说话,杨天青让天白叫爹没有得到回应
有一天,天白独自在水池旁边玩,杨金山看到了,想要趁人不在把天白推进水池里,他慢慢的靠近天白,没想到天白却突然转过头喊了一身爹,这让金山下不去手,反而开始真的把天白当成了自己的亲儿子。
他教天白喊杨天青“哥”,想要借此恶心杨天青,听着天白一口一个哥哥,杨天青五味陈杂,一旁的菊豆也十分难堪
到了天白的三岁生日宴,族人凑热闹让杨天青给自己的兄弟天白说几句吉利话,可杨天青只能痛苦地喊一声,然后大哭
后来,杨金山在水池边和天白玩耍时,想要给天白染狗尾巴草,绳子不幸被天白勾走,杨金山连带着木桶一起掉进染池里,看着那个被自己唤作是爹的人在水里拼命挣扎,一旁的天白却露出了难得笑容,回来的菊豆看到这一幕,不由得愣住了
就这样,金山淹死了,按家族的规矩,杨天青要搬出染房,他和菊豆只得偷偷幽会,长大的天白撞见过几次后,越发不待见杨天青,于是两人只好去野地里幽会,不小心被人撞见,一时间村里流言四起
天白对菊豆和杨天青的关系心知肚明,但面对村里传出的闲言碎语,却还是会拿菜刀追赶所谓的“造谣者”,维护自己的母亲
那天回家,天白生气的一脚踹倒了杨天青,母亲菊豆看到这一幕时,愤怒的菊豆对躲在房间里的儿子大声吼出了真相
尽管知道了杨天青是自己的生父,天白依旧不给杨天青好脸色
天气渐渐凉了,去野地两人的身子受不住,只能趁着天白不在家,在地窖里再次享受了久违鱼水之欢,重温旧梦,最后却因缺少氧气差点窒息
回到家的天白,发现了地窖里衣衫不整的两人,他把自己的母亲背回了房间,转身就把昏迷的生父“杨天青”扔进了染池,没有丝毫犹豫,甚至在杨天青挣扎时,还拿起旁边的棍子敲打
醒来的菊豆挣扎着爬下楼梯阻止儿子,但杨天青还是死了,染布盖在杨天青的尸体上,菊豆十分绝望,一把火点着了染房,天白不知所踪,熊熊烈火燃烧,十多年的恩恩怨怨就在这烈火中化为灰烬,影片到此就结束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杨家染坊”的悲欢</h1>
电影《菊豆》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的中国内地电影
这部电影,表面上以由男女偷情的故事来展现旧社会封建礼教对人性与欲望的压制和抹杀
实际上则展现了旧社会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这个依赖性体现在离开了土地就没法生存,老了又讲究叶落归根
到了电影里土地就变成了“杨家染坊”,与其说他们四个人无法摆脱封建礼教的压制,倒不如说他们走不出这染坊
离开了染坊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留在染坊就要被禁锢和压制
这也是为什么,杨天青有机会逃出染坊但却从没离开过。因为骨子里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让他失去了离开土地的勇气
所有被圈在染坊里的人,不管是逆来顺受还是奋起反抗,最后结局都一样。这也是为什么最后菊豆在失无可失时,会选择一把火烧了染坊。
《菊豆》里,菊豆这个女性意识的释放,就是失败,但这不能怪菊豆,而是怪那个压抑的封建制度,不给人活路。
这是一种宿命,不管你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