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线上教学在疫情下不断升级

新华社银川10月27日电(记者艾福梅、马思嘉)手边放着课本和字典,张海燕坐在空荡的教室里,面对电脑上精心准备的课件,讲解如何用部首查字法查生字,不时停下来,让在线观看的学生动手查字典。

中国线上教学在疫情下不断升级

10月25日,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第四小学教师张海燕通过线上平台为三年级学生上语文课。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哪位同学查到‘阁楼’的‘阁’字在哪一页?请回答。”屏幕上很快涌现了答案,有些同学回答错误,张海燕耐心纠正。

受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北京、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的部分地区已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正采取封控管控等措施,包括暂停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线下教学培训活动,转为线上教学,全力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张海燕是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第四小学的语文教师。截至26日,宁夏已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0例,发生疫情的六个县(区、市)已暂停线下教学,启动网络授课。

中国线上教学在疫情下不断升级

10月25日,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第四小学教师黄建荣通过线上平台为二年级学生上语文课。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去年持续数月的线上教学,以及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为中国各地教育部门应对疫情、在线上和线下教学中顺畅切换储备了大量经验。

宁夏教育部门形成了成熟应对机制,保证学生“停课不停学”的同时,不断提升线上教学质量。

据银川市兴庆区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贺安宁介绍,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时,学生只能通过电视机观看国家统一录制的课程;去年,随着中国“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偏远山区学生都能借助手机、电脑等设备观看更为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并在本班教师线上指导下完成课后练习。

今年,有了去年国家和宁夏当地优秀教师录制的课程资源为基础,各校教师可自主选择直播平台,结合优质课程资源和本班实际教学情况,为学生针对性实时授课。

中国线上教学在疫情下不断升级

10月25日,宁夏银川市五年级学生安思雯(右)在妈妈的陪伴下学习线上课程。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之前通过看电视学习容易走神,现在听自己的老师讲课,还可能会被抽查作业,更加专注了,学得也更好。”兴庆区第四小学五年级学生安思雯说。记者前去安思雯家中采访看到,即便在家里,她也穿着校服、系着红领巾,在线上升旗仪式上唱国歌。她的桌上,还放着美术课上完成的绘画作品。

兴庆区第四小学校长何翠玲告诉记者,此次学校应对十分从容,不仅为所有教师发放了用于直播的手机支架,还将平板电脑借用给一些听课设备不足的家庭。此外,学校今年使用的直播平台也有所升级,能监测到全校所有班级直播授课情况,对教学进行评价反馈。

教师线上授课水平也大幅提升。去年初次线上授课时,张海燕十分紧张,担心讲不好。如今,她虽面对一台电脑,眼前却仿佛坐满学生。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也逐渐适应了网络授课模式。

中国线上教学在疫情下不断升级

10月25日,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第四小学教师杨学琴在线上教学间隙了解学生互动情况。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在探索实践中,教师们也摸索出了最适合自己学生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在兴庆区第四小学另一间教室,数学老师杨学琴正站在讲台上,面对前面架设的手机进行直播教学,借助电子白板给学生演示量角器的使用方法。美术老师叶桐正结合北京优秀教师录制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课件,教学生如何根据古诗词里的意象作画,并留了课后作业。

网络教学需要学生高度自律。去年,老师无法监测到学生是否观看在线课程。今年,借助直播平台,老师能看到在线学生人数、姓名。“如果学生没听课或作业完成情况较差,我们会联系家长督促孩子。”张海燕说。

然而,教育工作者也认为,线上教学缺少互动性,终究只能作为线下教学的补充形式,教育的主阵地仍在学校。

“还是希望疫情赶紧结束,回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安思雯说。

来源: 新华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