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鲁克.汗——以爱之名
概括地说,沙沙应该是一半明星一半演员,在印度男演员中,他是最具娱乐性的,在娱乐明星中,他是最会演戏的。这其实没什么不好,作为公众人物,能兼具这两方面的特质是非常难得的,毕竟,对大部分人而言,只能做好一方面,而对有些人,可能一方面都做不好。
提起沙沙总会有一些诸如浪漫之王、大众情人的标签,正如观众们认为只要是他主演的电影就一定得有唯美的爱情,他所扮演的也毕定是一个痴情不二的人(甚至可能连名字都得叫Raj或者Rahul)但只要你稍微认真地看看他不同时段的电影就会发现——他其实在不断的改变。
他早期的角色如《爱情骗局》里的Vijay(卡沙第一次合作)《孽爱》里的Ajay以及《爱的恐惧》中的Rahul,这些角色不是为爱痴狂的可怜人就是不择手段的复仇者,应该都不能和浪漫、深情之类的词挂上钩,相反我觉得这些角色还都挺恐怖的。然后他才拍了大量的爱情电影(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些电影成就了他),他的确很适合爱情电影。他不像米叔,眼神里充满着睿智与理性,也不像小萨,眼中写满了野性与不羁,他的眼里全是柔情。
哪怕他给自己整了一大络腮胡子,弄了八块腹肌,硬生生地把自己从一个绅士变成了糙汉,可那早已入骨的温柔与优雅还是会从一个动作或一个眼神之间不经意地流露出来。
沙沙绝大多数片子的核心都是“爱”,不仅是男女之情,也有对家人,对祖国的。总体而言,它的片子就是以一幕幕悲欢离合诉说人间真情,他很少会直接地在电影里批判社会的不公,揭露人性的丑恶。相反,他总是把印度最光鲜亮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你所看到的不会是那个国家的贫穷与落后,而是他们绚丽多彩的文化,中产阶级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及美丽的自然风光。当然,他的片子也并不是一味地粉饰太平,他同样也会指出许多社会问题,只是大多数时候他不会直直地抛出这些问题,而是将它们放入一个个或温情或悲情的故事中。并最终它们都将在“爱”的名义下得到解决。很多人说他“浪漫”,我想这不仅仅是指他在各种爱情片里创造的那种“Romantic”的氛围,也是指他在电影里创造的那种理想化社会,但印度国内的观众在看电影时会从中得到一丝安慰,而国外的观众也能透过这些电影了解印度的另一面。作为电影,它的使命不也完成了吗?
阿米尔.汗——理性为王
米叔也是我们非常喜欢的一个印度演员,他应该是“三汗”中明星色彩最淡的一位,也最接近一位完全的演员。他的片子是印度电影的标杆,代表着印度电影的质量与良心。(不过即使是如此高质量的米叔也没能拯救《幻三》,那片子真不怎么样)与沙沙的“浪漫主义”不同,米叔的大多数电影都是非常现实的,连主持的节目(《真相访谈》)都与社会问题密切相关。虽然在电影里米叔耍得了帅,扮得了酷,卖得了萌,但感觉银幕外的他就是一副忧国忧民的严肃脸。
每一位艺人在成名后都会不知觉地被贴上标签,因为每位艺人都会有自己的风格或形象,不论这种风格或形象是天生的还是营造出来的,而观众在看见他们时,也必定会根据自身的判断将它们放入某一个圈子里比如文艺范、小清新、傻白甜之类的。但米叔,你似乎很难将他归为哪一类演员,除了他的大多数电影都会直面一些社会问题这一共同点外,你就无法给他贴上其它标签了,任何一类角色他能诠释得很好。对米叔而言,他不需要突破自己,因为他都不曾限制自己。就像风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却有不可忽视的力量。
“理性”是对米叔的评价,是因为他的角色总是在嬉笑怒骂间道出世间黑暗,而他的也总是使观众在一幕幕或悲伤或欣喜的镜头中陷入更深的思考。他很少为观众构建乌托邦,反而总是将残酷的现实剖开,血淋淋地放在观众面前。是啊!现实就是那么疼,那么惨,在他的电影里,疼痛总是那么真实。对于这样一位演员,楼主的尊敬大于喜爱。
不知道米叔还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我们能做的大概就是期待吧
帝国双壁——沙鲁克.汗 阿米尔.汗
说到这两传奇,就忍不住要再写个番外。虽然我们都知道是“三汗”,但就楼主个人愚见,从电影的艺术性而言,还是沙沙和米叔更具代表性,他们两人也更有可比性。(小萨的粉丝请不要介意)但这也并不妨碍《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成为自2013年以来我最喜欢的一部印度电影。
对于这两人的比较其实一直都有,哪怕是在国内这个很小众的圈子里。但两人其实是完全相反的两种画风,他们一个感性,一个理性;一个浪漫,一个现实。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那就是李白和杜甫或是雨果与巴尔扎克。沙沙不像米叔一言一行全是睿智,米叔不似沙沙一举一动尽显风流。沙沙于浪漫中传递世间真情,米叔在现实里探求人间真相,一个教会我们思考,一个教会我们爱。这两人就像目前印度电影界两座可望不可即的高峰,他们和其它大小山脉一起支撑起了整个宝莱坞。
《棋魂》里有这样一句台词“如果只有一个天才,是无法创造出名局的,围棋需要两个旗鼓相当的天才凑在一起,才能够达到神乎其技”演戏也一样,高手间的对戏总是格外精彩,往往只需一个眼神便能决出高下。所以沙沙和米叔你们不打算合作一下吗(楼主知道这大概是有生之年系列)三汗合作就不要指望了,三个人产生的效果不一定强于两个人,况且小萨在演技方面明显弱于前两位。
还想再啰嗦两句,宝莱坞目前的中流砥柱们眼瞅着一个个都是好几十岁的人啦,但后继者却没见着几个。前几年瞧着兰比尔还挺像那么回事儿,现在都不知道扑成什么样了;兰威尔近年倒是异军突起,但他那个资质让我觉得他还是先超过DP再说(毕竟沙沙的神话不太好复制);沙希德就安心地当个好丈夫,做个好演员吧,都这么多年了要想再折腾个什么出来估计也不太现实;那一群后辈们什么瓦伦·达万、施坦·马洛萨、阿迪亚·罗伊·卡普尔等等还是安心地跟着前辈多学几年吧,一时半会儿也轮不到你们。哎!沙沙、米叔、小萨、大帅看来你们还得再辛苦几年啊。
萨尔曼.汗——坏小子的黄金心灵
之所以称他为坏小子,估计大家对他的“光辉事迹”知道的比我清楚,不过在楼主看来,那些事情都是发生在很久之前的另一个国度的事,大家都是道听途说,其真实性与可信度是应该被打上一个问号的。而大家所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个乐于帮助他人的心地善良的成熟大叔。所以自然拥有黄金心灵啦。
其实不论是青涩萨还是成熟萨,感觉一直以来他身上的男人味都多过孩子气,眼神里透着一股不羁与风流,并带着野性。
所以他不适合太深情或是太理智的角色,不是说他演不了,只是这些角色会掩盖他本身的特点。
小萨应该以《无畏警官》为分水岭,在它之前,小萨的片子亮眼的不多,尤其是在票房上。而在它之后,几乎每一年小萨都有一部表现强劲的作品。小萨的电影之所以能在印度影坛占据一席之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的“接地气”,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太华丽或太晦涩的电影并不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他们喜欢在电影里看到自己熟悉的生活场面,自己熟悉的歌舞,听着自己熟悉的音乐,然后一起在电影院里蹦蹦跳跳,最好还能有点“火爆”的动作戏。反正看片,不就图一乐呵吗。这自然是很接印度观众的地气,但不一定适合中国观众,所以小萨算是目前“三汗”中最不被中国观众熟悉的一位了在印度电影推荐表上他的片子被推荐的概率在“三汗”也最低。(特别是对楼主这种看惯了李连杰,成龙的功夫片的中国观众而言,看见小萨电影里那些浮夸的动作戏真是觉得好搞笑啊!)
不过《猴神》算是让我对小萨的片子有了很大的改观,这部电影是我自2013年以来最喜欢的一部印度电影(当然啦,有美美的小萝莉在,直接A脸都赢了)电影通俗易懂却又意义深刻,画面也很漂亮,是一部很优秀的片子。但遗憾的是,小萨身为男主角却没有成为本片的亮点(私认为这片的风头都被小萝莉抢了)这就暴露了他另一个问题——演技不足。这片很感人,但却不是因为小萨的演技让人感动,只是这种题材,这个剧本打动了观众。
《猴神》作结(强烈推荐这片子,虽然可能都看过了)
赫里尼克·罗斯汉
大帅其实还挺遗憾的,个人感觉他是印度电影圈里综合实力最强的一个,外貌、身材、演技、舞姿、资源他都不缺(“三汗”各自都有短板,至少他们都矮)而大帅眼瞅着有潜力成为凌驾于“三汗”的男人,但无奈“三汗”有高达,个个雷打不动,地位坚如磐石,我们的大帅只好跟在他们后面,勉强算个“四汗”。
首先大帅长得真是很帅啊!(这是废话)他不太像印度人,有一股儿欧美范儿
鼻子又挺又直而且不大,深眼窝,瞳色浅,眼神既可以如孩子般天真也可以很深邃。棱角分明
如果说“三汗”的长相是见仁见智,那大帅就是毫无争议。
舞姿就不算说了,本身条件就好,又练过再加上身处于宝莱坞这种不得不跳的环境,要跳的不好才叫人大跌眼镜了。当之无愧的宝莱坞舞王。
演技大帅当然是有的,印象最深的就是《雨中的请求》,这是部很唯美的片子(这个导演拍得片子都还挺美的)大帅演的是一个全身瘫痪的魔术师,表演真是非常到位(十分推荐没有看过的观众观看,是部很精致的片子)哪怕是《印度超人》这样的商业片,大帅的表演也很有看点,里面他一人分饰两角(爸爸和儿子),观众也能明显地感觉两者的不同,足见其用心。凭心而论,他的演技应该是强于小萨的。
但就是一个综合能力如此之强的人也没能超越“三汗”(果然只有“三汗”自己能打败自己,或许还有时间)今后估计也不可能了,毕竟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已经能从《印度电影3》中看出衰老的痕迹啦。哎!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上帝果然是公平的,他将一切给了他,唯一没给他的就是时间。我想如果大帅能早生或晚生几年,或许情况就会不同了。
持续更新.....关注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