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藏身少林三十年,萧远山的武功为何会退步?原因与你想的并不一样雁门关大战的中原武林人士,水平到底如何三十年后的萧远山,功力如何

作者:那些故事有点远

在《天龙八部》里面,有一个特别让人费解的人物,这个人就是萧峰的父亲萧远山。萧远山原本是辽国的后族,是属珊大帐亲军总教头,他年轻的时候跟随一位汉人学习了一身出神入化的好功夫,在为官期间,萧远山一直致力于宋辽两国的休战守盟,曾多次向萧太后和辽帝进言,劝说不要同大宋开战,成功的消解了很多次的宋辽大战。

藏身少林三十年,萧远山的武功为何会退步?原因与你想的并不一样雁门关大战的中原武林人士,水平到底如何三十年后的萧远山,功力如何

没想到的是在一次送妻子回家探亲的途中,遭遇了中原武林人士的伏击,一夜之间家破人亡,这次变故让原本“意气风发”的萧远山整个人生观、价值观全部崩塌,他开始变得“越来越乖戾”,之后更是独自一人跑到了少林寺潜居,练习少林绝技,每天都昼伏夜出,一年里都与旁人说不上一句话。

照理说在少林寺练了三十年的绝技,萧远山的武功应该有长足的进步,但是当他三十年后再次露面的时候,给人的感觉似乎还不如三十年前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6">雁门关大战的中原武林人士,水平到底如何</h1>

三十年前的萧远山,对于玄慈、汪剑通等中原武林人士几乎就是完全碾压,雁门关那场战斗到了后来,根本就不像是一场中原武林人士对萧远山的伏击,简直就是萧远山对于中原武林人士的一场屠杀,根据赵钱孙的回忆,当时萧远山只是几个起落的功夫,就有十一个人死在了他的手下,那种场面是极其血腥的:“其时夕阳如血,雁门关外朔风呼号之中,夹杂着一声声英雄好汉临死时的叫唤,头颅四肢、鲜血兵刃,在空中乱飞乱掷。”

藏身少林三十年,萧远山的武功为何会退步?原因与你想的并不一样雁门关大战的中原武林人士,水平到底如何三十年后的萧远山,功力如何

即使是玄慈和汪剑通这样的高手,在萧远山的手下也是毫无还手之力,只用了两个回合就被萧远山用足尖点中了穴道,赵钱孙看到这样精妙的武功甚至差点要喝彩。如果不是萧远山突然心灰意冷,他完全可以轻松地将这二十一个人全部团灭。就是这场大战,让很多人认为三十年前的萧远山,在那个时代简直就是天下无敌。

藏身少林三十年,萧远山的武功为何会退步?原因与你想的并不一样雁门关大战的中原武林人士,水平到底如何三十年后的萧远山,功力如何

那么这样的想法对不对呢?我们可以先分析一下这场战斗的含金量,也就是这二十一名中原武林人士的实力到底如何,首先来说当年大战的幸存者有四人,分别是玄慈、汪剑通、智光和赵钱孙,这里面赵钱孙的实力在聚贤庄的时候已经有过展示,基本上就是被萧峰一招秒掉的水平,想来在三十年前的水平也不会比这高,而通过杏子林中的对话可以看出,智光比赵钱孙还要差上一些,基本在萧峰面前不值一提。

藏身少林三十年,萧远山的武功为何会退步?原因与你想的并不一样雁门关大战的中原武林人士,水平到底如何三十年后的萧远山,功力如何

玄慈和汪剑通的水平应该比他们两人高一些,但应该也高不了多少,因为三十年前的玄慈应该也就在三十岁左右,少林的武功有一个特点,就是通常要年纪大了才能悟出上层的功夫。书中也明确地写了,玄慈是在四十岁以后武功才得以大成:“老衲在四十岁上见猎心喜,学了大金刚拳,内力走了刚猛路子,自此练般若掌便生窒碍。”另外书中少林寺二十多岁与虚竹同辈的少林僧人,以及三十多岁的“慧”字辈僧人,都没有出现过什么高手,这也证明了当年还不到四十岁的玄慈,武功其实并没有多好。

藏身少林三十年,萧远山的武功为何会退步?原因与你想的并不一样雁门关大战的中原武林人士,水平到底如何三十年后的萧远山,功力如何

另外从智光的话中可以知道,当年千万雁门关的中原武林人士并不是只有玄慈他们这二十一人,他们实际上只是众多小分队中的一支,智光的原话是:“当时大伙儿分成数起,赶赴雁门关。”试想当初得到的消息是辽国人要来少林寺抢经,那少林寺肯定还要以守家为主,不可能将主力一股脑地全派出去,万一走岔了路没遇到辽国人呢?岂不是让对手钻了空子。所以说玄慈这二十一人实力并不见得比后来聚贤庄的群雄水平更高。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三十年后的萧远山,功力如何</h1>

既然三十年前的雁门关之战并没有办法证明萧远山的真实实力,那么说三十年后的萧远山武功退步,自然也就不那么准确了。当然还有很多人认为可以用慕容博做参照物来看萧远山的武功变化,在少林寺期间,慕容博先后与萧远山有过三次交手记录。

藏身少林三十年,萧远山的武功为何会退步?原因与你想的并不一样雁门关大战的中原武林人士,水平到底如何三十年后的萧远山,功力如何

第一次两人对了一掌,慕容博被逼得退了一步,并感觉对方“势道凌厉,内劲雄浑”,之后便示弱没有再打。第二次两人斗了一百多招,慕容博先停手,觉得自己不是对手。第三次两人都了三百多招,还是慕容博觉得不敌然后收手。

这三次打斗虽然两人的战斗过程越来越长,可最终还都是以萧远山胜出而结束,其实通常在两人都努力学习的前提下,发生这种实力越来越接近的情况,我们一般都会认为是慕容博进步了,而不是萧远山退步了。

藏身少林三十年,萧远山的武功为何会退步?原因与你想的并不一样雁门关大战的中原武林人士,水平到底如何三十年后的萧远山,功力如何

并且慕容博的武功在没有潜伏在少林寺之前就已经非常厉害了,他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就曾把黄眉僧打出了心理阴影,要不是黄眉僧的心脏长偏了一点,那一指就直接将黄眉的命要了。

所以综上来说萧远山的武功并没有越来越弱,他只不过是在雁门关大战之中受到了刺激,之后的精神状态一直不好,加上长期不与人接触,各项能力都有所下降,武功的进展速度没有那么快,慢慢的让慕容博拉近了与他之间的距离。其实在藏经阁中能让鸠摩智出双掌抵挡他一拳,就是最好的证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