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烸晨
昨天,一家三口看了《楚门的世界》,这是美国派拉蒙1998年的片子。23年之后再看,却觉得它依旧那么寓意深刻,哲思妙想,而且竟然对今天的世界做了如此精准的预言。这是好作品的标准,有趣,励志,又有人性高度。我们的生活,每一天看似真实发生,可它真的是真实的吗?现实社会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就像剧里组成楚门的世界的群众演员一样,为我们的生活设定着情节。而剧中,通过一个真人秀,来吸引眼球,来带货的场景,竟然和今天的直播带货的模式一摸一样。楚门的生活,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哪些是现实的,哪些是虚拟的,似乎无从分辨?楚门觉得自己生活在谎言中,他希望离开的桃源岛,就是期待着回到真实。可是真实就是真实的吗?我们每天的生活有哪些是自己真实的情感和表现呢?在世俗的条条框框里,戴着面具生活,按照别人的标准去约定我们的日子,我自己一直在追求所谓的“自我”,这可能是我离开职场的原因,我现在也好像一直在寻找自洽的生活方式,只是一直没有找到真正的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过的日子吧?只要还需要为了金钱努力,我们可能就没有自由?

想想自己离开职场的这些日子,真正有了大把的时间,做了我喜欢的事情吧?至少我有了选择工作的自由,去旅游,画画,写文章,书法,也完成了自己想做的儿童绘本。我现在在想,我的事业无法推进,其实是因为再往下做,就会要做违心的事情,需要去求别人了?但是这一段日子真的比之前还是有了很多自由,突然想到了王阳明的事上练,真正要修行的,其实是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在内心中自由,不为难自己,这和手上做着的事情,可能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想要找到内心的自由,其实手里的所有事情就是一种修行的方法,哪里都是可以让自己成长的地方,不是吗?
《楚门的世界》最后的镜头很美,让我们来到所谓的边界,那里的蓝天白云是电影布景,有一架同色的小梯子通向一扇小门,楚门走上梯子,身影印在墙上,小门打开,外面是黑色的未知,但是那是“外面”,在楚门的心里,“外面”通向真实和可以自主的人生;在导演的眼里,外面充满了谎言、欺诈和危险。这道门,何尝不是一道离开“围城”的门?围城的外面真的好吗?人们曾经拼命想要进入围城,进来之后又想逃离,就像一段婚姻,一个公司,一个学校,或者一次旅行,总是觉得未来和远方就都是好的,我们要努力的就是离开“这里”,离开“现在”。但是就像导演所说,外面的世界可能才是真的谎言和危险组成的世界。楚门的拍摄棚是一个圆形的穹窿,就像我们的地球,我们认为天经地义的蓝天白云,是自然水汽形成,是天幕投影,或者是画上去的,真的那么重要吗?一切都在于我们的认知,边界是边界吗?门是门吗?其实导演说得对“可能一切都是假的,或者真的,有什么不同”呢?无论在哪个世界里,只有“自己”是真实的。
看到楚门最后谢幕,走进了那道小门,我控制不住地哭了。当时真实的感觉,是坐在身边的宝贝,就要离开我们为她打造的小小世界,去远行了。虽然从孩童到现在的日子,可能不自由,我们也有控制,也有严苛管教,但是我们尽力给她安全和舒适。此时,宝贝已经来到了这个小世界的边界,申请完学校,就真的要走出这个我们能控制的范围了,外面的世界,我们知道有欺诈,有危险,有压力,当然也有真实、美好、成长和经历,虽然知道我必须要放手,只能目送她离开,外面的一切需要她自己去体验,去创造和经历;可是离开之后,我们可能就真的什么都做不了了,唯有牵挂,无尽的牵挂。我想我不应该这个时候哭,即使牵挂,应该留给自己,让孩子看到我的笑脸和祝福,安心地走出她自己的“楚门”,这可能是我们能给孩子做的最好和最重要的事情。只是泪水,不争气地止不住地流……
同样的这一部电影,孩子看到了楚门的勇敢和追求,而我看到了导演的良苦用心和洞察,我相信在开始的时候,导演是希望制作一部畅销秀,可以有好的商业价值,可是30年的直播下来,剧情和楚门已经成了他自己,成为他存在的目的;剧中饰演楚门父亲的演员,离开之后忍不住又回来;那作为设计了“楚门”的导演,要如何面对他自己未来的人生?一部剧的落幕,楚门找到了新的生活和方向,外面有真心相爱的女友在等待和迎接他;剧组的人可以散去,不过是换一份新的工作;可是导演呢?《楚门的世界》,其实并不是楚门的,而是导演的,这一场the Truman Show,是导演的show和生活,我不知道他要如何去面对,大幕落下,演出结束的时候。
但是,这就是人生,任何一件事,一段时间,都像是一个单元,一个小世界,一个秀场,总有走到边界的时候,总有谢幕和离开的时候。结局是悲是喜,表演是优是劣,未来是明是暗,这些貌似重要的事情,可能都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是我,曾经来过,在每一段我的show中,我是真实地,坚定地,善良的,可以真诚地笑着说,“如果我下次见不到你,祝你早安,午安加晚安,如果需要加上时间,那是一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