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浆粑粑,
作为云南人的传统早点,
是童年的回忆,是舌尖上的美味,
也是不少人早餐的选择。
初阳渐起,晨鸟鸣叫,人们或是迈着忙碌的步伐,或是骑车疾行,亦或是驾车在拥堵的早高峰里,此时,街边一家四平米的小店,也迎来了一波又一波匆匆忙忙的顾客。

一勺米浆,一大勺糖,金色的蛋黄配着清透的蛋清破壳而出,落入乳白色的米浆中混合成糊,煎锅烧热舀上一大勺油,再将混合好的米浆倒入锅中,两面均匀煎制,几分钟后,一个两面金黄,热腾腾香喷喷的米浆粑粑就出锅了。
市民:“云南的特色,除了云南,没有任何地方有,所以我们时不时会来买,觉得挺好、挺合口的,吃起来软软的,加个鸡蛋,早上也有营养。”
作为传统早点,米浆粑粑现在依然存在于昆明的大街小巷,酸酸甜甜的口感,留存了一代又一代昆明人的记忆。
市民:“从小的记忆,我小时候就吃这个东西,我老祖那辈是在民生餐厅做米浆粑粑的,现在是老昆明人的记忆吧。”
软糯香甜的米浆粑粑,能够填满早晨的胃,一间四平米的小店,一天能卖出上百个,最早,米浆粑粑只是单一的大米浆,现如今更多了些花样,迎合现代的口味,有荞浆,还可以加上炼乳、牛奶。但最受欢迎的还是传统的大米浆粑粑,不加蛋的三元,加蛋的四元五,加两个蛋五元五,甜淡丰俭由人,只要你提前告诉摊主。
林阿姨:“卖出最多是单蛋,双蛋的少,什么都不加的也少。”
每一个早起的清晨,吃上一碗大米饭那是不太现实的,但是一个米浆粑粑可以。
米浆粑粑里面有米的营养,还有鸡蛋的营养,外面被煎得焦脆,里面非常软糯,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蛋香,早起时候,吃上一口,方便快捷,给无精打采的早晨,添加了一份活力。
记者:左杭佼 高敏涛
编辑:梅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