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春天来了,春意盎然,今天到“天主堂鸡肉店”吃饭去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中国大地风云诡谲,清朝帝国风烛残年,民生凋敝,民怨沸腾。这一年,蜗居在四川崇庆县集贤乡聂河湾的聂家又诞生了一条生命,他的名字就叫聂福轩。聂娃十岁时老汉儿去世,随老妈迁徙到崇庆城里,和大多数初入城关的乡下人一样,啥子都是新的,啥子都摸不到火门,迫于生计,一家人开始在街边卖起了钵钵鸡。老妈和姐姐负责做,矮小的聂福轩就端起钵钵鸡上街卖,从开始的门可罗雀到后来的买客盈门,这一卖就是十多年。

春天来了,春意盎然,今天到“天主堂鸡肉店”吃饭去

在老崇庆县的崇阳镇有一间教堂,位于现在的崇州市区正东街134号,其前身是1802年建成的崇庆天主堂,历史上曾两次被毁。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法国传教士吕鸣春在原址重建教堂。上世纪50年代,教堂因故中止一切活动,直到1985。从起建至今,崇庆天主堂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聂福轩在正东街天主堂侧边摆摊设点经营的钵钵鸡最初叫聂鸡肉。后来因其技艺日渐精湛,鸡肉风味独特,加之当时崇庆本地的一些乡绅权贵有钱人家,时不时会喊人到天主堂聂家摊子买鸡肉解馋,引得众人纷纷效仿,天主堂的聂鸡肉渐成一种时髦的味道。天主堂鸡肉(后称天主堂鸡片)的叫法便逐渐传开。

春天来了,春意盎然,今天到“天主堂鸡肉店”吃饭去

上世纪八十年代,天主堂鸡片恢复原名,门市部也从正东街迁至大东街,店名正式改为“天主堂鸡肉店”,随着改革开放,天主堂鸡片再度声名鹊起。1990年,“天主堂鸡片”被评为成都名小吃,1992年被评为四川省地方风味小吃。各种名誉应接不暇。现在他们的总店搬到滨江路北一段(近晚渡广场)也有十多年了。

春天来了,春意盎然,今天到“天主堂鸡肉店”吃饭去

现在来读一下“天主堂鸡片”的味道。一盘鸡片端上了,定睛望去,作料红似火山之浆包裹在嫩白的鸡片上,放入嘴里,香醇的芝麻酱、红油海椒、花椒、芝麻和当地的窝子酱油交响吟唱,互为滋味,色相润眼,味道糯嘴,只一口便欲罢不能。全然不顾同桌的感受,一拈再拈,连上两盘。其实,他家的鸡选料极其严格,制作时,只选不 足一岁的肥嫩公鸡,杀、烫、剖、煮各取路数,煮熟切片入盘之后,沿盘放入窝油,熟油,各种秘制佐料,上桌后边拌边吃,鸡 片大张薄叶,细嫩入味,麻辣醇香,独具风味。

春天来了,春意盎然,今天到“天主堂鸡肉店”吃饭去

春天来了,一份香椿炒鸡蛋必不可少,煎得酥黄的鸡蛋,抱着椿芽儿卧在蓝色的盘子里,色色交错,香味扑鼻,配一口纯粮高粱酒,特别的糟香与浓郁的蛋香,椿芽儿香味汇聚成河,在味觉中翻江倒海,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春天来了,春意盎然,今天到“天主堂鸡肉店”吃饭去

他家习惯根据季节的不同,凉拌各种时令野菜和药菜,马齿苋,川芎,折耳根……菜品准备中的一丝不苟,菜品背后的人文故事,给我们带来更多是餐馆业者在漫长岁月中的那份坚韧和奉献,以及对他们顾客和菜肴一以贯之的认真态度。我想,这些也许就老一辈民间川菜厨人深入食者之心,菜品经久不衰的缘由吧。

春天来了,春意盎然,今天到“天主堂鸡肉店”吃饭去
春天来了,春意盎然,今天到“天主堂鸡肉店”吃饭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