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曾经强大的帝国,是如何在没有外敌入侵的情况下土崩瓦解(中)

作者:游历往事

列宁格勒会战

曾经强大的帝国,是如何在没有外敌入侵的情况下土崩瓦解(中)

列宁格勒,现在的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为了纪念苏联伟大的共产主义缔造者列宁而命名,由于地处波罗的海芬兰湾,拥有100多座岛屿,因此又被称为北方的威尼斯。

1941年7月10日,在德国和芬兰优势空军支援下,由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31个师组成的南部突击集团和芬军的14个师,3个旅和1个德国师组成的北部突击集团军向列宁格勒方向南北对进,而负责这次进攻的正是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勒布元帅。而苏军投入39个师和2个旅依托着列宁格勒城市周围纵深配置的防御体系实施固守。

战役刚开始,德国的空军就对列宁格勒的每一寸土地进行了狂轰滥炸,想利用对城市的火力覆盖摧毁苏联人的抵抗意志,但是当时负责指挥的是朱可夫元帅,朱可夫元帅命令,即使战至最后一人,也要守住列宁格勒。

这里简单介绍一位苏联名将,而是二战名将之一的朱可夫元帅。朱可夫元帅出生在莫斯科的鞋匠家庭,19岁的时候参军,他有一句很著名的名言:“我们身后就是莫斯科。”

曾经强大的帝国,是如何在没有外敌入侵的情况下土崩瓦解(中)

1941年9月8日,德军开始大规模包围列宁格勒,切断了列宁格勒及其住宅区的对外物质补给线,由于未能扩展其攻势,及面对朱可夫所组织的防守,德军从进攻转为围攻,该共计872天。

而希特勒要求勒布迅速与在卡累利阿地峡的芬军建立联系,合围在列宁格勒的苏军集团,为德军在中路的进攻创造条件,因为希特勒将作战重点是莫斯科,准备发起台风行动,在莫斯科会战,如果不能拿下列宁格勒,那么这个计划就无法实施。9月16日,勒布虽然攻占了列宁格勒以南18公里的普希城,但是在苏军的顽强抵抗下,德军的进攻速度非常缓慢,19日,德军步兵在坦克掩护下向普尔可沃高地等处发起猛攻,炮兵对列宁格勒实施连续17个小时的轰击,航空兵出动近300架次的飞机对该城进行了6个波次的轰炸。但是,列宁格勒军民还是顶住了德军的最后攻击。

1942年12月8日,苏军最高统帅部下达了突破列宁格勒封锁的作战命令,突围点就在拉多加湖南岸的施吕瑟尔堡地区。

1943年1月12日9时30分,苏军集中2000门大炮和迫击炮向施吕瑟尔堡地域内的德军阵地进行了2个小时的猛烈炮火打击,随后苏61集团军和第2突击集团军分别从南面和北面发起进攻,经过7天激战,突破德军阵地纵深14公里。不仅如此,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完成了会师,突破了德军对列宁格勒长达17个月的围困。

终于在1944年1月,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对列宁格勒和诺夫哥罗德的德军实施一次歼灭性打击,以彻底将这一地区的德军逐出去。1944年1月14日,苏军3个方面军向列宁格勒和诺夫哥罗德的德军发起大规模进攻,1月27日陆续收复了各个城市,德军被迫退出了列宁格勒。

整个会战历时3年零1个月,终于1944年8月9日结束。这场战役消耗了德国和芬兰的大量兵力,使德军北部战线面临彻底崩溃。

列宁格勒战役可以说是近代历史上主要城市被围困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包围战,战役期间共造成德国50万士兵伤亡或失踪,苏联350万士兵伤亡或失踪,另有100多万列宁格勒市民死亡。

莫斯科会战

曾经强大的帝国,是如何在没有外敌入侵的情况下土崩瓦解(中)

莫斯科会战又称为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8月,德军攻占了斯摩棱斯克之后,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已经到达莫斯科外围,但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命令他转向南方去支持龙德施泰特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对乌克兰首府基辅的攻击。在攻下了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和乌克兰的基辅之后,德军集中兵力向苏联首都莫斯科发动进攻。

根据德国的台风计划,德军第2装甲群和第3、第4装甲群分别向布良斯克和维亚济马发起进攻,尤其是在布良斯克战役中,德军俘虏苏联红军58万人,苏军只有8万5千人突围出德军防线。面对德军的攻势,朱可夫也抽调了一批不对前往莫斯科,就连莫斯科的市民也被调动起来,在莫斯科周围修筑了三道防御工事,修筑了3800余个临时和固定火力点。

在德军进攻莫斯科期间刚好引来了十月革命24周年纪念日,为了提升士气,斯大林于1941年11月7日在红场举行阅兵典礼并发表著名演说,“我们的国家正在遭到入侵,全体苏维埃公民和军队都要不惜用尽每一滴鲜血来保卫苏维埃土地和村庄”。

这让原本是在11月7日10点准时阅兵,后来提前至1941年11月7日的8点10分。这一次阅兵是有巨大意义的,苏联向全世界表明了战斗到底的决心。苏军队伍在克里姆林宫前检阅,然后直接开赴前线。

11月13日,德陆军总参谋长哈德尔在中央集团军群总部召开了各军团参谋长会议,下达了“1941年秋季攻势命令”。中央集团军群集中了51个师。担任正面攻击任务的是克鲁格的第4集团军,左面是霍特的第3装甲集团军和霍普纳的第4装甲集团军,任务是分别从北方和西方包围莫斯科,德军第三,第四装甲集群重新部署在靠近加里宁和沃洛科拉姆斯克的北线,占领了克林和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右面的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军团则从南方向莫斯科包围。

虽然秋季攻势声势浩大,苏联军队还是顽强的扛住了德军的进攻,并在寒冷的冬天中慢慢消耗掉德军,据统计,仅1941年11月16日到12月5日这段时间内,德军在莫斯科附近就死伤15.5万余人,损失坦克约800辆、火炮300门、飞机近1500架。加上德军因战线过长,补给不足,战役中消耗过大,因此德军开始从主动进攻转为被动,打破了德军战无不胜的神话,1941年11月29日,朱可夫在斯大林的授权下终于开始反攻,德军开始且战且退。1941年12月,希特勒签署了在苏德战场全线包括莫斯科方向转入防御的训令,并免去了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的职务,甚至连古德里安和赫普纳都因擅自撤退而被免职,自己亲自兼任陆军总司令。他发布命令说:“每一个人应站在其现在位置上打回去。当后方没有既设阵地时,绝对不许后退”。但也是他的这一命令直接导致了后来在苏联的全线溃败。

斯大林格勒会战

曾经强大的帝国,是如何在没有外敌入侵的情况下土崩瓦解(中)

斯大林格勒会战,二战的重要转折点。斯大林格勒,原名察里津,后来改称伏尔加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是伏尔加河上的重要港口,最重要的是苏联南方的铁路交通枢纽和重要的工业城市,因此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特别是这里是苏联的粮食,石油,煤炭的重要生产基地,如果希特勒占领这里,希特勒就拥有了这里的石油和粮食煤炭等资源。最最最重要的是,这座城市的命名是用斯大林的名字命名的,所以更不能丢掉。

1942年夏季,希特勒的德军最高统帅部拟定了南方作战计划,代号“蓝色行动”。目标是控制高加索地区的油田和斯大林格勒。

哈尔科夫战役正式拉开了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序幕,1942年5月8日,曼施坦因上将的德军第11集团军首先在克里米亚发起了攻势,并在7月4日,占领了整个克里米亚。在德军占领克里米亚前两天,也就是7月2日的时候,霍特率领的第4装甲集团军的已逼进沃罗涅日,但此时的希特勒却霍特转向南面沿顿河向斯大林格勒前进。同时,由于第6集团军在战役的初期取得惊人的效果,所以希特勒认为斯大林格勒无需那么多的兵力就可拿下,所以抽调了部分集团军,只留下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和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而正因为这个失误加上交通问题,给了苏联足够的准备时间。

1942年7月17日,斯大林格勒会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的第8步兵军和第14装甲军为北突击集团,以第51步兵军和第24装甲军为南突击集团,对苏联的62集团军防御实施包围,向卡拉奇方向发展进攻。

7月23日,德军成功突破了苏联的第62集团军右翼防线,对该集团军的2个师进行了何为。

7月25日,德军对由苏联第64集团军的右翼阵地发起攻击,面对德军强大的攻势,7月29日,苏联64集团军被迫退过顿河。此时的斯大林无奈的撤销了铁木辛哥元帅的职务,由第64集团军司令戈尔多夫中将接任,并派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上将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前往斯大林格勒协助指挥战事。不仅如此,斯大林还将预备队的坦克第1和第4集团军火速调往斯大林格勒地域。为了增强斯大林格勒守军的斗志,斯大林于1942年7月28日发布了第227号命令,凡是不服从命令而离开战斗岗位或者撤退的军人都将被严惩,并严厉要求苏联红军部队“绝对不许后退一步!”为什么,因为这里是用斯大林名字命名的,但是这招果然奏效,面对苏联的顽强抵抗,加上第6集团军由于缺少装甲兵力的支援,被迫转入防御态势,但是顿河西岸苏联更加的艰难,两翼都陷入了德军包围。有一部电影《兵临城下》描写的就是这场战役。

7月30日,希特勒又作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他宣布:“因为高加索的命运是将要在斯大林格勒决定,所以由于这个会战的重要性,遂有从A集团军群抽调兵力以增强B集团军群之必要。”于是,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又归还给B集团军群,并在1942年8月1日奉命向斯大林格勒铁路向东北方向进击,当天迅速突破了苏第51集团军的防线,占领了蒙特纳亚。

8月3日,霍特攻占了科捷尔尼科沃,接着又突破了苏联第64集团军的防御,但很快又遭到了苏联顽强的抵抗,霍特只好放弃了独立攻占斯大林格勒的想法,于1942年8月9日转入守势。

8月19日,保卢斯和霍特又重新发起了进攻。保卢斯第6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西北面的特列赫奥斯特罗夫卡亚向东南攻击,22日突破苏第62集团军在韦尔加奇和彼斯科瓦特卡地段的防线,强渡顿河,占领了卡拉奇,23日第14装甲军推进到斯大林格勒北郊的叶尔佐夫卡地域,将苏联的第62集团军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主力分割开来。而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从南面的阿勃加涅罗沃地区向北进攻,突破了苏第64集团军的防御,29日进至城南的加夫里洛夫卡地域,其前锋已前出到京古塔车站。

曾经强大的帝国,是如何在没有外敌入侵的情况下土崩瓦解(中)

9月2日,保卢斯第6集团军右翼与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左翼在旧罗加奇克地区完成对斯大林格勒的合围之势。与此同时,德军第4航空队出动飞机几百架,入夜又出动2000架次飞机对斯大林格勒进行狂轰滥炸。

对于斯大林来说,当前的形势十分的严峻,因此他任命朱可夫为最高副统帅,并决定立即调拨第24、第66集团军和近卫第1集团军开赴斯大林格勒。

8月29日,朱可夫抵达斯大林格勒开始组织第24、66集团军和近卫第1集团军准备反击。

9月5日拂晓,朱可夫将3个新锐集团军投入反击,由于准备仓促,反击未达到预期目标。

9月6日,苏联再次发动进攻,再次失败。

9月10日,苏联红军试图从北面实施突击,恢复同第62集团军的联系,又失败了。

9月12日,苏联红军撤至市区围廓,外围防御地带已全部丧失,德军突破斯大林格勒城防,从南面突进到伏尔加河,把守卫城市的第62集团军同战场上的其他部队分隔开来。

9月13日,德军开始攻城。这次直接进攻斯大林格勒的有13个师,大约17万人。而苏联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东南方面军虽有120个师,但实际防守斯大林格勒的是第62和64集团军,只有9万余人。攻城开始之前,德军的轰炸机用燃烧弹将市区炸成废墟,伏尔加河沿岸对斯大林格勒的水路增援也受到影响。保卢斯第6集团军担当主力,从城北实施猛烈突击。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则从城南推进,策应保卢斯在城北的主攻。

9月14日,德军从城北突入市区,与苏联第62集团军展开激烈的巷战,双方逐街逐楼逐屋反复争夺。斯大林格勒变成了一片废墟,城中80%的居住区被摧毁。但是苏联第62集团军顽强抵抗,几乎在城中的每条街道,每座楼房,每家工厂内都发生了激烈的枪战。攻入城中的德军死伤人数不断增加,尤其是苏联方面,平均存活的时间不超过24小时,可见战斗的惨烈度。尽管德军对伏尔加河东岸进行频繁的轰炸,但是苏联还是从那里得到了不断的补给和支援。苏联知道德军最擅长炮兵和空军的火炮协调支援,所以苏联采取了贴身打法的策略,尽量与德军贴近对打,这样就导致了德军的炮兵和空军无法发挥远程攻击的优势。

9月15日,德军对马马耶夫高地实施重点突击,这里是斯大林格勒城中的制高点,从这里可以俯瞰和控制全城,而崔可夫中将的第62集团军司令部恰恰就在这里。经过一天最为残酷的战斗,德军占领了马马耶夫高地。

9月16日,苏联近卫第13师渡过伏尔加河进入斯大林格勒,向德军发起反击,又夺回了该高地。9月27日德军又冲进了北部工厂区,并重新占领了马马耶夫高地,但在1942年9月29日又被苏联夺回,两方军队不断地交替占领这片高地。

9月25日,德军占领了市中心。

曾经强大的帝国,是如何在没有外敌入侵的情况下土崩瓦解(中)

经过几个月血腥的战斗一直到1942年11月,德军推进到了伏尔加河岸,并且占领了整座城市的80%地区,将苏联军队分割成两个狭长的口袋状,但是德军还是未能完全占领斯大林格勒。

11月11日,德军以5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和2个工兵营在宽5公里的正面上发起强攻。一天之内,苏德两军为争夺每寸土地、每一座房屋,都进行了异常激烈的战斗,双方伤亡惨重。德军虽然在街垒工厂以南冲到达了伏尔加河岸,但部队已疲惫不堪,保卢斯被迫于次日停止了进攻,修整部队。苏联红军的损失同样严重,第62集团军的两个师损失了75%的兵员。

到目前为止,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损失近70万人,1000余辆坦克,2000多门大炮和迫击炮,1400架飞机,可见战斗的惨烈度。

11月13日,斯大林批准了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拟制的反攻计划,并亲自给这个计划取代号为“天王星行动”。并将反攻日期定11月19日和20日。

11月19日,苏联开始实施天王星行动。瓦图京的西南方面军和罗科索夫斯基的顿河的方面军率先发起了反攻,在战斗发起一天之内德军的罗马利亚第3集团军的阵地被苏联红军突破。

11月20日,叶廖缅科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51、57、64集团军也在南部转入反攻,突破了德军的罗马利亚第4集团军的防线。

此后苏联红军迅速向北直趋卡拉奇。22日,西南方面军开始分批渡过顿河。

11月23日,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在卡拉奇会师,从而完成了对斯大林格勒的包围。

11月30日,苏联红军3个方面军将德第6集团军的5个军22个师,罗马尼亚和意大利部队以及部分克罗地亚军队共约27万人合围在斯大林格勒1500平方公里的地域内,第6集团军只有约5万人的部队被分割在包围圈之外。

与此同时,当德军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将军力劝希特勒下令保卢斯撤出斯大林格勒。然而,迷之自信的空军司令戈林元帅却向希特勒保证说,他可以保证空军有能力通过“空中桥梁”为第6集团军的空中补给。虽然希特勒知道德国空军根本没有提供如此大规模部队的供给的运输能力,但希特勒仍然支持戈林的计划,因此命令保卢斯坚守阵地,第6集团军被留在了斯大林格勒,最后的结果就是德军的空投计划失败,德军只得到10%左右的物资补给。苏联红军在不断加强对斯大林格勒的包围圈,并开始缩小包围圈的行动。

11月21日,希特勒下令将曼施坦因元帅的第11集团军和保卢斯第6集团军、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和罗马利亚第3、第4集团军改为顿河集团军群由曼施坦因元帅指挥并在命令中指示:“顿河集团军群当前的任务,就是使敌军的攻势停顿,并夺回原已失去的阵地。”并在11月30日,希特勒表示决不会从斯大林格勒撤退,并且再次强调被围困的部队决不能投降,而曼施坦因必须杀开一条血路,打到斯大林格勒。

曾经强大的帝国,是如何在没有外敌入侵的情况下土崩瓦解(中)

12月12日,曼施坦因元帅发起了代号为“冬季风暴”的反攻。

12月16日,德军突破了苏联红军第51集团军在阿克赛河上的防线。

12月19日,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所属的第57装甲军已突进到离南面包围圈30英里以内的地方。但是曼施坦因却发现自己有被苏联红军包围的危险。于是,他决定不顾希特勒的将令,下令保卢斯立即向南突围与第4装甲集团军会合。然而保卢斯以燃料不足为由拒绝了曼施坦因的命令,放弃了这最后一次机会。

12月27日,苏联红军发动强大反击将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击退150~200公里,德军退回了原来的阵地,迫于压力,德军最后放弃解救被围德军的计划,这也导致了曼施坦因的“冬季风暴”行动宣告失败。

12月29日,保卢斯派第14军军长胡比中将飞出包围圈把第6集团军的情况向希特勒汇报,但希特勒还是命令第6集团军死守斯大林格勒,直到1943年春天为止,但是由于蔡茨勒的一再要求,希特勒终于同意把A集团军群从高加索撤出。

1943年1月,苏联又发起了新一轮攻势,代号为“木星行动”,目的是将德军南部集团军的余部围困在高加索地区。虽然苏联这次攻势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但是这次行动使德军第6集团军完全被独立开来。

1月8日,顿河方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中将向德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上将发出最后通牒,敦促其投降。而德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电告希特勒希望准许他投降,但是请求被希特勒驳回。因此,10日,苏联向被围的第6集团军发起了代号为“指环”的进攻,德第6集团军被迫开始向斯大林格勒城区收缩防守。

1月22日,苏联占领了古门拉克机场,第6集团军的空运补给完全运输和伤员撤退行动的彻底中断了。尽管如此,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仍然顽强抵抗。而此时的保卢斯再次向希特勒请求准许他们投降,但是再次被希特勒拒绝,希特勒认为德国军人踏遍的土地是不能退回的,只能前进。

1月30日,希特勒授予保卢斯德国陆军元帅节杖,鼓励他继续撑下去,并对身边的约德尔说:“在德国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元帅被生俘的。”

曾经强大的帝国,是如何在没有外敌入侵的情况下土崩瓦解(中)

1月31日,保卢斯向总部发出最后一份电报:“第6集团军忠于自己的誓言并认识到自己所负的极为重大的使命,为了元首和祖国,已坚守自己的岗位,打到最后一兵一卒,一枪一弹。”

2月1日,被包围的第六集团军司令部发报员自己决定向柏林发出了最后一封感动德国人的著名电报,最后用国际电码写上“CL”,表示“本台停止发报”。随后保卢斯投降。

2月2日,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城北的第11军残部也宣布投降。至此,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

这场大规模的会战双长共有至少100多万人死亡,尤其是德国第六军团26万人,只有5千人回到了德国。在会战最激烈的阶段,双方共投入兵力超过二百万,坦克两千辆,飞机两千三百多架,大炮和迫击炮两万五千门。

对于斯大林和希特勒来说,斯大林格勒战役都是事关成败的关键一战。双方部队的指挥官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双方的战略重点从莫斯科转移到了斯大林格勒,大量的苏联军队也被调入到斯大林格勒。这场战役虽然苏联胜了,但却是惨胜,但是也是这场胜利,对于整个欧洲战场来说是决定性的胜利,也是整个二战欧洲战场的转折点。

基辅战役

曾经强大的帝国,是如何在没有外敌入侵的情况下土崩瓦解(中)

基辅,现在乌克兰的首府,是乌克兰经济、文化、政治中心。

基辅战役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包围战。

1941年7月7日,德军以坦克兵团为第一梯队,突破了苏联在新米罗波尔以北的防御,夺占了别尔季切夫。第二日。又在沃伦斯基新城以南实施突破,并在7月9日,夺占了日托米尔。

7月11日,德军坦克第1集群先遣部队在两昼夜内前进110公里,抵进基辅以西的伊尔片河。

7月16日,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兵团攻占了斯摩棱斯克,兵锋直指莫斯科之际,希特勒却让古德里安暂时放弃莫斯科南下进攻基辅,对基辅进行一个大包围战。 担任包围作战任务的是德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的两个增援部队。

8月3日,德军以两翼突击在乌曼地域合围了苏联的第五集团军。

8月8日,德军俘虏了大约10万名苏联红军,其中包括苏第6集团军司令穆济琴科中将和第12集团军司令波涅杰林少将,并缴获317辆坦克、858门火炮。

9月11日,苏联元帅布琼尼向斯大林请求东撤,遭到斯大林拒绝,斯大林的命令是死守基辅。并在13日,斯大林撤销布琼尼职务,由西方向总司令和西方方面军司令员苏联元帅铁木辛哥接替。

9月16日,古德里安与克莱斯特的装甲集群在洛赫维察会师,西南方面军被德军合围。

自9月16日起,德军以第2集团军和第6集团军为主,对苏联的第5、第21、第38、第26等5个集团军发起围歼作战。虽然苏军作战异常勇猛,但还是在德军坦克的炮击、扫射和碾压下,成千成万地死伤,除少数部队突围成功之外,主力部队仍处于围困中。

9月19日,基辅失守,苏联第37集团军被迫向亚戈京地区转移。

19月20日,德军攻陷基辅。

这场战役持续了两个半月,德军损失10万余人,苏联损失约70万人,有66.5万人被俘,苏西南方面军司令员基尔波诺斯、参谋长图皮科夫、政委布尔米什坚科在突围中牺牲,苏第5集团军司令波塔波夫在战斗中被俘。德军击毁或缴获884辆坦克,3718门火炮,3500辆车辆,可谓战果辉煌。德军亦损失10万余人。

库尔斯克坦克大决战

曾经强大的帝国,是如何在没有外敌入侵的情况下土崩瓦解(中)

库尔斯克,也许很多人对这个城市很陌生,相信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是因为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默。2000年8月12日,库尔斯克号在巴伦支海域参加军事演习时发生爆炸并沉没,艇上107名乘员、11名舰队级的高级将领和助手共计118人全部遇难。

但是对于很多军事迷来说库尔斯克并不陌生,因为在这里曾经发生过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大战----库尔斯克坦克大决战。

在这场战役中,德军和苏联共出动了近8000辆坦克,共投入兵力超过150万名士兵,参战飞机超过了5000架。

库尔斯克会战也是德军最后一次对苏联发动的战略性大规模进攻。

1943年初,由于苏联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后,便开始乘胜追击,面对一路溃败的德军,曼施坦因元帅计划来一次大规模的反攻以挽回战局,因此制定了“堡垒”的作战计划。

1943年7月,德军在库尔斯克地区的南北两侧,以“中央集团军群” 和“南方集团军群”为主,共集结了17个坦克师、3个摩托化师和18个 步兵师, 配有2700辆坦克、2050架作战飞机,约1万门火炮和迫击炮,总兵力达90余万人。其中包括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虎”式和“豹” 式坦克。尤其是“虎”式坦克装有88毫米的大口径火炮,火力十分猛烈,同时,由于其前装甲厚达100毫米,具备较强的防护能力。 而当时的苏军的主力坦克是T-34,无论在装甲性能和火力方面显然都不如“虎”式坦克。

7月5日凌晨2点,库尔斯克会战正式拉开序幕,河对岸的苏军优先开火,面对苏联的大规模炮击,德军决定改突袭为强攻,以坦克为先锋,大量步兵紧随其后。同时,120架德国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对苏军阵地展开了疯狂的轰炸。 最前线的苏军同德军展开了激烈战斗, 他们利用坦克、反坦克炮,以及装满汽油的燃烧瓶给了德军迎头痛击。

7月6日傍晚,德军突破了苏军的第一道防线。

7月11日,德军决定于12日在南线对苏军发起新的攻势。至此,库尔斯克会战进入了关键的第二阶段,这也正是目前众多二战史学家们存在争议的一个阶段。

为了取得第二阶段战役的胜利,曼施泰因将德SS装甲军和第48装甲军等 (即党卫队装甲军) 主力部队投入了战斗。德SS装甲军是德军的一支精锐摩托化装甲部队,是曼施泰因手中的一张王牌。

7月12日,以SS装甲军为核心的德军在普罗赫洛夫卡附近同苏联的坦克开始了遭遇战。苏军出动约850辆坦克,德军则投入了约650 辆坦克,双方在15平方公里的战场上进行了一场坦克“肉搏战”。战斗一开始,苏军坦克就开足马力冲入敌阵,利用其T—34坦 克的灵活性,以近战消灭“虎”式坦克。这一大胆的战略令德军始料不及, 顿时阵脚大乱。最终,在一片混乱中,德SS装甲军遭到重创,这次战斗彻底摧毁了德SS装甲军的战斗力,扭转了库尔斯克南线战局,也宣告了曼斯坦因的“堡垒”计划的失败。

但是对于这场战役,二战史学家们存在很大的争议,也有人说是因为希特勒的原因导致了德军的溃败,但是不管这么说德军还是输了。

在这场会战中,德军损失兵力25万多人,损失坦克约1500辆,损失飞机1 000架。苏联红军也为库尔斯克会战付出了更为惨重代价的代价,损失兵力80万,损失坦克6 000辆,损失火炮5 244门,损失飞机1 700架。

柏林会战

曾经强大的帝国,是如何在没有外敌入侵的情况下土崩瓦解(中)

柏林会战是苏联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

1945年春,盟军已在德国本土作战,当时距离柏林最近的就是苏军,而此时德军统帅部采取了各种措施,包括组建了200多个国民突击队营,并且集中了最强的军队集团守军,阻止苏军夺取柏林。

1945年4月16日清晨,数以千计的大炮和喀秋莎火箭炮开始炮轰德军阵地,随后开始进攻德军阵地,但是遭到德军的顽强抵抗,第一次的进攻失败了。

4月17日清晨,朱可夫再次集中了方面军的所有炮火,命令近千辆坦克排成一列纵队向前推进,就算前面的坦克被击中起火,后面的坦克也要顶走它继续前进。此时防守在高地上的德军也是渐感疲惫,开始向柏林市区方向退却,一直到4月18日清晨,苏军终于攻占了泽洛夫高地,歼灭德军近3万人,并继续向柏林城挺进。

4月20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第3突击集团军在库兹涅佐夫上将的率领下,抵达柏林近郊,下午1时30分,苏军的地面炮兵开始向柏林城内轰击。20日晚上苏联开始了对柏林的合围。

4月21日,苏军第2坦克集团军和第47集团军兵临柏林城下。直到25日,苏军终于完成了对柏林的合围之势。

4月26日清晨,苏军数千架飞机向柏林投下了成千上万吨的炸弹和汽油弹。在轰炸和射击结束后,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派出无数个突击群和突击分队,从四面八方向市区突进。面对德军的顽强抵抗,苏军不得不逐栋楼房争夺,逐条街道攻取,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4月27日,苏军已攻入柏林市的第9区,凯特尔告知希特勒突围失败,此时的希特勒意识到他已经彻底输掉了到这场由他发动的战争,所以他拒绝离开柏林。

4月28日,白俄罗斯第3突击集团军和近卫第8集团军逼进了柏林的蒂尔花园区,这是柏林德军最后一处支撑点,深夜,第3突击集团军在库兹涅佐夫上将的指挥下向国会大厦外围的内务部大楼发起强攻,德军进行着绝望却又是最顽固的抵抗,战斗一直持续到29日深夜,在德军几乎全部阵亡的情况下,这座大楼才被苏军攻占。

4月29日凌晨,希特勒与等了他十二年的爱娃·布劳恩举行婚礼。婚礼之后,希特勒口述了他的遗嘱,指定海军元帅邓尼茨为他的接班人,他决定自杀并希望他们夫妇的遗体在总理府进行火化。

4月30日下午3点30分,希特勒与结婚才一天的妻子在地下暗堡的寝室里双双服毒自杀,并且,希特勒在服毒的同时,还举枪对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接着,戈培尔等人将希特勒和爱娃·布劳恩的遗体抬到总理府花园的一个弹坑里,浇上汽油进行火化。下午6时,苏军再次向国会大厦发起冲击,与2000名德军展开战斗,21时50分,苏联英雄米哈伊尔.耶果罗夫中士和麦利唐.坎塔里亚下士将苏联的红旗插上了国会大厦主楼的圆顶。深夜,德军通过广播请求临时停火,要求与苏军进行谈判。

曾经强大的帝国,是如何在没有外敌入侵的情况下土崩瓦解(中)

5月1日凌晨3时55分,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克莱勃斯将军打着白旗钻出帝国办公厅的地下掩蔽部,前往苏近卫第8集团军的前线指挥所谈判,但被斯大林拒绝:“德军只能无条件投降,不进行任何谈判,不同克莱勃斯谈,也不同任何其他法西斯分子谈”。9时45分,朱可夫向柏林德军发出最后通牒:德军必须彻底投降,否则苏军将在10时40分对德军实施最后强攻。崔可夫让克莱勃斯把这份通牒带回给戈培尔等人,戈培尔见到通牒后,知道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了,傍晚便与妻子及六个孩子自杀了。

5月2日7时,德军柏林城防司令官魏德林上将前往崔可夫的前沿指挥所,签署了投降令。至中午时分,柏林剩余守军约15万人全部投降。至此,苏德战争最后一次决战——柏林会战结束。这次战役中,苏军共消灭德军70个步兵师、23个装甲师和摩托化师,100余万人,其中俘虏德军48万人,缴获1500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4500多架飞机和1万多门大炮。苏军在柏林战役中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达30.4万人,损失坦克2156辆、火炮1220门、飞机527架。

至此,二战中的欧洲战场全部结束,一直到1945年9月2日,二战全部结束,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秩序----即战后秩序,这也是苏联全新的纪元的开始。

曾经强大的帝国,是如何在没有外敌入侵的情况下土崩瓦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