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上凭借同室操戈篡位为君,且颇有成就的皇帝

在中国封建王朝,随着君主集中制的发展,皇帝的权力越来越大,也就是黄天之下,唯我独尊。而因为皇权不受限制,所以皇位自古以来就倍受觊觎,这贪图皇位的不仅仅有敌对势力,还有宗族内的野心之辈。

因为皇权的诱惑力太大,所以自古以来都不缺乏皇族同室操戈的局面,特别是大举分封的几个王朝,如西汉的七王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刘宋的义嘉之难以及明朝初期的靖难之役,皆是历史上都声名赫赫的同宗混战。

历史上凭借同室操戈篡位为君,且颇有成就的皇帝

皇室内斗

而那些靠同室操戈而篡位登基的皇帝,并非人人都仅是野心之辈,而无真才实学,也没有治国之能,如司马伦、朱友贞、刘彧等辈,将靠阴谋诡计夺得皇位,却将国家带上了亡国之路。

有反面教材,自然也会有正面形象,但凡能篡位成功的自然也并非是无能之辈,所以这当中部分皇帝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有的甚至可以称作为一代雄主,开创了不小的盛世,成就非凡。

那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历史上靠同室操戈而篡位成功的那些有为之君。

历史上凭借同室操戈篡位为君,且颇有成就的皇帝

刘聪时期汉赵政权

1、昭武皇帝刘聪

汉赵政权,由匈奴铁弗部刘渊所建立,在敲响西晋灭亡丧钟的同时,也揭开了五胡十六国的历史。文武双全且天资聪慧的刘渊趁西晋八王之乱之际,率领大军崛起于河套地区,随后南下,占据了河北一部,后来又占据了并州地区,然后开启了割据生涯,后来开国称帝,建立了汉政权。

随后,汉赵政权在励精图治之后,发起了对西晋的大举进攻,而就在汉赵崛起之际,刘渊却突然病逝。刘渊病逝之后,太子刘和即位,刘和与刘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读了很多书,长得雄伟刚毅,仪表堂堂,唯一与刘渊不同的是,刘和心胸远不如刘渊,好猜忌,不能容人。

而刘渊第四子刘聪,同样文武双全,而更出色的是,骁勇超人,杀伐决断,处事果决。刘和登基之后,听信呼延攸之言,打算清理手握重兵的宗室诸多诸侯王。而手握十万大军的刘聪,自然也就成为了首要目标。

刘和在刚即位不久之后,随即派遣卫尉西昌王刘锐带领刘安国、马景和刘钦攻打刘聪等人,后来又猜忌手下的几位宗室,先后杀了刘安国、刘钦还有刘隆、刘裕,这个刘裕是刘渊的儿子,不是南朝的刘裕。

刘聪手握十万大军,自然不可能轻易就范,随即起兵反叛,击败呼延攸,攻入皇宫,在光极殿西室斩杀刘和,随后抓捕呼延攸、刘乘和刘锐,一并斩杀,自此坐上了皇帝宝座,然后刘聪便开始展开灭亡西晋的战争。

刘聪重用石勒和刘曜,在位期间,派兵攻破洛阳和长安,灭亡了西晋,然后开疆拓土,拿下了晋阳山东乃至河南大面积土地。在刘聪时期,汉赵政权疆域达到了鼎盛,基本统一了北方,汉赵巅峰时期,整个北方只有幽州鲜卑段部和凉州张氏割据,数千里土地尽归汉赵。

刘聪文武双全,且骁勇善战,灭亡西晋,改朝换代,算得上是有所成就。

历史上凭借同室操戈篡位为君,且颇有成就的皇帝

苻坚

2、前秦苻坚

苻坚,将前秦推向巅峰的一代雄主,其打造下的前秦,文昌武盛,关陇清晏,百姓丰乐,打造了十六国时期难得的20年盛世,史称宣昭之治。苻坚成就非凡,放眼整个古代史,苻坚也绝对是一号人物。可谓是治国安邦,扩土开疆,灭国无数,差一点就实现了天下大一统。

但是这样一位雄主,却并非是顺位继承即位,大家都知道前秦的奠基者是氐族首领苻洪,而前秦的建立者乃是氐族一代雄主苻健,苻坚的父亲乃是苻健的弟弟,官居前秦大丞相。也就是说,苻坚乃是苻健的侄子。苻坚在其父苻雄去世后,承袭爵位为东海王,苻健去世后,其子苻生即位。

历史上凭借同室操戈篡位为君,且颇有成就的皇帝

苻坚时期前秦

苻生乃是一位武力值极强的君王,当年抗击桓温北伐,苻生便是先锋大将。可是,极为勇猛的苻生却不善于治国,为政残暴不仁,百姓难以安居乐业,宗室人人自危。后来苻生连续杀了多位顾命大臣,后来欲杀苻坚、苻法兄弟,两人战战兢兢,日夜提心吊胆,终于在忍无可忍之时,起兵反叛。

苻坚趁夜采取行动,带领亲兵杀入皇宫,活捉了醉酒的皇帝苻生,废为越王,篡位登基。前秦随着苻坚的登基,也迎来了二十多年安稳的时光,苻坚重用王猛,发展教育和文化,打压贵族和豪强,兴修水利,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发展工商业,重用汉官,困居关中的前秦迎来了崛起,并最终西破前凉,南并巴蜀,北吞草原,东灭前燕,天下十分占其七。

苻坚在混乱的五胡十六国,能打造出一个和平昌盛的北方,而且文明和学术在东晋之上,宣昭之治,民族多元,可谓是成就非凡。

历史上凭借同室操戈篡位为君,且颇有成就的皇帝

刘骏

3、宋孝武帝刘骏

宋孝武帝刘骏,刘宋王朝第五个皇帝,本是宋文帝刘义隆的第三子,初立为武陵王。刘义隆统治末期,因为太子刘劭与其意见时常不合,所以两人关系比较紧张。后来刘劭因为对父亲刘义隆心存不满,所以私下滥用巫蛊之术,后因为事情不密,被宋文帝所探知。于是刘劭便先发制人,匆忙发动政变,弑杀宋文帝,即位为君,刘劭称帝后做出了一系列稳定天下的举措,轻徭薄赋,鼓励开垦,还是有些小作为的。

而当时在荆州剿除匪患的刘骏在得知真实情况后,便私下集结自己的军队,并联合各镇藩王,准备起兵反叛,而刘劭也感受到了来自刘骏的威胁,于是密令心腹沈庆之杀死刘骏,夺其兵权。

而沈庆之此时则更看好手握精锐大军,且颇得民心的刘骏,于是就转身投了刘骏,帮助其募兵发布檄文,策划起兵一应事宜,待万事俱备后刘骏在江州起兵,以柳元景为前锋 ,顺江东下直攻建康。

历史上凭借同室操戈篡位为君,且颇有成就的皇帝

刘宋

而刘劭在掌握优势兵力的情况下,没有及时主动出击,击败刘骏,震慑天下诸侯。而是在建康台城坐以待毙,最后被多路诸侯王合围,最终兵败被斩杀。

刘骏随即即位为孝武帝,推行圭断和课租荫户以抑制大族,加强君权。对元嘉末期的一些弊政进行了改革,抑制宗室、重用近臣,对刘宋的这一弊政有所缓解,稍稍避免了刘宋进一步的宗室内斗。

另一方面,刘骏鼓励养马,积极应对北方来自北魏的威胁。内部,限制封山占水,改铸钱币,对于刘宋经济发展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虽然刘骏后期奢靡浮华,导致了刘宋渐渐衰落。但是不得不说,宋孝武帝整体上还是不错的,算是一个有所成就的帝王,比之后的宋明帝刘彧要好很多。

历史上凭借同室操戈篡位为君,且颇有成就的皇帝

梁武帝萧衍

4、梁武帝萧衍

梁武帝萧衍,南朝顶级门阀兰陵萧氏人,本是南齐皇族一员,其父乃是齐高帝萧道成的族弟。因为门楣高且有才华,所以得到了当时卫将军王俭的赏识,自此平步青云。后来南齐宗室萧鸾掌权,萧衍因为颇有才能,所以受到了重用,后来帮助谋划萧鸾登基称帝,被萧鸾所赏识,升任黄门侍郎,为皇帝近臣。

萧鸾在位仅四年便病逝,因为其不是萧道成的后代,为了保证其子萧宝卷的皇位稳固,于是大肆屠杀宗室。等萧宝卷即位后,又大肆屠杀功臣,杀了萧衍的兄长萧懿。萧衍随即联合南齐宗室萧宝融起兵反叛,最后反叛成功,萧衍在稳定大局后,随后扶持萧宝融即位,随后大权在握。然后废萧宝融自立为帝。

历史上凭借同室操戈篡位为君,且颇有成就的皇帝

梁武帝时期

梁武帝萧衍时期,南朝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文化昌盛,百姓安居,四十余年无战事,经济空前发展,城市化提升,人口迅速增长,百姓生活稳步提高,建康成为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不过后期佞佛,导致了南梁盛极而衰。

但是萧衍所取得的成就是很不错的,对于江南的开发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5、北齐高演

北齐孝昭帝高演,北齐一朝难得的好皇帝,高欢之子,在北齐第二代中,才能应该仅次于高澄和高洋,但是其勤政爱民,算得上是个好皇帝。

高演,在高洋建立北齐之后,受封为常山王,因为长相俊美,且才智超群,又比较豁达,和大哥高澄很类似,所以很得母亲娄昭君的欢喜,记住这一点,对其后来能政变成功篡位为帝,很重要,另外娄昭君对北齐历史有着很深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齐帝国的走势。

历史上凭借同室操戈篡位为君,且颇有成就的皇帝

高演叛变

在高洋时代,高演因为善断,所以被文宣帝高洋委以重任,得到了很多政务锻炼,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而高洋病逝之后,高洋之子高殷年纪尚小,且因为高洋长得丑,且心机深,不爱说话,有城府,所以很不讨母亲娄昭君的喜欢。而高殷因为高洋的缘故,也不讨娄昭君喜欢,再加上年轻,比较任性,所以娄昭君就想到用高演代替高殷,为北齐皇帝。

随后,高演在娄昭君的授意下,以清君侧诛杀北齐重臣杨愔为由,起兵攻入皇宫,随后经过一系列政治操作,在娄昭君的主导下,废高殷并杀之,高演登上皇位。不过高演因为政务水平比较高,在北齐诸帝中,成就很不凡。其选贤任能,关注民生,释放奴隶,大力屯田,广设粮仓,稳定了北齐粮价,为北齐中期的稳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也算得上是一位明君,不过就是在位时间太短,不到两年便病逝了。

历史上凭借同室操戈篡位为君,且颇有成就的皇帝

靖难之役

6、明成祖朱棣

历史上著名的篡位自家人登基而成就最高的皇帝,必然属于明成祖朱棣同志。朱棣,朱元璋庶子,排名第四。早年随军出征,颇有将才,在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朱棣受封燕王,驻守大都。与朱元璋其它几个有军事才能的儿子一起驻守在北方,如宁王、代王、晋王等。

后来朱元璋去世后,因为喜爱长子朱标的缘故,所以在朱标早已去世的情况下,毅然传位给朱标的儿子,当时还年轻的朱允炆。而为了保证朱允炆能坐稳江山,朱元璋晚年几乎将所有能打的武将都杀了,留下了一些儒臣如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这样的饱学之士,却实际才能比较一般的人为顾命大臣。

而黄子澄在朱允炆即位之后,随即就鼓动朱允炆开始削藩,先后处理了秦王等几位诸侯王。最后轮到了朱棣,朱棣先是装疯卖傻,然后韬光养晦,最后经过三年准备,终于起兵反叛。在天时和人力的共同作用下,先后击败了李景隆所统帅的数十万大军,最后在被围追堵截的情形下,采用奇谋,用轻骑兵绕过建文帝的重重防线,直扑大明都城应天府,取得了奇效,最终攻破金陵,抢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而登基。

而朱棣登基后,所取得的成就也是非凡的,疏通运河,痛击鞑靼,南征安南,郑和下西洋,修成永乐大典,文治武功,古往今来少有人能比肩。迁都北京,更是影响了中国五百年以上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