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金粉世家》:金家走向解体,原来是因为她?慈母多败儿,断了金家鸟字辈继承家业的可能封建女子的思想,把注意力放在讨好夫君上自身文化不过关,于内没有教育好子女,于外对丈夫事业没有益处

金家一代豪门,为何只是荣盛了一时?金铨去世以后,金家迅速分崩离析。

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金铨去世,金家也不至于顷刻间土崩瓦解,归根究底,和她有很深的关系。

她就是金铨的夫人——金太太,金家七个孩子的亲生母亲。

《金粉世家》:金家走向解体,原来是因为她?慈母多败儿,断了金家鸟字辈继承家业的可能封建女子的思想,把注意力放在讨好夫君上自身文化不过关,于内没有教育好子女,于外对丈夫事业没有益处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1">慈母多败儿,断了金家鸟字辈继承家业的可能</h1>

金铨一生有四个女人,除了欧阳倩不在他身边之外,他身边还有原配夫人金太太,二姨娘和年轻貌美的三姨娘。

欧阳倩生了欧阳于坚,但是多年前就带着孩子离开了金府,独自抚养孩子长大。

二姨娘只生了八小姐梅丽一个女儿。

三姨娘没有孩子。

金太太总共生了七个孩子,四个男孩,三个女孩。

金太太教育孩子可以说是失败的,四个儿子,没有一个能够独当一面。

长子金凤举在外交部上班,却喜欢在外面养女人,次子金鹤荪上班的时候喝茶看报纸,无比懦弱;三子金鹏振竟然是个同性恋,和男戏子陈玉芳混在一起;最后一个儿子就是金燕西,不关心家里的事,父亲在政治上风雨飘摇的时候,他反而和金家的对头白家走得近。

四个儿子,出身于金家这样的豪门,从出生起就是含着金汤匙,起点比别人高,但是都没有真才实学,自己谋生。

金铨身为总理,大半时间用在工作上,甚少回家,所以教育孩子的重任就落在母亲金太太身上。

从金家四子和他们的妻子发生矛盾来看,金太太每次似乎是站在儿媳妇这边,但却是无关痛痒的训斥自己的儿子,没有作用。

孩子犯错,金父训斥的时候,金太太在旁边和稀泥,三言两语化解这场训斥。

以至于到最后,金父出事的时候,四个儿子没有一个在身边。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2">封建女子的思想,把注意力放在讨好夫君上</h1>

前面已经说过了,金铨有四个女人,除了欧阳倩,其他三个都是住在金府,为什么只有金太太生养了七个孩子?

金父也不是一个专情的男人,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姨太太。

以色侍人,色衰而爱驰,终不是长久计。

金太太看着思想开放,实际上仍然脱逃不了封建礼教的束缚,能在这么多女人中保持地位,接连生养七个孩子,若说没有使用特殊手段,那是不可能的。

当多年以后,欧阳倩和金铨的儿子欧阳于坚突然冒出来以后,金太太的做法可谓是让人大开眼界。

不仅没有生气,反而以退为进的和金铨周旋,探听金铨是否想把人接回金府?

金铨没有这个想法以后,立马顺水推舟的想给钱,打发欧阳倩母子二人回南方去,可谓是贤妻良母。

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子吗?我们或许还不能认定。

金太太这样的做法,就是在讨好金铨。我们在金太太的身上,完全看不到愤怒和生气,看到的只有她的贤惠大度。

《金粉世家》:金家走向解体,原来是因为她?慈母多败儿,断了金家鸟字辈继承家业的可能封建女子的思想,把注意力放在讨好夫君上自身文化不过关,于内没有教育好子女,于外对丈夫事业没有益处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3">自身文化不过关,于内没有教育好子女,于外对丈夫事业没有益处</h1>

对于现在的女子,我们要求她能够够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其实这也是对于女子更高的一个规范要求,也是现代女性越来越独立的资本。

金太太年轻的时候接连生孩子,未必没有母凭子贵的意思,为金家开枝散叶,她金家女主人的地位就能更稳固。

年老的时候,金铨的事业,交际圈,金太太无法融进去,更无法像王熙凤一样,有强有力的交际手腕。

金太太,其实也是一个可悲的人呢?

作为女人,不应该把生孩子当作婚姻的粘合剂,更不应该把丈夫当成天来供奉敬仰。

任何时候,女人都要自强不息,女人本身所拥有的知识,是最大的财富,不会因为丈夫的移情别恋而丢失,反而会成为婚姻生活里最大的底气。

倘若金太太对于政治有一定的涉猎,对于金铨的交际圈有一定的参与,那么在金铨去世后,还有她这根定海神针,金家不会迅速土崩瓦解。

如果金太太于内与外能够有一点做好,那么金家或许不会是这个结局。

于内,若是儿子成才,能够凭借着父亲这道东风,站的更高,看的更远,说不定能够成为金铨政治上强有力的左膀右臂,金铨也不会那么快被白起雄算计。

于外,若是金太太在政圈的太太里有一席之地,有自己的见解,金家不会顷刻间,子女散落天涯。

由此可见,无论女人嫁的是豪门还是普通家庭,充实自己,永远是最正确的决定,这些知识和谋生能力是不会离开的,是女人硬气活着的资本,是女人转身离去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