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5年赴重庆谈判,毛主席戴着帽子,周总理为何没戴?

作者:文史茶馆2018

1945年,抗日战争刚刚胜利不久,蒋介石便接连邀请毛主席去重庆谈判,共商和平大计。其实这是他的缓兵之计,蒋介石以为毛主席不敢来,利用这段时间抓紧运输军队到前线,准备下山摘桃子。

出乎蒋介石意料的是,毛主席以弥天大勇的气魄,来到了重庆。下了飞机,毛主席周总理还有张治中以及美国大使赫尔利等人,有一张经典的合影,记录下了那个珍贵的历史时刻。

仔细看会发现,合影中,毛主席戴着帽子,是非常特殊的帽子,而周总理却没有戴帽子。这是怎么回事呢?这里面有一段故事,虽然只是一个小细节,却非常感人。

1945年赴重庆谈判,毛主席戴着帽子,周总理为何没戴?

毛主席在延安的时候,通常习惯戴一顶八角帽,那是八路军的军帽。可是到重庆谈判,将要和国民党各界名流打交道,出席很多庄重的场合,江青认为毛主席戴八角帽有点不合适。

她就去苏联驻延安的联络员宋平那里借帽子,宋平那里只有礼帽。毛主席戴上借来的礼帽,有点小,不太舒服,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帽子,只好先将就着戴了。到了重庆,再找合适的帽子。

8月28日那天一大早,毛主席问周总理,人都到齐了吗?周总理回答说,都到齐了,这就出发吧。他们准备乘车去机场。细心的周总理留意观察了一下毛主席戴的帽子。

他快步走到毛主席的面前,说,主席,让我看看你的帽子。毛主席一边走一边说,帽子挺好的,你看什么?周总理固执地说,给我看看嘛。

毛主席拗不过他,就停下来,把帽子取下来递给周总理。周总理接过帽子看了看,说道,主席,这顶帽子你戴着不合适。为什么呢?周总理娓娓道来。

首先,帽子太小,毛主席戴着不舒服,这一路上需要很长时间,让毛主席戴着一顶不舒服的帽子,这怎么能行?

1945年赴重庆谈判,毛主席戴着帽子,周总理为何没戴?

其次,这种礼帽太薄了,不隔热,太阳一晒就透了。重庆是有名的三大火炉之一,本身就很热,再戴着这种帽子,是热上加热,会热得受不了。

不得不佩服,周总理心细如发,考虑问题细致入微,体贴周到。他对毛主席的关心是无微不至的。帽子不合适,这个时候再去找,也来不及了。

周总理把自己的帽子取下来,递给毛主席说,主席,你试试我这顶帽子。毛主席接过来戴上去,大小正合适,非常舒服。周总理便把自己的帽子让给了毛主席戴。

毛主席问,我戴着你的帽子,你戴什么?周总理很开心地回答说,我重庆那边还有个家,到了那里再想想办法。既然如此,毛主席说,那我就不客气了。

周总理的这顶帽子,是深灰色圆形盔式帽,当年国父孙中山就经常戴这种帽子。毛主席戴着这顶帽子去重庆,和蒋介石国民党大员们谈判,当然也就有了更深层的意义。

1945年赴重庆谈判,毛主席戴着帽子,周总理为何没戴?

戴着这顶帽子,毛主席来到机场,登上飞机,成千上万的延安军民为他送行,舍不得毛主席离开。毛主席取下帽子,用力地向大家挥手告别。著名作家方纪的散文《挥手之间》写的就是那一历史瞬间,曾经上了语文教科书。

戴着这顶帽子,毛主席来到了重庆,下了飞机,留下一张珍贵的合影。周总理把自己的帽子给了毛主席,他便没有帽子可戴了。在重庆红岩村,周总理把自己住过的卧室让给毛主席住,把自己的警卫员阎太龙也给了毛主席。

自己戴过的帽子,周总理认为是绝对舒服的,自己住过的卧室,周总理认为是绝对安全的,自己用过的警卫员,周总理认为是绝对放心的,所以才让给了毛主席。周总理对毛主席的关心和热爱,是外人难以理解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