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桂花酒 文/袁超群

桂花酒 文/袁超群

  连绵的秋雨终于停了,迎来了一个清朗的天空。湛蓝的天空上白云朵朵,阳光柔和照射着大地,在微微的秋风中漫步,一下子有了“秋日胜春朝”的感觉。

  秋,正悄无声息地来了。你听,满街飘香的桂花,正沁人心脾,甜甜的,淡淡的,不似牡丹花香那么浓烈,也不似梅花那么高冷,却散发出诱人的幽香。桂花是秋的绝世佳作,是秋的绝美风姿,没有桂香的淡雅,秋天便失去了韵味。傍晚时分,一轮明月高挂枝头,清风徐来,花香四溢。月光如水,铺满了街巷,花香弥漫了天空,我却找不到其身影。我在绿树中寻觅,浓密的树叶间,一串串、一团团黄色的花蕾绽放在枝头,毫不起眼,却浓香远逸,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在我的记忆里,桂花是南方的嘉木,北方鲜有,便显得珍奇。宋代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中写杭州的美景:“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据说引得金主完颜亮艳羡不已,遂有投鞭渡江之意。关于桂花更脍炙人口的诗词,当代无过于《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中的一句:“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闭目遐想,桂花酒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玉液琼浆,能让人如此心醉神迷。传说月中有桂树,吴刚犯错被罚至月中伐桂,但此树随砍随合,总不能伐倒,累得够呛。吴刚只有在中秋这一天,才能休息一下,品尝用桂花酿成的美酒,与人间共度佳节。古人认为桂为百药之长,桂花酒香甜醇厚,有开胃醒神、健脾补虚的功效,饮用之后可以延年益寿。

  第一次喝桂花酒是五年前,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座山里。八月酷暑难耐,朋友们相约去恩施大峡谷,傍晚时分,住进民宿。山里层峦叠嶂,翠竹盈盈,凉风习习,蝉声高唱,让人心旷神怡。几个人来到当地的一家酒馆,喝土家族流行的摔碗酒。浅浅的小碗有拳头大小,土黄色的碗身没有上釉,斟满一碗酒,两人举碗相碰,一饮而尽,然后使劲将碗一摔,声音响亮,恣意豪放。

  “摔碗酒”来源有多种说法,有人说是古代将士出征时喝的壮行酒,有人说是古代苗人部落的讲和酒,恩施当地人说,这是他们祖先为保卫国家喝的高义酒。春秋时期巴国蒙难,请求楚国发兵解救。解救之后,楚国要求巴国割让三座城池作为答谢,土家族的英雄巴蔓子不忍割领土,遂以自己换取城池。临别之际,他喝了一碗酒,随后摔碎酒碗,拔剑自刎。后人为了纪念他,便有了摔碗酒。

  我不胜酒力,但还是参与其间,善饮者选择喝酒力强劲的苞谷酒,我则选择了口感甜香的桂花酒。这是当地人酿的一种土酒,色泽浅黄,晶莹剔透,入口绵香,甘甜浓郁,没有白酒的辣味,也没有啤酒的苦涩,不仅有桂花的清香致远,还有酒的醇厚柔和,是我的味蕾没有尝试过的味道,刚喝一口就爱上了它。桂花酒虽说酒精度不高,却还是有后劲的,不一会儿,我便喝得满脸通红,自己却停不下来,端起酒碗一饮而尽,在此起彼伏的摔碗声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