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写作是我生活的主旋律

写作丰富了我的生活 我是一名开滦二中退休的外语教师,自2005年结束教学生涯至今己有16个年头了。退休后写作成了我生活的主弦律。 写作不但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也产生了一些社会反响。使我从写作兴趣到写作入门以至正式出版的过程中体会到继续发挥余热,创造社会价值的乐趣。 在写第一部自传体记实文学《岁月流年》的时,编辑冯自勇先生鼓励我将其译成英文,以中、英文双语版出版发行。开始我缺乏信心,在冯先生和徐靖(冯先生团队负责封面设计和排版)的帮助下,我有了挑战自己的信心和勇气,于2019年经新华出版社责任编辑董朝和审阅以中、英文双语版正式出版发行。 这夲书真实地展示了我们的知青的情生活和立志扎根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远大志向。我将其赠给了唐山市图书馆,唐山市教育局,教育考试院,唐山市离退休干部处,我的母校开一中,我多年从事教学的开二中,我的学生,同学和亲朋好友,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反响。我不断接到读者来信,鼓励,感想,希望又燃起我动笔再写第二夲书的念头。于是我将生活中的感悟象花絮一样地集中起来,给它起名《花絮拾零》。有了第一夲书的翻译体验,又决定这夲仍以双语版出版。不想在二遍校稿时我生病住进了医院。这次病得很重,住进了工人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将近两个月。昏迷的一个多月中,间或朦胧一闪念中出现就是我的《花絮拾零》,再有就是亲朋好友的提醒和鼓励。凭着这些不舍和夙愿我终于从死神之手挣脱了。我想这就是友情,信念更是写作的力量。二次手朮出院后我马上着手校稿,《花絮拾零》双语版终于2021年出版了。 写作让我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多个小的目标都是我通向实现自身价值,创造社会价值的驿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着我,使我陶醉。我又步入了学写古诗的海洋。听唐山知青诗社郭旺周老师线上授课,试写鹧鸪天,七律,天净沙,江城梅花引,蝶恋花,临江仙等词牌,在周老师的指导下入了写古诗的门,老师线上线下都曾以我的诗文作范文讲解授课。郭老师是我遇到的又一位生命旅途中的贵人。 我常想自己总能在危难中受到贵人的点化,惠泽够幸运的了。只有努力,除此之外无以回报。 我常想我己73岁了,己走了人生旅途的大半。就如燃料一样,接近燃尽的临界,既然如此何不成为火种?以星芒之力将新的燃料引燃?这也是火种的价值。

写作陶冶了情操,使我如攀岩观景,领略了美不盛收的道道盛宴。最后以一首新作表达我内心真实的感受。 蝶恋花· 不负美景不负

风卷落红疏叶。

紫燕低迴,

望雄鹰。

壮士不谙绝壁,

攀岩观怀希。

风动窗铃故。

一念之, 就经年。

浊见明知清见,

人生如剧无虚拟。

曹淑玫

2021年9月2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