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豐富了我的生活 我是一名開灤二中退休的外語教師,自2005年結束教學生涯至今己有16個年頭了。退休後寫作成了我生活的主弦律。 寫作不但豐富了我的精神生活也産生了一些社會反響。使我從寫作興趣到寫作入門以至正式出版的過程中體會到繼續發揮餘熱,創造社會價值的樂趣。 在寫第一部自傳體記實文學《歲月流年》的時,編輯馮自勇先生鼓勵我将其譯成英文,以中、英文雙語版出版發行。開始我缺乏信心,在馮先生和徐靖(馮先生團隊負責封面設計和排版)的幫助下,我有了挑戰自己的信心和勇氣,于2019年經新華出版社責任編輯董朝和審閱以中、英文雙語版正式出版發行。 這夲書真實地展示了我們的知青的情生活和立志紮根農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遠大志向。我将其贈給了唐山市圖書館,唐山市教育局,教育考試院,唐山市離退休幹部處,我的母校開一中,我多年從事教學的開二中,我的學生,同學和親朋好友,也産生了一定的社會反響。我不斷接到讀者來信,鼓勵,感想,希望又燃起我動筆再寫第二夲書的念頭。于是我将生活中的感悟象花絮一樣地集中起來,給它起名《花絮拾零》。有了第一夲書的翻譯體驗,又決定這夲仍以雙語版出版。不想在二遍校稿時我生病住進了醫院。這次病得很重,住進了勞工醫院的重症監護室将近兩個月。昏迷的一個多月中,間或朦胧一閃念中出現就是我的《花絮拾零》,再有就是親朋好友的提醒和鼓勵。憑着這些不舍和夙願我終于從死神之手掙脫了。我想這就是友情,信念更是寫作的力量。二次手朮出院後我馬上着手校稿,《花絮拾零》雙語版終于2021年出版了。 寫作讓我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多個小的目标都是我通向實作自身價值,創造社會價值的驿站。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吸引着我,使我陶醉。我又步入了學寫古詩的海洋。聽唐山知青詩社郭旺周老師線上授課,試寫鹧鸪天,七律,天淨沙,江城梅花引,蝶戀花,臨江仙等詞牌,在周老師的指導下入了寫古詩的門,老師線上線下都曾以我的詩文作範文講解授課。郭老師是我遇到的又一位生命旅途中的貴人。 我常想自己總能在危難中受到貴人的點化,惠澤夠幸運的了。隻有努力,除此之外無以回報。 我常想我己73歲了,己走了人生旅途的大半。就如燃料一樣,接近燃盡的臨界,既然如此何不成為火種?以星芒之力将新的燃料引燃?這也是火種的價值。
寫作陶冶了情操,使我如攀岩觀景,領略了美不盛收的道道盛宴。最後以一首新作表達我内心真實的感受。 蝶戀花· 不負美景不負
風卷落紅疏葉。
紫燕低迴,
望雄鷹。
壯士不谙絕壁,
攀岩觀懷希。
風動窗鈴故。
一念之, 就經年。
濁見明知清見,
人生如劇無虛拟。
曹淑玫
2021年9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