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时间可以安安静静地读一部纯文学小说,该是一件幸福的事。
不知从何时起,对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短中长,万般着迷。
在那些小说中,我读到了安宁,读到了平静,读到了恬谧。喜欢热爱那个年代的作品,并不是否定现在的文学,开卷有益,西瓜白菜,各有所爱。
只要读书,就是好的。

《收获》刊登的古华小说《姐姐寨》,一个处处充满着自然野性气息的故事。
古华,是知道的,因为《芙蓉镇》,一直想着阅读《芙蓉镇》,也在旧书摊上以一块钱淘着一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芙蓉镇》,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那本一块钱的《芙蓉镇》仍然静静地等待在书架上,从得到的那一天起,就在“将要阅读”之列!
《芙蓉镇》没有读,最先读到了古华的《姐姐寨》,一个发生在江南竹林里的故事,其与《芙蓉镇》的故事背景应该相差不多。
阅读的过程是安静且有点忧伤的,但又无时无刻不充满着希望,这是在一个晴日回忆一些雨天的故事,当阳光普照,所有的记忆仿佛都有了温度!哪怕是雨天里的故事!
一起被温暖的除了可遇君的那一颗敏感的心,还有一个有关爱情的故事。
这是不是伤痕文学呢?有些伤痕没问题,但可遇君在这平静充满淡淡的小遗憾中获得最多的还是对生活的热望!
山歌《竹鸡调》。
主人公年轻时的恋人唱山歌《竹鸡调》最动听的彭竹妹,在主人公中年时的苦苦寻觅中,最终没有出现,或许出现了,但她选择隐瞒,二十多年,太久,一切都已改变,人到中年,再也经不起大的变动了,过去了就永埋心底!
可能对彼此都是最好的选择。
属于主人公的年轻早已失去,他不愿意他的不幸再次出现在盘满牛和玉竹妹的生命,他的选择是做一个竹下老人,也许,这能冲淡他的悲伤和遗憾!
又或者,根本就不能,生活,本就有着许多遗憾,文学,让这种遗憾更集中到那万把字的平静叙述中,不读书,可能永远对这种遗憾不会深切!
彭竹妹深夜来探,又失望而归,是一段感情的结束,一种生活的开端。
又或者,不读这些,也会深切地体会,也会过得很好,谁知道呢?!
总之,如果你对中国的当代文学充满好奇,如果你对中国的江南少数民族满含期待,如果你还想充分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曙光,这篇《姐姐寨》绝对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