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慈禧宠溺鹦鹉,临死安排它的后事,只因情感缺失,寻求寄托

作者:历史长河里捞鱼

光绪年间,外使大臣伍廷芳给慈禧送了份特别的礼物:国外动物园买来的5只鹦鹉。其中有一只五色鹦鹉,慈禧尤为喜欢,宫里宫外都让它陪着,去世前还专门交代隆裕皇后要精心饲养。

慈禧宠溺鹦鹉,临死安排它的后事,只因情感缺失,寻求寄托

这只五色鹦鹉比另外四只同伴更加聪明伶俐,能用英语问人“早安”,那声音格外清脆响亮,悦耳动听。慈禧没事就在外人面前炫耀一下,觉得它给自己长了不少面子,因此格外宠爱。

自从五色鹦鹉进宫,慈禧走哪都带着它,一般外人难得进去一次的仪鸾殿、乐寿堂,就是它常待的地方。步军统领江朝宗为了讨好慈禧,还特意为它写了一首诗:闻道仙禽出上林,低头细语系禽声,仪鸾殿里传天语,乐寿堂中伺孝钦。

慈禧对五色鹦鹉没少操心,特意安排4个太监伺候它。每天用四个鸡蛋拌上小米定时喂食。天热时,太监们会把它从架子上取下来,送到阴凉地方;如果看到它左顾右盼,太监们知道它渴了,赶忙给它喂水。

慈禧宠溺鹦鹉,临死安排它的后事,只因情感缺失,寻求寄托

早上慈禧起床,五色鹦鹉照例用英语问一声“早安”。慈禧一乐,就用脸亲亲它。当然,也忘不了赏它瓜子吃。慈禧就坐在一旁,兴致勃勃地看它嗑瓜子。一直到鹦鹉吐完瓜子壳,吃完瓜子仁,慈禧才放心地离去。

不管出宫还是回宫,太监们都会把鹦鹉悬挂在门外:出门时恭送,进门时迎驾。慈禧也忘不了出宫前跟它说告别,回宫时跟它打招呼。这只五色鹦鹉,跟慈禧朝夕相伴。在慈禧心里,它是她最贴心、最忠心的亲人。

1908年10月,慈禧病危,自知时日无多。除了朝堂大事,慈禧最惦记的就是那只五色鹦鹉。她担心自己走后,鹦鹉得不到好的照顾,便特意召隆裕皇后前来。慈禧当面交代隆裕,要她督促太监好生伺候鹦鹉。

慈禧宠溺鹦鹉,临死安排它的后事,只因情感缺失,寻求寄托

1914年,隆裕皇后离世。临走前,她把鹦鹉送给溥仪和婉容,算是圆满完成慈禧的遗命。

慈禧权力欲望太强,为了追求权力,她的手段非常残忍,对妨碍她的政敌毫不留情。即使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同治,和继位皇帝光绪(同治的堂弟,也是慈禧的外甥),慈禧依然是竭力操控,让他们身不由己,惶恐不安。

长期的严峻高压,刻薄寡情,身边之人为了自保,只会溜须拍马,或是闭嘴不言。在内,亲人如同陌生人,冰冷无情,毫无天伦之乐。在外,别人更是虚情假意,刻意奉承,少有真情实意。

慈禧对周边人的心思心知肚明,却无力改变,因为她放不下权势。对她来说,那只鹦鹉就是救命稻草,让她孤独不安的内心得到暂时的安抚。或许在慈禧看来,鹦鹉比人真实、忠诚。慈禧对鹦鹉倾注关怀,除了逗乐,更多的是寻求情感慰藉。

慈禧宠溺鹦鹉,临死安排它的后事,只因情感缺失,寻求寄托

顺便说下鹦鹉的结局。1924年,溥仪被逐出皇宫。时任北京警察厅总监的张壁,巡视内宫时发现它们,颇为喜欢,送到中央公园(现北京中山公园),供游人观赏。公园董事知道鹦鹉的商业价值,也是好吃好喝伺候。果然,鹦鹉高贵的出身,给公园带来滚滚财源。

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人们自己都没吃的。鹦鹉也受到局势波及,口粮受损,饥一餐、饱一顿,只能勉强度日。1942年8月19日,五色鹦鹉用微弱的目光,不舍地看了一眼另外4只相伴一生的同伴,叫了最后一声,结束了它的生命。此时,它的主人慈禧已经去世34年了。

慈禧养尊处优一辈子,晚年也曾颠沛流离,食不果腹。这一点,五色鹦鹉和慈禧很像。作为宠物,竟然和主人有相似的命运,也算是“惺惺相惜”了。

慈禧宠溺鹦鹉,临死安排它的后事,只因情感缺失,寻求寄托

权势能让人得到许多,享受许多。若是没有亲情,失去真情,到底逃不脱孤独、空虚,想想未必值得。

【文章图片均来自网络,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劳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