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温铁军:宁要城里一间房,不要村里一处院,年轻人别傻了

作者:老碗哥的茶余饭后
温铁军:宁要城里一间房,不要村里一处院,年轻人别傻了

听了温铁军今天一篇内容,说的是农村青年如今的一个心理现象,那就是宁要城里一间房,不要村里一处院。温铁军教授从房地产的角度去诠释了造成这种心理的一个现象。比如说包括四线城市及以下的中心镇,搞了很多房地产需要消化。怎么消化呢?就是逼迫农民进城的方式,去购买消化这些过剩的房子。当然这个逼迫,是绕了一个大弯子的。

比如说,通过对教育集中的方式,学校这个基本的公共服务由农村集中到城镇,这就让农村青年想让孩子上学,就不得不去城镇选择居住,那就得在城镇购买房子。另一个方面,医疗这个公共服务,也由村内向城镇集中,例如你在村内医疗站看病不属于报销范围,只有在县城级别的医院看病才能报销。通过这种方式,又让许多老人看病不得不进城,而年轻人为了能够让老人看病方便,也不得不选择进城居住,去购买消化那些过剩的房子。

总之呢,认为这个农民进城,并非是完全建立在自愿主动性的选择,而是在制度方面,形成一种人为的墙,就像赶鸭子一样,把你能跑的方向都堵住,你就只有往那一个方向走了。当然,年轻人选择进城,包括但不限于这两个方面。比如有的年轻人就是感觉城市里生活热闹,人多信息多,各种机会多。说实在的,就算是找女朋友谈恋爱,那也得先到年轻女孩多的地方去,女孩子不也一样嘛。就是说,年轻人选择进城,那想法和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但是在这些前期的激进行为背后,却是隐藏着非常大的农民式的危机。所以我说,宁要城里一间房,不要农村一处院,别傻了。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前面说的这些呢,实际上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了。这几十年城乡之间,就在演绎了这么一个农民进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到处都是农村的凋敝,医疗站没有了,学校衰败了,空心村变大了,年轻人不见了,甚至是田地开始荒芜了。

但是,老胡要说的是,这些现象持续几十年到今天,已经明显地到了一个趋势的末端。也就是如果从40年前看的话,这是一个趋势,而从今天看的话,这个趋势已经到头了。再往后走,这个趋势已经不具备再往前发展的后劲了。这一点,作为今天的农村年轻人,一定要看清楚了。否则,很有可能你跟不上前面几十年的趋势,而又在后面几十年趋势中再次被甩得远远的。

今天我们能看到的一些比较硬的农村现象,正在佐证老胡的看法。比如,乡村道路普遍的硬化,乡村基础设施逐步在完善,三网进村,农村危房改造补贴,加上最近开展的快递进村,电商进村。还有像农业产业化方面的政策出台,鼓励年轻人返乡政策的出台等等这些现象,似乎正好与前面说的逼迫农民进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边鼓励进城又一边鼓励返乡,一边大搞城镇化一边又大搞乡村振兴,这到底是啥意思?

这也是老胡在前面视频节目中说到的观点,那就是中国发展,包括乡村振兴的大战略意图,是通过双向式的,筛选式的,乾坤大挪移式的进行全面全民复兴。具体点说,就是让有能力进城,又希望进城的年轻人,能够到城市去,这也算是一种人性化建设吧。不至于像过去,你想进城也有能力进城,可是户口限制的你就是不行。而让没有能力进城的年轻人,继续留在农村,成为后起之秀。甚至接下来极有可能实现的市民下乡政策,都是在打破过去那种单向流动,向更加人性化建设方向推进。一句话,各种人为的限制,正在被打破,日后的中国社会,更加开明,更加开放。户籍限制,生育限制,教育限制,医疗限制,还有养老限制,都在打破,首先打破的是城乡之间的区别对待,再次打破的是身份之间,行业之间,岗位之间。总之趋势就是打破限制,而不是设立更多限制。这个趋势我们也得看清楚。

但是,在前一个趋势的末期,后一个趋势的初期,这个前后交替的阶段,我们往往是按照过去看到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很少对未来趋势的判断,去发表看法。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只看到了农村的凋敝,而看不到农村繁荣的根本原因。

那么在这种未来趋势下,农村年轻人还宁要城里一间房,不要农村一处院,不是傻是什么呢?如果是在前期激进的进城行为后,后期面临的则是就业压力,收入压力,和生存压力。就像这次的疫情,疫情一来,物价上涨不说,收入还锐减。作为生活在城市的普通家庭,我想是最能感受到什么叫生存压力了。而对于一个既有农村生活经历,又在城市生活的两栖人群来说,才真正体会到了农村的生存与城市的生存,哪一个更容易。

各种经济体的收益模式,开始由过去的集中化中心化,向分散化去中心化转变。说简单点,就是你想在城市里做点事情,想奋斗几年赚个暴发户的想法,不现实了。就是我们说的,钱是大家赚的,去中心化分散化后的结果就是,钱是大家赚的,也就意味着每个人赚的都有限了。就是压扁拉匀了,不像过去你只要逮住什么机会,你一个人赚得盆满钵满的,别人想赚又赚不了,撑得撑死,饿得饿死,那种现象不太会发生了。因为在过去,所谓的机会,实际上就是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你知道什么别人不知道,这就是你的机会。现在和以后不同了,信息不对称现象被大大削弱了,信息共享了,机会不再厚此薄彼了。大家都有机会,大家都要靠自身劳动和努力去把握了。

宁要城里一间房,不要农村一处院。这个话里面,意思比较多了。其中一个是认为城里房子值钱,农村院子不值钱,还有一个意思是,对于农村光棍而言,城里一间房就可以当婚房,再小也是算有房子的人,可在农村一个院子的房也算不上房,女方不答应,还有一个意思是,城里房子再小,咱也是是城里人了,农村房子再大,咱还是农民,有身份自卑心理。

让老胡说的话,房子是用来住的,只要你不去炒房子,房子值钱不值钱,都跟居住没有关系。农村未来的宜居环境,一定要比城市好,这是一些傻女子看不清傻愣愣往城市里挤,苦日子在后面呢。乡村的整体形象提升,让日后在这个天地里的农民身份,能镶更多的金边。所以,农村的年轻人,以前我们傻,跟不上,以后,别再傻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