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国庆之际,中国科讯特邀辞赋家,推出《两弹一星元勋赋》系列,通过“赋”这一中华古典文学体裁彰显科学精神、弘扬爱国之情。以铭记这些为国无私奉献的国家脊梁,追忆那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峥嵘岁月。
1999年9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研制“两弹一星”贡献突出的23位科学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他们是:
于敏、王大珩、王希季、
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
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
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
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
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
赵九章、姚桐斌、钱骥、
钱三强、郭永怀。
这23位科学家,是共和国的功臣,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光辉榜样,更是大众心中的英雄,全国人民永远崇敬的楷模。

钱骥赋
(词林正韵)
作者:付薇
从前作烛,现在为星。惊浩荡之环球,国中人杰;养轩昂之气宇,江南地灵。云水茫茫,拥霜以添秀丽;风尘碌碌,挥汗而换清宁。一片赤诚,纵无碑刻;百年风雨,自有心铭。精神之花不败,科技之树长青!
诚乃沥血呕心,殚精竭虑。譬输养之花泥,比播春之柳絮。协研于地球物理(1),尽管力行;奉献于人造卫星,何曾犹豫!开拓空间之技术,岂移坚定之心;遍集国外之信息,但应图强之语。艰苦奋斗,恋非一己辉煌;锐意创新,归其大家善举。是因祖国而来,亦为人民而去!
斯则名如淡水,利若浮云。向先贤以立志,留后世以评人。他日已甘,攻科研而乐道;儿时虽苦,重知识而安贫。长怀铺路之心,才华出众;久仰掌灯之客,理想不群。时常观以册,记以文。且孜孜于事业,莫汲汲于功勋!惮闲话而无成,厌谈得失;怕高峰而未至,枉对辛勤。与世不争,其功赫赫;平生有德,其誉纷纷。
呜呼!流水一生,东风几度!冰心夙世,疑为明月之灵根;玉质前身,许是幽兰之清露。才横力盛,树世界之丰碑;意定志坚,丰中华之宝库!梁公(2)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青年亦如是!放眼未来之国,应内省于今;纵观过去之人,当思贤于故!
注释:
(1)地球物理:钱骥中国地球物理学科的主要创业者之一。
(2)梁公:即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作品导读:
钱骥,江苏金坛人。中国地球物理学科的主要创业者、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之一,提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设想》,领导了卫星总体、结构、天线、遥测、电源、环境模拟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设计。参与制定星际航行发展规划,贡献至伟!
本赋结构清晰,用语单纯明快,通俗易懂。第一段写对钱老的怀念;第二、三段紧紧围绕钱老的事迹、品质和最突出的成就,讲述其在地球物理和空间技术方面的贡献。并以“是因祖国而来,亦为人民而去”,表达钱老无私无我、把一生献给祖国和人民的高尚情怀。第四段写作者对钱老的赞美,对广大青少年的希望。
难能可贵的是,该赋是一位在校大学生所写。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前辈科学家的崇敬,对青少年未来的憧憬。作者说:“之所以讴歌钱老,是因为有感于他从农村人到科学家的不易,崇敬于他对科研的执着,景仰于他低调朴素的美德,希望我们的青少年,都能把科学家当成大明星,涌现更多像钱老这样的国家栋梁!”
作者简介:
付薇,女,22岁,在校大学生,江西丰城人,喜诗词曲赋,爱古筝书画。在《中华辞赋》、《文学月报》、《作家周刊》等杂志发表过文章。曾获2018“中蕴杯”世界马文化《马赋》三等奖、湖北省芦花诗会三等奖、第三届半朵花开全国大赛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