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莉妹妹》里面的那个社会跟如今何其相似,软弱的嘉莉一次又一次地听从了金钱欲望的召唤,书里面的每一个人都遵循着金钱这一判断标准,杜洛埃、赫斯渥、万斯夫妇、剧团经理、看门人、乞丐,从上层到下层,人们练就了一身迅速判断他人财富的本事。除了后来突然出现的艾姆斯。
艾姆斯这一角色是德莱赛为这个金钱至上的氛围点缀上的唯一亮色,好让人不那么沮丧,充满正能量的艾姆斯侃侃而谈对金钱的不屑,对更高的精神追求和心灵幸福的推崇。
讶异的嘉莉第一次发现世界上还存在别样的思想,还有人不在乎金钱、名望和舒适的生活,可想而知世人的价值观竟狭隘至此。
而就是这个艾姆斯,当他第二次出场的时候,竟然也成了一个富翁,取得了世俗的成功,仍未放弃当初的思想,这样单纯美好幸福的际遇也许是德莱赛内心保有的一点点希望,或者说美好的念想吧。

我毫不怀疑德莱赛经历过嘉莉或者更甚于嘉莉的穷困潦倒(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若不然,他怎么会丝丝入扣地描摹出那些经历贫困之人的敏感心灵以及他们不断挣扎的自尊。
嘉莉对着装的敏感,初次进入大百货商场的惶恐,找工作时的胆怯,手里握着柔软美好的绿色钞票的踏实,对富裕生活的幻想,在跟杜洛埃私奔之前的挣扎以及最后被舒适生活诱惑而去的自我安慰,在与杜洛埃、赫斯渥的关系中占据上风后的自得,这样丰富的细节,让我看到了一个完整的嘉莉。
嘉莉是那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或许还比许多人更善良一些。这并不是为她找借口,把她性格上的软弱和对金钱的贪恋归罪于社会,我想说的是她就是一个不正常的社会里最正常不过的产物。
要批判这样的社会有一万个理由,而当不愿沉沦的人们生存其间之时只有两条路,要么像《刀锋》里的拉里一样完全抛弃世俗的价值观,坚持走自己的路,但与此同时就不要奢望寻常意义上的幸福和舒适的生活;要么与既有的价值体系暂时妥协,通过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来获取想要的自由,不忘初心,云淡风轻。
然而,我们多的是且行且抱怨的第一种人和最终沦陷的第二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