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读书之星 董卿——《时代之星 照亮未来》

时代之星,照亮末来。大家好,今天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位读书之星-----董卿。

读书之星 董卿——《时代之星 照亮未来》

说起董卿,可谓家喻户晓,让人想到的一定是诗词大会上的她谈吐大方,灵活机敏,笑容亲切。董卿的主持风格深入人心,切切实实让观众看到了她深厚的诗词修养水平,以及出色的临场发挥能力,她不愧为“央视一姐”的称号,她曾13次登上春晚舞台,也陪伴了我们13个除夕夜。曾有人问董卿,如果只能带三件东西去荒岛上生存,你会带什么?

读书之星 董卿——《时代之星 照亮未来》

董卿的答案是:其他都不重要,但不可少的一定要带一本书,足可见书对董卿的多么的重要。

读书之星 董卿——《时代之星 照亮未来》

董卿的读书习惯是在童年时期养成的。1973年出生的董卿,作为一个独生女,却从未尝过被视为“掌上明珠”的滋味。从7岁开始,父亲命令董卿不许多照镜子,父亲说:“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你每天花在照镜子的时间还不如多去读书”。董卿稍能识字,父亲就让她每天抄成语、古诗,大声朗读并且背诵。8岁时,经常是天还没亮,父亲就把还在梦乡的董卿叫醒,让她到家门口淮北中学的操场上背诵古诗。到中学的时候,董卿就已经开始读名著了。每到寒暑假,父母都会给董卿开列名著书单。比如《红楼梦》《唐诗宋词》《简·爱》《茶花女》等,大多都是中外经典。那时候的董卿不明白为什么要读这些难懂的书,母亲告诉她说:“名著拥有温暖而强劲的力量,能够长久不衰地体贴灵魂、拨动心弦”。也就是那个时候古典文化就悄悄的渗进了董卿的骨子里,也让她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一直到现在,董卿还是说:“假如我几天不读书,我会感觉像一个人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所以成年之后,即使工作再忙,她每天也会抽出一小时的时间用来阅读。

读书之星 董卿——《时代之星 照亮未来》

就这样董卿如此阅读着,一年又一年。她在书香的浸染中成为那个气质脱俗、文思敏捷又荣辱不惊的女子。这些,都是才情的馈赠。这时的董卿让我更理解了著名作家三毛说的:“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它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读书之星 董卿——《时代之星 照亮未来》

在一次采访中董卿曾说“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是啊,记得有一年的中秋晚会上,需要主持人说些描述月亮的古诗词,其他人都乱套了,唯独董卿从容不迫,信手拈来。后来她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更是深入人心,荧幕上的董卿带给观众的是文学的盛宴,精神的盛宴。她成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象征。

读书之星 董卿——《时代之星 照亮未来》

董卿的同事们都说,董卿是自己见过的为数不多的表里如一的主持人。不管是站在舞台上,还是在生活中,她都是那么得体、落落大方,令人如沐春风…… 她的身体里,仿佛永远有一种东西在支撑着她、润泽着她,让她行走世间,接人待物都能优雅从容,恰到好处。

读书之星 董卿——《时代之星 照亮未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