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宜昌,
一位普通的乡村客运司机引发关注。

13年来,
他每天往返在乡村和集镇之间,
帮村里行动不便的人带货,
药品、饲料、椅子、农产品……
小小的车厢载着村民的期盼,
也载着百味生活。
他说:
“村里的老人生活也不容易,
我刚好外出比较方便,能帮一把是一把。”
一份天天正能量奖励,
致敬乡村“摆渡人”,
小小车厢载着村民的期盼,
也装点淳朴乡情中的百味生活。
▼
乡村客运司机免费帮行动不便村民带货
这位乡村客运司机是邓兰舟,他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农村跑客运,至今已有13年。
作为城乡之间的“摆渡人”,他一直坚持免费为沿途的谢家坪村、麦庄村,行动不便的村民带货。
驾驶座旁,摆满了给村民捎带的货物鲜鱼、药品、喷雾器、树苗、路由器……品种还真是丰富。
车上已坐了不少人,貌似都跟邓兰舟熟络得很,一位大姐正和小邓聊得热闹。
“您儿今天去哪?”“去捉猪儿咧”“多少钱一头?”“1300元呢!养了自个儿吃”。
不知不觉间,车上人满了,出发。
车牌号为卾E22227的客车在蜿蜒盘旋的公路上行驶着,一旁就是深谷悬崖,胆小的人都不敢往下看,放眼望去,山上遍是零零散散的人家。
“村里的老人生活也不容易,我刚好外出比较方便,能帮一把是一把。在平凡的岗位做平凡的事,我很开心!13年如一日,但我还是热爱它。”邓兰舟说。
“想为乡亲们做点事”13年,带出了感情
客车继续前往,下一站是麦庄村,46岁的张家银守在路边,一双清澈的大眼睛望着来路。
其实,他什么都看不见,糖尿病带来的并发症,让他成为了一位盲人。
这些年来,一直是邓兰舟给他带药,“他家还有一个老母亲……”,邓兰舟的声音有些沉重。
田震燕的家,在海拨1500米的半山上。她今天让小邓帮忙捎的,是鲜鱼、千张、大葱,这里的村民要吃鲜鱼,就得到30公里外的镇上去买。
现在,想吃鱼了,就请邓兰舟在镇上买了带过来。虽然现在村组都通了公路,但村民们到镇上一趟还是不太容易,更别提老年人了。
邓兰舟带货,确实方便了沿路的村民,谢家坪村、麦庄村、水尽司村……
自打2008年成为乡村客运司机,邓兰舟就开始免费为村民们带货了,从泥巴路到现在的水泥路,从晴天到雨天,从春天到冬天,一带就是13年,带着带着就带出了感情。
他感动了村民村民也感动着他
13年来,暖心事每天都在这小小的车厢上演。
前不久,一位腿摔伤的大娘,早早来到路口,颤巍巍地把包在手绢里的100元递给邓兰舟,托他给智力欠缺的儿子带点东西。
过了几天,邓兰舟不放心大娘,带着米、面、菜、肉去看她,顺手帮大娘把家里的柴火堆好,还给娘俩做了顿饭。
大娘高兴地塞给邓兰舟几个平时舍不得吃的棒棒糖,临走时,大娘满眼泪花叮嘱他“路上慢点”。
“他们热情、善良、质朴,我平时跑车会在村里住半个月,有时他们就给我打电话,问我几点回村里,让我回家吃饭,他们就像我的父母。”
路修到哪里爱心快递就延伸到哪里
13年前,水泥路没有通村达组。邓兰舟所在公司的4辆客车,只跑公路不进村。
精准扶贫开展以来,村村通了水泥路。4辆客车也增至8辆,村里每天都过客车。
“路修到哪,班车就开到哪。”邓兰舟见证了当地乡村13年的变化,“修路方便了老乡们,村民们看病、进城也更方便了!”
本是泥巴路(左)的谢家坪村通了水泥路(右)
如今,当地已全面脱贫,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2020年7月,邓兰舟拿起手机,记录和村民的日常。在邓兰舟的带动下,其他几位客车司机也和他一样,力所能及帮村民们“带货”。
邓兰舟说自己有个小愿望:想帮老乡们销售土特产。
“这里山清水秀,还有土豆、干货、腊肉、蔬菜等,未来有考虑和村民们一起直播,更实际地帮他们。”
「正能量说」
小小车厢载着村民的期盼,也装点淳朴乡情中的百味生活。13年风雨,身为货车司机的他成了乡亲们的摆渡人,车子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轱辘辗轧出岁月的痕迹,他把乡亲们的嘱托记在心里。
一辆公交,一声鸣笛,他的往返奔波带来的,不仅是乡亲父老的日常所需,还有这座村庄的安全感和对远方的寄托。
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
联合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三峡晚报
为邓兰舟颁发正能量特别奖
及5000元奖金
热心的司机,在平凡事中善意付出;朴实的乡亲,手捧心意报之以恩。山间回荡的鸣笛声,讲述着一个温暖的故事:这里山青水秀,
这里有情有义。
- End
天天正能量(id:zhnlali)综合自楚天都市报(记者 刘俊华 朱蕾)、三峡晚报(记者 喻植桃 张泽牧)、中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