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台湾鹎,中国鹎科鸟类

台湾鹎(学名:Pycnonotus taivanus):体长约18厘米,嘴峰16.5-18毫米,翅77-88毫米,尾74-81.5毫米。额、头顶、枕、后颈等整个头部黑色,颊和耳羽白色,两侧及下嘴基部各有一橙红色小斑点,眼先缀有白色,颧纹黑色。上背浅土褐色,背、肩、腰、翅上小覆羽灰褐色而缀橄榄绿色,大覆羽、飞羽和尾羽暗褐色,外翈缀以橄榄黄色,颏喉白色,其余下体皮黄白色胸和两胁缀有灰褐色,尾下覆羽棕白色,羽缘橄榄色。台湾鹎与白头鹎的外形和羽色很相似,但白头鹎眼后至枕白色,形成一条宽的白色枕带;台湾鹎至头顶至后颈全为黑色。枕无白带,颊和耳羽白色。下嘴基部有一橙红色小斑点。

台湾鹎,中国鹎科鸟类

中国台湾岛的特有物种。主要分布在台湾的东半部及屏东以南的区域。偶见于台湾东南部的低地(黄洞)及恒春半岛。见于无白头鹎的低地生态环境。在枋寮附近二者的分布小有重叠。

台湾鹎,中国鹎科鸟类

主要分布在平地至中海拔地区,高可至海拔600米。栖息于灌丛、次生林地、丘陵地、农耕地、林园和果园,有时也栖于小灌木或树上,树林、果园、公园都是它们活动的场所,也经常出现在人类居屋的附近。留鸟。是典型的林栖型鹎,属于中低海拔的鸟类。通常结成3-5只或聚十多只的小群活动,冬季亦结成二三十只的大群活动。喜栖止于灌木林或果树林,低木顶端或甘蔗、芦苇穗上。性格活泼,经常成群的在林间相互打闹,追逐鸣叫,颇为喧闹。一般情况下,都是一群一起飞到一个枝头,然后再一起飞到另一个枝头。

台湾鹎,中国鹎科鸟类

繁殖期为每年的4-8月,为单配制。繁殖期间甚为活跃,常站在树梢高声鸣叫,或雌雄鸟在树冠与花丛间相互追逐、飞舞和嬉戏。通常营巢于灌丛、竹丛和果树等低矮树上,巢多置于灌木或竹丛枝叉间,也见在香蕉林和香蕉叶柄处营巢。巢呈碗状,外层粗糙、松散,主要由枯草茎、枯草叶和草根构成,内层紧密,主要由树皮纤维、麻、细草根等编织而成。巢内垫有兽毛、绒羽、麻等柔软物。距地0.2-2.1米。营巢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每窝产卵通常为3-4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