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由于元军惨无人性,不投降就屠城,全城老少幼妇一个不留。面对元的屠杀,投降献城成了南宋府、州、县官投降的代名词。浙南犹为突出,首先是衢州,逃跑到衢州的南宋朝廷的左宰相、督都各路军马的留梦炎带领衢州知府、守将投降献城,处州知州(丽水)李珏及守将投降献城,瑞安(温州)知府方洪及守将徐似谦投降献城。

元年战领瑞安后,很快派军队把芙蓉山团团包围,并且切断了陈家勤王义军的运粮通路,陈虞之军队,内乏粮食,外无援兵的情况下,仍坚守孤崖十八个月之久,最后勤王义军以树皮草根果腹,仍克服种种困难,击退元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春,陈虞之得之宋行朝崖山兵败,陆秀夫背7岁小皇帝跳海,南宋最后覆灭的消息,不禁悲痛欲绝,此时,元军包围越来越紧,勤王义军战士矢尽粮绝,再也无法坚持下去了,眼见局势难挽回,此时,陈虞之想起在朝时的同僚,任迁秘书省校勘时的上司,参知政事陈文龙为南宋殉国的精神促动他,他也身穿宋朝朝服,跨上战马,并用麻布蒙上坐骑的双眼,大呼一声:“为国尽忠,就在今天"!然后策马加鞭,奋身向前,就此坠崖殉国了,他的家属、族亲及义军八百多人也纷纷跳崖自尽………芙蓉山洒满了抗元义士的热血,这一幕悲壮的场面,惊天地、泣鬼神!!!
当元军下山寻找陈虞之尸体时,只见弥漫的雾霭之中,陈虞之依然端坐马背,手持朝笏,怒目而视,吓得元兵抱头鼠窜,落荒而逃。
与陈虞之共同抗元的还有他的侄子陈规,陈规也是进士,曾授登仕郎之职。兵败被元军所执,他痛骂不止,不屈而死。陈规全家子孙24人,妇女10人,也同时全部死节殉国,芙蓉村陈氏为抗元保宋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将永记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史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