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橡树 | 回望八十年代:三千日本青年的访华往事

作者:流浪的橡树
橡树 | 回望八十年代:三千日本青年的访华往事

今天这段故事,先从两只熊猫说起。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应邀访华。

29日,中日政府首脑数度会晤,随着《中日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中日关系开始全面破冰,周总也在声明签字后,爽快答应了赠送日本方面两只大熊猫。

当时,中日关系碍于历史影响,碍于受到横亘在中日之间的美国、台湾的影响,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的进程阻力重重。因而,中日外交在很长时间都需要借力中日双边民间的外交的推动。

于是,以熊猫外交开局中日民间外交的新局面,成为当时中日外交的新风向。

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1972年10月28日的清晨,一架载着竹子和苹果的日本专机,飞往了北京。

这天的中午12时30分,飞机抵达北京,随后,搭载了中国赠送的熊猫康康和兰兰,直飞日本东京。

下午6时50分,康康和兰兰的专机在日本自卫队战机编队护航下,降落东京羽田机场。

而后,在警察开路,上千名记者蜂拥追随中,机场,康康和兰兰的车队驶入了日本东京的上野动物园。

——后来,从2012年起,上野动物园即将每年10月28日,定为熊猫日。

日本人对熊猫之痴迷,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

相传,康康和兰兰到达上野动物园,在封闭状况下休息、适应,之后,在开展见面游客的当天,东京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游客手持“看熊猫”的小彩旗,兴冲冲赶往上野动物园……

康康和兰兰抵达日本,引燃了中日民间交流进入一个高峰。在当时冷战格局下,中日民间交流活跃,自然可以有效抑制两国关系趋于紧张。

看似,中日关系趋向了一个积极的方向。

转眼,便是十年。

橡树 | 回望八十年代:三千日本青年的访华往事

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风靡全国,据马云自认,他当年也是小鹿纯子粉丝。

到了1983年,随着日本的电影、动画片、电视剧《追捕》、《阿童木》、《森林大帝》、《排球女将》、《血疑》、《阿信》等等热播,极具亲和力的真由美、阿童木、雷欧、小鹿纯子、大岛幸子等日本青少年形象风靡中国,中国的青少年也就日渐走出了革命电影里面的那些丑陋的日本鬼子的固定思维。

中国的青少年普遍开始对日本有了好奇、好感。

然而,转头再看日本方面,结果却非常让人失望。

橡树 | 回望八十年代:三千日本青年的访华往事

彼时,日本民间对中国的认知依然是相当的沉闷。

——当时日本媒体在其国内调查日本青少年最喜欢的国家,排前的基本都是欧美发达国家,随后便是澳洲、韩国等等,全然没有中国的影子。

客观而言,中国长期国门关闭,日本青少年对中国知之甚少,当然毫无兴趣。

中日往来太少,以至于如此尴尬。

为破局中日民间交流,尤其引导日本青少年了解、认知中国,1983年11月26日,正在访日的胡老在东京NHK电视大厅发表讲演,当即向日本青少年发出了邀请:

为了加强两国青年的了解,发展两国青年的友谊,我要代表中国人民与青年,向贵国的各友好青年团体发出邀请,明年九十月间,我国秋高气爽时节,请你们派三千位青年朋友,来我国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

希望得到贵国政府与各界友好朋友的支持。

话音落地,在场日本官员和NHK电视台员工们一片惊讶,一片议论。

相传,陪同在现场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一连询问翻译多次,到底是三百还是三千?

电视台正在直播,胡老邀请三千日本青少年访华的音像早已传遍日本、世界……

胡老话语出口,一言九鼎,邀请三百和邀请三千,自然再无确认必要。

其实,胡老并非一时激动的随心所言。

当时,中国改革开放迫切需要得到日本的帮助,迫切需要和日本进行深度合作。因而,加强和推动两国民间交流,自然是破局两国外交之关键。

其实,早在胡老访华之前,中国外交即两次提交了邀请3万、邀请1万的日本青少年访华的计划。

橡树 | 回望八十年代:三千日本青年的访华往事

1984年,拍摄于北京前门附近云居胡同的新人结婚。

可惜,经过相关部门详细论证的,以当时国情,即便整合当时北京、上海的所有宾馆、旅社、招待所,每个城市接待能力最高能够接待的客人,满打满算,也不过在三千上下。

尤其交通运输方面,北京公交车不够,从天津调车,也仅能满足千人在市内通行。

心有余而力不足。

邀请3万、邀请1万的计划随即终止,务实的三千人计划也就浮出水面。

橡树 | 回望八十年代:三千日本青年的访华往事

——现在的人们有所不知的是,作为中国当年最发达、最牛逼的中心城市,北京和上海同样也是绿军装、蓝警服,裤腰带扎根军用皮带的沉闷形象。

北京街头自行车铃声不断,偶有马、牛车驾过……

上海亦然,因为未有完备的排水系统、煤气供应,人们早起,往往蓬头垢面着捅燃了楼道的蜂窝煤,便排队在弄堂口的公用水龙头下,接水洗漱,冲刷马桶。

这一年,里根和美国媒体一唱一和,挤眉弄眼,对准了苏联大耍名为"星球大战"的超级流氓魔术。

——苏联已经进入了死亡倒计时。

这一年,邓丽君在香港红勘体育馆举行15周年巡回演唱会,演出六场,场场爆满,观众高达十万人,香港市民追新风潮几达巅峰。

这一年,张海迪频繁上镜。

彼时,尚在校园的橡树,以及更多的尚在校园的橡树们,懵懵懂懂唱着希望的田野上,排着队按照老师的要求,掏心掏肺为张海迪身残志坚的光辉事迹感动……

——外面的世界正在不知不觉间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在无意之间,见证了这个变化的时代。

就在胡老日本之行的讲演之后,接待三千日本青少年访华的准备工作即刻热火朝天而又悄无声息地全面展开。

因为主动邀请三千日本青少年访华,中国为此承担主要费用,预算总金额800万元人民币,很快由财政部拨款落实。

——800万元,在1984年的分量之重,足见国家打开国门的决心。

橡树 | 回望八十年代:三千日本青年的访华往事

1984年的上海弄堂口的大娘们。

在北京的团干部们领头之下,从全国的机关、事业、高校单位按照政治表现、思想品德和浓眉大眼的统一标准挑选接待人员。

要接待三千日本青少年,需要翻译即多达三百余人。

然而,当时的中国,人们除却看电影学会八格牙路之外,几乎再无学习日语机会。是以,北京团干们在全国翻箱倒柜,几乎把所有相关了解日语的老师、工程师、技术员等,都调来支援。

相传,当时洛阳外语学院和北京二外的日语老师和专业学生几乎抽调一空,以至于日语课停课几乎半年之久。

为提升接待人员日语水平,外在形象,接待和翻译人员按照等级标准,纷纷穿上了统一裁缝、机制、不合身的白西服、蓝西服。

那是一个亟待需要补课和学习的岁月。

从欣赏光着大腿跳的芭蕾,再到电影《追捕》里面我爱你的赤裸裸的表白,当时的青年在推开窗户之后,需要学习扑面而来的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

打领带,穿西服,便是一种。

当时,很多接待人员生平第一次穿西服,第一次打领带,手脚僵硬,心里慌张,甚至晚上睡觉,都不敢解开领带,生怕次日起床忘了打领带。

也有传闻,参加筹备的工作人员,虽然每天享受让人羡慕的二元标准伙食。然而,按照规定,他们每天也要自己承担部分菜金和一斤粮票。

在1984年,月薪不过一、二十元的,相当普遍。

一天,就要吃掉二元钱,在当年确属打肿脸充胖子的奢华。

总之,在日本青年代表团抵达中国之前,中国的接待人员早已整齐划一做好了迎接一衣带水的友邦的青少年的准备:

中国と日本は、水と水との友好的な隣人であり、世代を超えて引き続き友好的である。

接待人员人人必须过关的这段日语的意思是: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啊。

橡树 | 回望八十年代:三千日本青年的访华往事

1984年,交流中的中日青年。

橡树 | 回望八十年代:三千日本青年的访华往事

当时,除却这句必须熟记的日语之外,所有接待人员都必须遵守另外一条纪律是:

少谈涉及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政治词汇。

为此,当时高层亲自叮嘱工作人员明白一个道理:

什么是政治?

友好就是最大的政治。

说到这里,再联想到搞改革开放初期,总设计师亲自恳请松下幸之助帮忙的往事,足见前人在当年为打开国门,确属付出极大的心血。

橡树 | 回望八十年代:三千日本青年的访华往事

国门打开,确属不易。

为邀请这三千日本青少年访华代表,北京的团干们和外交部门向日本一连发出300来份滚烫滚烫的邀请函。

日本不像中国,日本自东京,及都、道、县、府各级政府部门既没有对口联络单位,民间各种政党、学会、青年团队等更为松散。为准确将这些邀请函准确递交,中国外交人员心怀诚意,付出极大努力。

为此,使得日本政府和民间社团深受感动。

相传,邀请函所到之处,日本友人无一拒绝。

访问团说是邀请的日本青少年代表,但是随着邀请工作的推开,很多不是青少年的日本友人也兴致勃勃报名参加访问。

代表里面年龄最小的,既有电视剧《阿信》中饰演少年阿信的12岁的小林绫子,更有尚在母亲怀里呀呀学语的年仅2岁的小亚美。

小亚美的母亲,即为演唱《四季歌》的日本国民级歌手芹洋子。

橡树 | 回望八十年代:三千日本青年的访华往事

1984年,胡总和宇津井健

和芹洋子一样,同为日本演艺界明星,在火爆大陆的《血疑》电视剧里面,饰演女主角大岛幸子的父亲大岛茂的宇津井健时年53岁,也受邀参团访华。

相传,宇津井健到北京之后每次聚餐之间,北京团干们和接待人员们无不是目睹大岛茂,纷纷上前敬酒……

当然,访问团肯定不仅是邀请日本演艺界明星。

很多日本政、商各界实力大佬也纷纷参加了这个访问团。

当时,87岁高龄的耄耋老人、日本航空协会会长、全日空航空公司创始人冈崎嘉平太应邀参团访华,后来,老人对中国印象极好,频繁访华。

他被认为是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进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日本人。

当时,冈崎嘉平太对一位中国外交官说起中日关系,无限感触:

中日两国的友好,寄希望于两国青年。

中国现在发展很快,以后的发展会超过日本,中国强大了,希望你们不要欺负日本。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GDP不过日本GDP之一、二成。

想要赶超日本,谈何容易?

然而,在2010年前后,中国GDP确实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了,冈崎嘉平太当初那番话,又有多少中国人能够记忆?知道?

每年横店神剧都在翻来覆去炮制神剧,可惜了现在的人们,沉浸神剧,又有多少人能够辨别抗战时候的日本鬼子和现代日本人的天壤之别?

橡树 | 回望八十年代:三千日本青年的访华往事
橡树 | 回望八十年代:三千日本青年的访华往事

菅直人,2010年当选第94任日本首相。

当年参加三千青少年访华的日本名流,当然不止冈崎嘉平太老先生一人。

涉政之初的众议院议员菅直人也是访问团代表。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作为日本一个名为社会民主联盟的小党的代表被邀请访华的菅直人,会在二十五年后,成为日本第94任首相。

——从那年访华回国开始,菅直人每年选择一天,从自己的母校东京工业大学邀请50名中国留学生与他共进晚餐,一连持续几十年。

他在组阁期间,在外交上尤其重视对华关系。堪为近二十年最为亲华的日本首相。

当时,眼看着中国邀请函雪片一般飞舞,更多的日本国会议员、政党牛人等纷纷眼热。

他们纷纷向中国外交方面提出建议,认为中国方面既然如此重视,索性取消平民参团资格,日本派出更有身份、地位的国会议员、党派及财团的老大们参团访华。

为提高日本代表身份,甚至,有人提出要以两位日本前首相出马,作为代表团的顾问,带队访华。

然而,这些要求都被中国方面婉言拒绝。

将中日友谊的概念渗透到草根当中去,发芽成长……

当时中国外交官们相对务实,目的明确。

他们看准了日本政坛浮在皮面的光环,将极为宝贵的参团资格,留给了实实在在的民间党派、社团、机构等,甚至普通的日本人。

日本人第一次见识到泱泱中国的真诚、恬淡、信用和温和。

访问尚未开始,在1984年元旦前后,中国陡然成为了日本报媒最为关注的热词之一。

此后,确定下来的的访问时间,定在了9月24日至10月6日。

之所以选在这个时间,当年的高层确实经过深思熟虑。

——这个时间段,既可以避开中日历史上极为敏感的九一八、一二八、七七、八一三等事件的日期,又可以赶上三十五周年国庆。

最后,说是邀请日本青少年代表,因为日本各界踊跃报名,访问团也就变成以青少年为主的日本友人访问团。

确定下来的访问团成员,包括来自日本数百个民间社团、党派、团体、单位的代表3017人,以及随团记者65名记者。

橡树 | 回望八十年代:三千日本青年的访华往事

1984年,登上八达岭的北京青年和日本东京青年。

按照中国安排,日本三千友人访华,分编为220个访问团,分四条路线,分别访问上海、杭州、南京、西安、武汉等城市。

当时,日方还是有点警惕的,担心我们洗脑,提出了每个分团配一个警察的要求,也很快得到了中方的同意。

因而,实际上访问团总人数为3302人。

按照访问计划,在1984年10月1日之前,各路团队分路访问结束,赶回到北京集合,随后参加三十五周年国庆活动。

1984年9月24日开始,3302位日本访华友人、记者和警察分批陆续抵达中国。

当时,3302位日本有人在抵达之前,每个人都拿到了属于自己的日程表,清楚知晓自己每天的活动内容、去往场所,甚至于清楚知晓自己住在哪个房间、房间电话号码、乘坐车辆车牌。

日程表的时间被精确到小时。

此外,日程表所有书写文字,均是中日熟悉的传统的楷书。

当时,访华日本友人拿到日程表,无不为中国人的认真、细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赞叹。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在北京尚无专门打印楷书的电脑、打印机的时代,为准备这份美观、细致的日程表,北京当时的团干们、志愿者们靠着油印机,一张、一张地手推油印,为此付出极大的心血。

——这是一段全民齐心、热心、致力以推开国门的历史。

因为机缘,我认识数位当年经历了那次外事活动的青年人。当年的青年,如今已经六、七十岁了。他们说起以往,无不荣幸回忆当初,唏嘘极多: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如无日本友人助力,确实不可想象。

能把中日友谊的概念,渗透到草根当中去,让他发芽成长无不为当年能够出力,这便是他们那一代高层和青年为后人留下的福祉。

近、现代日本友人最大规模的一次对华友好访问开始了。

言归正传。

当年,中方精心安排了这200多个代表团沿着访问路线,具体精细到参观一个学校,一个工厂,一个农村……

——相传,仅参观学校,就安排了100多所,还搞了不少创意。

对才走出文革阴影的中国而言,诸如中日学生互相用对方的语言做讲演比赛,模特表演,集邮爱好者交流,围棋友谊赛等等,几乎都是首次开展。

橡树 | 回望八十年代:三千日本青年的访华往事

1984年,在上海公园联谊的中日青年。

据说,日本友人访华期间,也乐于被安排到普通的农户家吃饭、家访;到工厂参观,吃工厂食堂;去学校参观,在学校食堂就餐。

那时候的中国食品,并没有什么让人不放心的。

往上海的一路访问团参加在虹口公园举行的中日友谊聚会,上海青年与日本青年一起跳舞、联谊,玩得尽兴,日本青年们口渴之后,因为国内饮用自来水习惯而拧开中国的水龙头直接饮用自来水,闹出不少人拉肚子的小波折。

在访问南京的一路,日本友人们提出了意料之外的要求,他们要求参观南京大屠杀遗址。

当时,南京在江东门外发掘、找到了当年的万人坑屠杀遗址,中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正在修建中。

同时,在八十年代早期,日本文部省修改教科书关于侵华历史内容,正成为中日外交面对的新的问题。日本访问团在这个敏感窗口期提出这个要求,南京方面立刻致电北京请示,最终得到指示:

让他们参观。

这次参观,中方接待人员并没有太多的解释。

日本友人随行随看,目睹当年的遇难者遗体,尸骸排列得非常整齐,以及很多遗骨上还留存着明显的弹洞、刀刺的痕迹,还有日本军队残留的皮靴印迹、酒瓶和皮带扣等残物,最终情绪变得极为冲动。

据后来披露的南京接待工作简报记载:

某某日本人跪倒在万人坑遗址前,放声痛哭。

某日本人当场向中方工作人员道歉,称我们对不起中国……

在参观南京大屠杀遗址结束之后,一位名叫穗织一成的日本青年突发急性胃出血,昏迷不醒,急需手术。

北京方面闻讯之下,当即和他在日本的亲人联系,争得同意之后迅速安排手术,保住了穗织一成的性命。

——中国人对这位日本人的真诚和付出,在后来的岁月得到了善意的回报。

穗织一成不仅多次表示自己的第二次生命是中国给的,而且在这次访问结束后,穗织一成携其妻子,举家迁往中国长期居住,只收象征性的报酬,为中国教了多年日语。

橡树 | 回望八十年代:三千日本青年的访华往事

1984年10月1日,日本代表团在天安门前的观礼台上近距离观看阅兵。

北京,为访问最后一站。

秋高气爽,万里碧空,各路访问团最后汇聚到北京,除了组织游览了故宫、长城,还受邀参观了中南海,与中国领导人泛舟湖上,闲话家常。

这是中南海首次大范围对公众开放,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对中外游客的开放。

当时,相距文革不久,世界尚在冷战格局之下,中方工作人员不仅提前布置,规定了能去与不能去的场所,分划红线,设置岗哨之外,日本大使馆也是如临大敌,每天24小时轮流值班,与日本代表团保持直接联系。

然而,当天活动在愉快气氛中有条不紊展开。

在这天的活动里,三千多日本人没有发生任何意外,甚至没有丢失一件包裹、行李。

这天晚上,胡老亲自出席中日联欢晚宴,并送给最小的嘉宾小亚美三件礼物小袄、奶糖、巧克力……当时,芹洋子与中国一位女歌唱家共同演唱《四季歌》。

歌声绕梁,晚宴一片欢悦……

1983年10月1日,日本访问团受邀参加国庆35周年的庆典,观看了建国35周年阅兵式,将整个日本三千人访华活动推向了最高潮。

当时,中方在天安门观礼台前面,专门用木头,架起看台,为日本访问团三千余友人观礼。

这是中国在天安门广场自1959年建国十周年阅兵之后,时隔25年,再次举办的大型阅兵活动。

坦克、装甲车、导弹发射车等等方阵之后,此前从未展示过的二炮部队和东方1-5型洲际导弹等等从未对外公布的各类新武器,也参加了这次检阅。

当时,参加观礼的日本媒体在发往国内的报道中写道:

相当数量的导弹大放异彩,意味着中国将有参与任何战争的能力。

当年,中国在国庆阅兵中高调展示自己的武装力量,得到了和中国一样警惕着北方的苏联,且与苏联为北方四岛争论不休的日本的朝野的肯定。

中日建交,共同抵抗苏联,这一战略目标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日外交的前行。

……

橡树 | 回望八十年代:三千日本青年的访华往事

1984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翩翩起舞的中日青年。

这天晚上,天安门广场在燃放了焰火之后,开始举行了中日青年舞会。

中日青年欢聚广场,唱歌跳舞,尽兴联欢,以至于活动到凌晨二时结束之时,中日青年兴犹未尽,相互告别之时,竟有不少日本友人在天安门广场沉醉于往来舞蹈、游玩,险些走丢在人海之中。

直到回到3302位日本友人全部回到下榻的酒店、旅社、招待所,很多人也是无心睡眠,哼唱着中国作曲家们为这次盛大外事活动谱写的友谊之歌:

都是黑头发,都是黑眼睛,你来我往门对门,我们是近邻。

人是年轻的人,心是年轻的心,友谊之歌飞向21世纪,那是我们年轻的声音……

后来,菅直人曾经回忆当晚盛况:

天安门广场聚集了中国青年10万人和3000名日本青年,又是跳舞,又是放烟火,像共同庆祝一个盛大的节日。

当时的场面现在仍然历历在目。

当时,来自日本NHK电视台等7名日本记者全程摄录,最后整理、编辑出来一部三千日本友人访华纪录片,临别之际,联谊一周的中日两国的青年不舍分手,很多人都在流泪……

眼泪是真实的,不是装出来的。

真诚与理解,为这场空前盛况的外事活动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无疑,作为中国现代史上极为成功的外交策划,1984年的三千日本友人访华活动不仅促进了两国年轻人的当时的交流与理解,更为后来延绵至今的中日民间友谊,播下了三千多颗火热的种子。

这次外事活动之后,中日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渐入中日民心,此后,中日两国无论政府、民间,都正式进入了蜜月期。

在改革开放初期,宝贵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多滚滚自日本而来。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日外交冷却,中日民间交流依旧持续发展,日本超级企业纷纷将生产基地转向中国,在2006年,中日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超过日美贸易额。

中国从此成为日本最大的海外投资国。

日本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作了实实在在的助力。

无疑,这正是前人高瞻远瞩为后人留下的福祉。

一晃,又是三十六年。

往事已矣,今日回望,唯有崔颢那首黄鹤楼,吟唱起来,更有一番天地辽阔,难以言书的感触: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