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坚持人民至上是江山永固的法宝

"江山是人民,人民就是人民。人民的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区别的重要标志。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9月18日在上海召开了"江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理论实践座谈会, 由上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共同主办。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这一重要论述,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彰显了中共的价值取向。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伟指出,人民的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人民的利益是我们党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深刻解读"江山是人民,人民是江山"的科学内涵和当代价值,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心地温暖,心地踏实,深刻领悟中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念,集中心血,形成一股牢不可破的重击力量。

坚持人民至上是江山永固的法宝

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建军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崇高共产主义理想和人民至上的基本信念是不可缺少的,也是同等重要的。"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以牺牲一切个人为代价,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是共产党对《中国共产党章程》信仰的最准确体现,体现了共产党人信仰的内在结构和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思想的核心地位,即江山在我们的信仰体系中。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勇认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持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观念,打破以权力为中心、资本为中心、少数人为中心的特权观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一个抽象而神秘的概念,而是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增进人民福祉的事业推向前进。坚持以人民向往美好生活为目标,推动改革和发展成果更加公平、造福全体人民,促进共同繁荣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步,把14亿以上中国人民凝聚成一座壮丽的"江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把握"江山"与"人"的辩证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山是人民,人民是江山"的重要论述,是我们对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深刻认识,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钥匙"。

"人真正幸福"的思想,是马克思早年简单"人类幸福观"的延续,也是他探索科学"人民幸福观"的起点。上海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总书记徐俊峰认为,马克思首先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论》一文中提出了"人民真正的幸福"的概念,并在其他著作中系统地揭示了其哲学、实践和结构的含义,即"人民真正的幸福"是社会的, 历史和现实的幸福。"人民是江山,江山是民"的科学论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人民的现实幸福"思想,指导中共追求建设和共享共同繁荣的目标,不断扩大和实现人民的真正幸福,推动小康社会的整体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深化和升华, 并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原创性的贡献。

"江山是人民,人民是江山"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表明了新时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决心。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丁晓强认为,留住人心,就是要有坚强的信心,聚集人心,温暖人心,筑人心。坚定的信心,关键是要做好共产党人的自我革命,凝聚人民的心,温暖人民的心,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人民群众急切而急的问题,解决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问题,建设同心同德,即: 人民作为主体,民生事关与人民商量。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邱仁福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守住江山,就是要保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要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守住江山,要留住人民的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只有集中精神,才能创造美好生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 作者:查建国 陈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