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曹操对降将,一向宽容和给予重用,唯独这类降将却是例外,为何?

一、曹操和降将

记得我的一位朋友,他在谈曹操为啥能取得成功时说:曹操之所以能成那么大的事,不仅是因他自己能力强,妥妥主角般的闪耀。还更在于,曹操总能适时地把舞台让出来,给手下人去表现一番。

深思一下,似乎还真是这个道理。比如吕布曾经很牛,摩擦曹操,暴打刘备,却都是他老哥一人散发着光和热,手下人除了一个陈宫外,几乎全成了灯下黑。三国猛将张辽,不就是这种情况吗?在吕布手下时,谁知道有张辽?

曹操对降将,一向宽容和给予重用,唯独这类降将却是例外,为何?

因此,都逼得《三国演义》,不得不提前预热一下张辽。那是在张辽奉命攻打小沛时,关羽站在城头上大喊:“公仪表非俗,何故失身于贼?”张辽低头不语。云长知此人有忠义之气,更不以恶言相加,亦不出战。

随后张辽退军,张飞想出去追击,关羽连忙劝阻,并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此人武艺不在你我之下。”

翻遍《三国演义》,能让看谁都像“扎标卖首”的关羽,如此谦虚者,除了他三弟张飞外,就是张辽。所谓,先有了重量级人物认定和预热,后面张辽威震逍遥津,这才顺理成章。

曹操对降将,一向宽容和给予重用,唯独这类降将却是例外,为何?

关羽自己也是这情况,他最震撼历史的斩颜良,便是在曹操手下完成!因此,曹操对降将,那可谓是有了名的宽容,并一贯给予重用。因此说曹操“能让出舞台”,不算过分——所谓,事业是一伙人的事,道理就在这里。

因此,曹操的五大谋士中,最毒辣的贾诩,这是降将。五子良将直接成了降将天下,最出名和最牛的三位都是降将。徐晃原来是杨奉手下第一猛将。张辽是吕布手下将领。张郃是袁绍手下!

都因追随了曹操,而得到了极大发挥,闪耀在三国舞台之上——徐晃樊城败关羽,张辽合肥虐孙权,张郃让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位蜀汉大佬忌惮不已。

这就是曹操的牛逼或说过人之处。不过曹操虽对降将,一向宽容和给予重用,但让人奇怪的是,唯独这类降将是例外。哪类?咱先看三个例子。

曹操对降将,一向宽容和给予重用,唯独这类降将却是例外,为何?

二、吕布和关羽

曹操对降将宽容和重用的典范人物是关羽。无论正史还是《三国演义》都展现得非常多了,大家也很熟悉。所以,笔者只讨论下,为何曹操对吕布和关羽,会出现那么大的不同——对关羽,曹操是礼贤下士,对吕布,曹操是损得没边。

很简单,就是身份不同,吕布是主公身份,一方诸侯,且由于曾杀董卓,拥有影响力和号召力。也就是说就算白门楼上,刘备不煽风点火,曹操也必不会留下吕布。为何?

曹操手握汉献帝,他其实相当于小号董卓,若吕布归降曹操,也来到了朝廷之上,这会不会让汉献帝和那些反曹势力,产生“路径依赖”?同时曹操自己,又岂能睡踏实?

当时袁绍如大山一般,倘若曹操跟袁绍开战时,如何安排吕布?放许都?曹操不敢。带身边?曹操更不敢!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言,吕布就不属于降将范畴,是战败的诸侯!

曹操对降将,一向宽容和给予重用,唯独这类降将却是例外,为何?

马超不也是如此吗?投奔张鲁,搞得张鲁难受异常。后来归了刘备,结果发生了一件奇幻般的事,张飞和马超的组合,竟然被曹洪给打败了!这还是马超身边,没了将领(庞德归降了曹操)情况下呢。

吕布显然是升级版马超,曹操招降了吕布,那么高顺、张辽这样的猛将,是听曹操的,还是吕布的?这不是养虎为患是啥。

再看关羽,他再牛,也就是战将一员。当时刘备生死不明,曹操的事业又处于扩张期,因此对人才的需求度相当高,对关羽的过分厚爱,其实是属于特例。

吕布是不属于降将范畴,关羽是特例。在排除了这两位有名的三国人物后,才能讨论到底是哪类降将,不被曹操容纳——这就是所谓的去掉两个极端后,数据(论据)才有意义。

曹操对降将,一向宽容和给予重用,唯独这类降将却是例外,为何?

三、后将军朱灵,为何是例外?

看过《三国志》的人,恐怕都会对朱灵的遭遇,感到惋惜和奇怪。

陈寿似乎很为朱灵抱打不平,直接把他放在了五子良将之后,宣称:灵后遂为好将,名亚晃等。

意思就是说,朱灵在后来,成为了五子良将般的将领。只可惜名气等却稍逊于徐晃等五子良将。潜台词是说:朱灵是五子良将的有力争夺者。甚至不排除出现“六子良将”。为何会这样?

《三国志》的解释是:太祖常恨朱灵,欲夺其营……后来,果真让于禁单骑入营,夺了朱灵的兵权。从此朱灵就沉默了,直至曹操死后,他才冒头,并被封为“后将军”,故而才有了那句“灵后遂为好将,名亚晃等”。

曹操对降将,一向宽容和给予重用,唯独这类降将却是例外,为何?

那么曹操为何这么容不下朱灵?须知在曹操初期,朱灵便舍弃了如日中天的袁绍,主动归顺曹操的。其资历比张辽、张郃等都要早。为了更明白地阐述这个问题,咱先看看朱灵早期的一件事。

朱灵投降曹操之前,是袁绍手下大将,一次袁绍派朱灵去揍公孙瓒。恰好朱灵家眷便在公孙瓒所守卫的城内。于是公孙瓒就把朱灵母亲和弟弟,都捆绑到城头上,以此要挟朱灵:再敢攻城,杀你全家!

朱灵望城涕泣曰:“丈夫一出身与人,岂复顾家耶!”意思就是说,我如今是袁绍手下将领,怎么能再管家人安稳呢?于是下令攻城。

曹操对降将,一向宽容和给予重用,唯独这类降将却是例外,为何?

这事,怎么看怎么不对劲。倘若换成刘邦、曹操、刘备这种大哥级别的人物,恐怕没谁会认为不对——毕竟这些人,你就不能按寻常人的思维去揣测他们。但变成朱灵,显然就显得过于残忍了!

用现代话解释便是,倘若是一位老板,他以事业为重,996为最大福报,不惜抛妻弃子,没人会说啥。若你就是一个打工的,却也是这境界,是不是就有点不对劲了?你说这是傻,还是毫无人情味?

反推曹操,他手下有朱灵这么一号大将,说他傻?不可能!排除了“傻”外,就只能出现两种情况了。

曹操对降将,一向宽容和给予重用,唯独这类降将却是例外,为何?

其一,既然对袁绍这么忠心,为何突然弃袁绍,投奔我曹操?是不是袁绍卧底?

其二,没有人情味的人,谁敢重用?连老母亲的生死都不顾,别说曹操,就是刘备都会觉得背后发凉。

因此这才有了,曹操独独对降将朱灵的不宽容,不重用的特例!

也就是说,投降本是为了自己更好的发展或保命,属于双赢,这点曹操也懂。但若没有人情味者,却是例外——毕竟想干事,必须先学会做人。这是没人可否决的铁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