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中的广湾10,000吨航站楼的鸟瞰图。
广湾经济开发区
校园概要
江门广湾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是经广东省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批准的省级开发区,是珠江口西岸高端产业集群开发区的核心区域,也是省级新区——江门大光湾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开发区位于泰山市东南战略大湾区中心,珠江三角洲战略交汇点,连接粤西与泛珠地区,位于粤港澳重要沿海地区。
江门广湾经济开发区作为大光湾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和起步区,已成为江门市、泰山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今年以来,开发区认真贯彻台山市委十三二、十三中全会精神,以省级大型工业园区宣言为契机,紧跟"项目建设成果,逐步形成区域布局"目标任务,深入推进"一园三区"规划和启动建设, 以更高的岗位、更广阔的视野、更高的规划发展要求,推动开发区在泰山市东南战略湾区的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打造江珠高端产业集群区
省委、省政府推动大湾区发展,规划省内三大工业园区的布局和建设,包括江珠大型工业园,江珠大型工业园,江珠大工业园是江珠大工业园的主战场。今年以来,开发区以规划建设省级大型园区为契机,积极申报省级化工园区,科学编制产业规划,推进规划建设工作,实现新突破。
开发区协调建设用地约111平方公里开发潜力,结合新一轮土地空间规划和"十四五"规划,进一步细化开发区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优化"一芯两带三区"功能布局,积极争取优势要素, 政策支持和项目布局,以高标准的规划引领广州湾加速融入大湾区建设。
开发区贯彻江门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规划广湾绿色石化和新能源产业园,建设沿海绿色石化产业基地,推动开发区加快省级化工园区申报;
江门广湾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理委员会主任梅立全表示,2021年,开发区将尽快加快"一核、两带、三区"产业布局,牢牢把握先进制造业核心,以产业补强链、强链为重点, 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将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优质发展优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工业体系。
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按照"总体规划,逐步推进"的思路,按照"一核、两带、三区"布局,开发区重点推进深水港、交通网络、处置区、土地整顿开发、污水处理厂等项目,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广湾基建综合开发专营项目,以港口建设为中心,涵盖交通道路等6个子工程的建设。目前,1万吨级码头项目正在开展辅助功能区建设,物流中心已同时开工建设,力争在今年内完成建设;
开发区积极对接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建设赤溪环岛路,加快池西东西互联互通公路网前期工作。完善市政配套建设,完善开发区现有道路、给排水、绿化等升级改造,建设开发区城镇化理念,努力完善开发区配套功能。
接下来,开发区将抓住大湾区发展的机遇,启动广湾深水港万吨级码头项目,科学调整港区布局,优化防波堤建设方案调整,规划国华台电站区由专用码头向公共码头转变。加快"三纵三横、三铁路、三港"交通格局建设,全面融入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加强内外部互联互通,完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规划建设,构建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超前谋划,紧急建设一批与海湾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相关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不断提升开发区承载能力。
构建高品质的现代工业体系
开发区开发优势突出,开发区土地开发强度仅为5%,兼具深水港资源、电能资源、环境资源、交通区位等优势,地处珠江三角洲连接西部与泛珠地区之间的战略节点,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沿海地区。
开发区产业发展定位和布局立足于泰山市产业发展基地和优势,承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产业转移,融入区域优势产业链,强化周边城市产业分工和错位,重点发展清洁能源, 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新兴产业、海洋生产服务业、现代海洋渔业三大海洋经济产业、旅游业、现代贸易和物流两大特色现代服务业,以及现代农业特色传统制造业,构建"53211"高质量现代工业体系。
开发区重点关注核心区东部工业带和能源开发区三大区域。核心区重点跟进广湾新材料一体化、无人船制造、高端金属材料等项目,东部产业带重点跟进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工业地产等项目,力争尽快签约一批, 并创造条件,促进一些项目的早期开工建设。能源开发区重点推进LNG接收站、广湾热电联供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级能源"十四五"规划,并尽快开工建设区域能源高地。
优化审批流程,加快项目落地速度
开发区以体制改革为契机,在资金支持、项目建设、人才引进、融资创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进一步深化"放手"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采取"特许经营"等方式,大力探索解决金融问题的各种建设模式, 探索引进实力雄厚的大型国有企业参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多元化建设格局。
开发区设立重大项目政府服务专项课程,落实重大项目主导机制,对重大项目审批实行"一窗受理、联合审批、统一许可"服务模式,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实施快速审批,促进项目早开工、早建、 早期生产。此外,协调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建设项目综合窗口,审批部门将所有涉及的各个阶段的问题纳入综合窗口接受,依托江门市投资和项目审批管理平台进行审批,实现项目建设项目"一个窗口""一站式"服务和管理, 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群众的需求。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项目竣工验收和联合审批,缩短项目验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