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观察 | 严重可致死,且无特效药,多人因加工销售这种螺产品被抓

近日,浙江省岱山县高亭派出所接到群众匿名举报,辖区内部分人涉嫌加工、销售纹理蜗牛,民警接到报警,安排人员进行排兵排工作,找准时机,当场抓捕6名犯罪嫌疑人, 并查获涉案纹理蜗牛30余公斤,涉及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2起案件。

观察 | 严重可致死,且无特效药,多人因加工销售这种螺产品被抓

据犯罪嫌疑人葛某等人介绍,织牛是从戴西海滩捡来再卖的,犯罪嫌疑人李某等人买下织蜗牛后,才知道织螺是一种禁止出售的食品,还在加工出售,原本只想赚一点钱, 但没想到会被赶来听消息的警察当场抓捕。

观察 | 严重可致死,且无特效药,多人因加工销售这种螺产品被抓

目前,李某、黄某等犯罪嫌疑人已因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被取保候审,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什么是纹理蜗牛?

编织蜗牛俗称海丝蜗牛、海狮蜗牛、小麦蜗牛或白蜗牛,在一些地方又称切蜗牛、小黄蜗牛、指甲锥蜗牛,一般生活在沿海礁石和沉积物底部附近。其外观特点是尾尖细,长约1~2厘米,宽约0.5~1厘米,指甲大小。此外,它的壳面常有1~3条紫褐色或红黄色的螺旋带,表面花纹像编织,螺丝口是白色的。

观察 | 严重可致死,且无特效药,多人因加工销售这种螺产品被抓

每年4月到9月,是纹理蜗牛的汛期,也是纹理蜗牛毒性最大的时候。国家明确禁止任何食品生产、贸易单位购买、加工、销售有质地的蜗牛。

有许多蜗牛中毒的案例

近年来,不时发生意外摄入蜗牛的事件。据不完全统计,从1985年到2019年,我国共报告蜗牛中毒病例55例,中毒人数433人,其中死亡48人。

● 2015年5月,莆田市一名2岁男童吃过编织蜗牛后中毒,或成为植物人。

● 2007年5月7日,莆田市荔城区长风村,9人因吃织骆驼而中毒,其中5人住院。

●2005年5月21日,福州市洛源县4人因食用纹理蜗牛而食物中毒,其中1人死亡。

有解毒剂吗?

蜗牛引起的中毒主要是由于体内麻痹性神经毒素,食用后可引起头晕、呕吐、嘴唇和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短至5分钟,长达4小时,死亡率极高。

这种毒素的化学性质极其稳定,不能被煮沸,盐渍,阳光照射等破坏。对于食用蜗牛引起的中毒,目前尚无特定的治疗和解毒药物。

记得!记得!这是编织蜗牛

有毒,不能吃!

观察 | 严重可致死,且无特效药,多人因加工销售这种螺产品被抓

食品安全提醒

为了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建议公众和朋友不要购买和食用他们不知道的蜗牛产品。不小心吃了质地蜗牛后,如果出现唇部麻木等类似的神经症状,必须立即去医院。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