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伟
照片|杨浦东

为进一步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沪港两地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和经济繁荣,2021年沪港科技合作研讨会以"新技术、 "新产业新发展"在青浦与香港、上海同时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办。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牵头,上海市科协、香港工程师学会、青浦区人民政府协办。来自上海、香港、澳门、吴江、江苏、浙江嘉善协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机构的专家学者,企业精英约300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军视频致辞。上海市科协秘书、副会长马兴发、香港工程师协会会长钟国辉、青浦区委副书记张全权、青浦区副区长张岩等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上海市科协党组成员陈力主持。
王毅在致辞中指出,香港和上海都是具有特殊地位和辐射功能的中心城市,深深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的科技合作,可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的科技自力更生和建设作出不可或缺的贡献。 世界科技强国。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将继续开拓和拓宽香港与内地科技工作者交流合作的渠道,继续支持香港工程师学会培养人才的智力优势,扩大工程技术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内地与香港科技合作的水平和有效性, 为促进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作出更大贡献。
马云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亚洲乃至世界大都市,上海和香港正面临着产业转型、数字化转型、资源和环境等共同挑战,而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共同解决。他期待专家们充分利用沪港科技合作研讨会作为交流的平台,相互激励,助力科技创新转型发展,提升全市能源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建议。市科协将进一步组织动员长三角周边广大科技工作者融入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海五新城等,促进沪港科技、工程等各界的交流与合作。 谱写沪港友好合作的新篇章。
钟国辉在致辞中表示,科技和创新对城市和工程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而要推动科技的发展,除了为经济注入新的动力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他相信主讲人可以分享相关领域的最新动向,提供精辟的见解和分析,并希望两地参会人员深入探讨创新技术在不同行业和生活水平上的应用和发展。也希望沪港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为国家科技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受青浦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杨晓轩委托,张岩在致辞中表示,青浦作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永久主办地,是上海战略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青浦正秉承数字化引领,围绕长三角数字干线建设战略目标,加快集聚,形成万亿级数字经济带,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他期待更多的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通过这个平台了解青浦,热爱青浦,期待更多的科技创新企业落户青浦,扎根青浦。他说,青浦将空座位,竭诚为您提供最好的服务、最好的环境和最好的资源!
上海市城乡建设与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研究中心主任薛美根介绍了转型背景下的上海"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他表示,上海应继续完善"枢纽型、功能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超大型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建设,坚持"强枢纽、织网、质量、卓越治理、促进转型"的发展战略,构建"立体融合、人性化生态、智能高效"的高质量现代交通体系,实现世界一流, 区域综合运输互联水平全国领先,综合运输服务,综合运输管理能力强。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资讯科技署副署长黄志权先生就《香港智慧城市2.0蓝图》作报告。他表示,智慧城市是清科发展的重要领域,香港分别于2017年和今年3月推出《香港智慧城市蓝图》和《香港智慧城市蓝图2.0》,希望通过有效应用创新技术,将香港建设成为更先进、更宜居的智慧城市。《蓝图》提出了76项措施,其中40多项措施已分阶段完成,包括:推出「香港旅游易行」应用程序,帮助市民明智地出行;推出WIFI连通城市计划,平均每公里有38个免费公共WIFI热点;以及引入采购政策,支持创新科技,以促进政府广泛采用创新科技。此外,在人才培养方面,香港还推出了"高中资讯科技创新实验室计划""创意实习计划"等科技人才发展计划,成立了"大湾区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联盟""前海神香港青年梦工厂"等组织,鼓励港澳青年来内地创业和就业。
澳门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核心耀辉科技联合创始人兼联合首席执行官于成斌介绍了横琴、粤澳两地为推动澳门科技发展而开展深度合作的现状。他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重点发展四大新兴产业,其中技术研发和高端制造业最为集中,包括集成电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此外,中医药是澳门的重点产业之一。近年来,澳门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发展,2010年微电子集成电路和中医药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相继在澳门设立,其中中医药领域临床医学、药理学、毒理学等学科已被列入世界基础科学指标前1%。澳门还致力于科研和改造,建立了一系列重点研发项目,建立了澳门青年孵化中心等,鼓励青年创新创业。
来自上海、香港、江苏吴江、浙江嘉善等地的21名记者聚焦"绿色生态,创造舒适生活","数字化创新,赋能生活",就数字城市建设、交通创新、人工智能教育、生命健康科技、能源环保技术等进行交流报道。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建议,上海总承建商还组织了部分大陆代表第22次实地考察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并举办了长三角一体化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上海青年科技人才专题圆桌讨论会, 请年轻人才就"深化长三角区域联动,共同创造绿色创新发展""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升级"集思广益。
据悉,香港工程师学会是一个涵盖香港所有工程界别的专业机构,致力推动工程界创新科技的交流和人才的培养。1997年5月,为迎接香港回归,促进沪港科技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和香港工程师学会在上海设立沪港科技合作研讨会,并于次年共同主办沪港科技合作研讨会, 到目前为止,已成功举办了13次。会议已成为沪港两地科技、工程部门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