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只是想做个正规医美,怎么就这么难?

作者:酒死了

记者|袁一鸣

编辑|谢鑫

10月24日,上海市公安局破获一起制造销售假冒知名品牌医疗器械产品的案件,逮捕涉案120余人,捣毁15个犯罪窝点,查处15家医疗美容机构,查获多个知名品牌假冒医美医疗器械54件,探针等耗材4.6万余件, 和61000多种包装材料,涉及金额超过9200万元。

10月2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2021年度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典型案例(第三批),其中通过"刷单炒信"和直播,提到了医疗美容机构虚假宣传医生资质、机构资质荣誉、医学美容产品功效、服务功效、虚假宣传等各类行为。

即使一再被打压查查,黑医美依然被屡禁。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2015年至2019年,中国医学美容行业的投诉量大幅增加,2019年医疗美容行业投诉6138起,是2015年的近13倍。

在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与吉科集团联合主办的"中国医疗美容"线上发布会上,燕树医疗创始人宋伟民表示,目前市面上几乎每一家生活美容院、工作室都可以开展水光针等破皮项目,而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其实都是无证医疗实践。

正规的医疗和美容机构都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坏钱已经驱逐了好钱。"无牌机构以价格优势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而正规机构根本无法'做'非正式机构。"宋为民说。

2016年以来,多个部委也多次就"黑人医美"问题提出意见和通知。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体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63号);今年,国家卫健委等八部委再次发布《关于印发《关于印发《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改工作计划通知》(国家卫生局监管信〔2021〕273号),决定于2021年6月至12月共同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改工作。

然而,消费者进入黑色医疗美容机构,而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医疗美容市场广告的"蒙眼法",让消费者无法分辨哪个是正规机构,哪个是黑人机构。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行业发展与监督自律委员会主任景轩表示,近年来,医疗美容消费者几乎只能通过碎片化的信息或商业平台来了解机构、医生和产品,没有行业宣传平台为公众提供真实、准确、权威的信息查询服务。

上海吉科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顾尚飞表示,其处理的医学美容投诉,90%是由于过度营销和强制购买,但大多数消费者不会识别这些营销的水分。如果有这样一个权威的平台,珍惜自己的羽毛和品牌的机构就会脱颖而出,拖累行业口碑的"坏钱"将无处可见。

10月21日,在由丽歌与华美生物共同主办的"医美真品承诺"新闻发布会上,华晨生物医药设备专线高级产品经理刘成介绍,华美生物采取"扫描码验证"的方法,启用了4套防伪码。消费者可以通过微信"扫一扫"功能进入查询页面,点击查询防伪码进入扫描结果页面,或通过"中国码"APP扫描码查询获取产品详情。

尽管包括Bloomage Biologics在内的多家上游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扫描码验证,但每家公司都有不同的方法,并且处于相对分散的状态。对此,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行业发展与监督自律委员会启动了"中国医学美容"平台建设。

"中国医美"平台是医疗美容查询平台的微信小程序,也是国内首个官方医学美容合规服务查询和监督自律平台。该平台集成了多家企业的查询服务,可以进一步方便公众查询。

该平台发布有关合规许可机构,医生,医学美容产品和用户机构的信息。景轩介绍,"中国医学美容"小程序可以通过地图、城市、名称等进行搜索,目前,已有多家医疗美容机构和医疗美容团体落户,进入内部测试阶段。详情页面还可以找到合规产品的注册信息、法定代表人信息、地址、类别、审批机构、联系方式、真实照片、医疗对象、注册号、标签等。此外,平台还将引进包括律师在内的第三方公益组织的专业人士,为医学美容患者提供鉴定、评估、调解等服务。

目前,该平台正处于试运行阶段,已完成573家机构的认证。顾尚飞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力争分别在2022年完成5000家机构的认证,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完成1万家机构的认证。下一步,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行业发展与监督自律委员会也计划携手包括微博黑猫投诉平台在内的更多第三方平台,宣传违法医疗事件和机构。